第242章 压制辽东(2 / 2)

加入书签

王象乾每天一封六百里加急,三天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往朝廷送,刚开始还是请战的奏表。

这几日他发的全都是请和的奏表了,不然还能怎么样?伸出头去让人家随便的揍吗?

别的不说,关外军现在用的火炮都能将他们打的没有脾气,人家一天之间能削平一个山头。

换成他们这种傻大笨粗的火炮,射程先不说,威力跟对方都差的老远了。

王象乾、熊廷弼、孙承宗、麻贵等人,几乎每日都要见一面分析下局势。

分析来分析去,觉得如果和关外军开展,大明没有必胜的把握。

就算勉强出兵征讨,说不定也会损兵折将。

万一丢了辽东关墙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们一研究,也是建议朝廷先和谈吧。

起码稳住来势汹汹的关外军,等到准备好再出关作战。

但是他们送上去的奏表,到了朝廷又是引发一阵轩然大波。

本来他们是请战的,被朝堂那些诸公喷的是狗血淋头,说他们意图不轨。

现在上表说和谈,更是了不得了,整个朝堂都是一片骂声,说他们卖主求荣。

一道道折子送到内阁,就连打定主意小鬼不见面的万历朱翊钧都被弄得脑袋大。

这些文官骂起人来,那是真的狠啊,话里话外连朱翊钧都骂进去了。

好在万历只是老了,还没有到犯糊涂的地步,辽东那边绝对不能动。

至于弹劾叶向高的折子,他也是没办法了,这些人反对实在太厉害。

再留下叶向高,他朱翊钧真的可能就成了孤家寡人。

也只能对不起老叶了,先让他告老还乡再说。

两日之后,万历朱翊钧再次莅临早朝。

重新征召沈一贯、李廷机入朝进内阁。

同时让李三才等人也进入内阁议事,算是平衡了朝堂的势力。

沈一贯是和李廷机都做过首辅,前者是朝中浙党的领袖,在朝中门生故旧势力庞大。

这次坚决反对打压关外军的,浙党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他们和关外军的生意做的很大。

如今沈一贯从新入朝担任内阁首辅,起码能平复浙党的情绪,让朝堂稳定下来,能够恢复如初。

至于李廷机,他不算哪一派,就是万历特意安排进来平衡内阁的,起码要对沈一贯进行一些制衡。

李三才是东林党的领袖,如今东林党在朝中势力已成,他们是此次仅次于浙党的反对派。

将李三才调入内阁,也是万历不得已而为之,一个字平衡,他需要让朝堂有个微妙平衡。

东林党和浙党不太对眼,再加上李廷机这个搅屎棍子,起码不会让哪一派彻底做大。

至于关外军......万历深深的表示了忧虑,这么发展下去恐怕是他老朱家江山的心腹大患。

曾经跟大明打了几百年的蒙古,在关外军手中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不可一世的建奴威胁辽东几十年,一朝被关外军连根拔起,连还手的力气都几乎没有。

这样的战力,还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以及精良的火器,大明拿什么去跟人家拼?

如果只是拼人数的话,他一定是不怕的,好歹大明也有几千万的百姓。

但打仗不是靠人数就能胜利的,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

就一个粮草问题,都能压得朱翊钧将本就不多的头发给挠秃。

人人都说他是大明君王中最大的懒蛋,但他真的不是啥都不知道。

朝中的大小事情都在他心里装着,更知道什么是忠什么是奸。

“众卿,关外军羽翼已丰,我大明应该怎么应对处置为好?”

既然这些人反对打压关外军,那你们就给朕拿个主意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