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高原攻略(2 / 2)

加入书签

尤其是黄教格鲁派,他们苦心发展数百年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信众和正统吗?

如果按照大华说的,文明的去比拼,那谁也压不住谁,大家最后都的乖乖听话。

谈不拢,肯定是谈不拢的,大华的攻势更加猛烈起来,草原一片哀嚎。

同时大华向高原诸部,包括康巴和卫藏地区,宣布废除农奴制度。

大华不可能允许还有地方存在农奴这种灭绝人性的制度存在。

这就等于大华直接向特权阶层宣战了,这里面也包括了四大教派。

要知道高原的统治基础,就是贵族、小贵族、私兵和农奴,没了农奴就等于没了基础。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华如此庄严宣告,自然对于底层的农奴来说是极好的,但对于高原的贵族来说就麻烦了。

他们纷纷互相探听消息,得知大华的实力和霸道之后,心有畏惧之下同时也对大华产生了巨大的意见。

你们这是来刨咱的老根子啊,岂能容你们在高原撒野?大小部落顿时组成无数的联盟。

不国甄四海一点都不在意,他就是要挑起这些贵族抱团反抗,不反抗他有什么用呢?

高原开战、南疆平定,对于郑毅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也不需要他去出马。

佂西军是他最信任的军团之一,李源也是最早跟着他崭露头角的心腹。

如今他正在渡海考察山/东,这里与他的大本营辽东仅仅隔着一道海湾。

山/东地区在各朝各代都是非常重要的,西周之前这里东夷之地,能跟西周打的有来有去,而且文明程度并不低。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均是当时的大国,更是战国七雄之中的最有钱的那个。

秦汉时期青州作为天下九州之一,同样是以繁华出名,数百年都是守着大海、春暖花开。

在之后更是了不得了,各朝各代都是非常重视这座半岛,将其称之为齐鲁大地。

明朝的时候,更是将山/东和辽东军事合并,都归于山/东管辖,就因为离得近。

直到永乐大帝迁都北平,北直隶发展起来,山/东才逐渐的被压了一头。

但无论怎么说,这块土地都是豪杰辈出、富饶文明的开化之地。

帝国在这边也是经营日久,从最初还没建立帝国,关外商贸的第一站就是开发齐鲁市场。

从青州、莱州、登州到天津卫,又进入的京城,之后又顺着大海沿岸布局江南和长江一线。

万历四十八年山/东民变,其中有好几支都是大华的军官发起的,带着当地百姓闹得轰轰烈烈。

还主动地要求并入大华,趁此机会郑毅才能和大明谈条件,“代管”了四分之三的山/东。

双方以大运河为界,东部全部归属于大华,西部和淮河以南地区继续由大明来执掌。

新上任的天启皇帝,还担心被人包了饺子,忙不迭的迁都金陵去了。

虽然是得到了山/东,但如今这里也是个烂摊子,郑毅还得着手收拾。

万历四十五年,山/东旱灾、蝗灾接连发生,死了大概有四五十万人。

又被大明甩锅,被他接走了将近百万的百姓,迁移到辽东、半岛、倭国生活。

在之后又是去年的大乱,死去的又有二三十万百姓,还有部分逃往北直隶。

如今的山/东可以说百业凋零、人口稀少,总人口竟然剩下不到两百万。

这次来他就是看,要怎么尽快将山/东半岛重新的发展起来。

“老朱,你确定要这么做?技术真的能达到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