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契丹人哪儿去了?(2 / 2)

加入书签

“王爷为何一直对着安东一地颇为看重?”

韦俊突然问了一句。

大唐核心区域在于关中和中原一地,别说后世才被开发的东北,就连长江南岸那种后世的发达之地,鱼米之乡,在本朝也只有益州一地发展得相对较好而已。

被称作江南的核心的扬州甚至都在江北,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安东都督府辖区,也就是后世东北地区和内蒙东部这一带,在本朝看来就是彻底的蛮荒之地,蛮子横行且没有什么物产是大家的共识。

“表哥这个问题,重润曾经和先生说起过,还请先生代答一下即可。”

这问题不太好回答,难不成要李重润直接跟表哥说一切都是为了让后世有理由自古以来一把?

而且从方才那一席话来看,自己的这位表哥,很有表现欲,想来并不是一个甘心在一地任职长史的老实人。

李重润特意提起陈子昂,就是想告诉他,若是论起了解自己的意思,这位自己的老师才是更能了解自己想法的人物。

陈子昂却犯了难,李重润之前在洛阳时确实喜欢找自己聊天,只不过聊天的内容多少都有些大逆不道,自己身边的这个相声搭子可是妥妥的皇亲国戚,世家大族子弟。

若是真把李重润聊的那些诸如汉亡于外戚干政;晋亡于士族割据之类的自然是不敢当着这位外戚加士族的青年才俊说的。

陈子昂左思右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曾经跟李重润探讨过马周的请劝赏疏,算是勉强跟为何李重润会看中辽东一地有关。

“王爷之前跟陈某讨论过马宾王关于分封诸王的意见,王爷认为这天下土地总数如果不变,如今国力强盛,天下还算太平,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地就会逐渐不够分的。若想让天下人都有饭吃,只能往四周去寻求土地。只不过西北干旱,南方多虫瘴,只有这安东一带虽然苦寒,却也能养活天下不少臣民。”

韦俊也是饱读诗书之人,这点浅显的道理自然是一点就通的,不过他更加看重的是方才陈子昂提起的马宾王马周。

马宾王马周,曾任晋王府长史。

如今这陈子昂,之前介绍的时候就听说,正是临淄王府里面的长史。

马周可是今后坐到了宰相位置的朝廷重臣。

韦俊不禁联想到李重润如今风头正盛,庐陵王并无其他可以盖的住这位嫡长子的继承人,将来晋王的位置很大可能就是落在他身上。

那岂不是说,这位陈子昂就是自己这个早熟的有些过分的表弟亲自选定的辅政大臣?

韦俊想到这里,并没有仔细地沿着陈子昂的解释细细地琢磨下去,反而只是接连地点头称是,态度对陈子昂恭敬了很多。

自己这个表哥还真是上道。

李重润见韦俊的态度已然转变了许多,知道自己的暗示已经起了作用,在心里感叹了一句,笑得越发开心了起来。

只有陈子昂全程一脸迷糊地想着,自己方才没有说错呀,为何这两个长相很像的兄弟笑得如此开心?

就在韦俊想接着拍一下陈子昂马屁的时候,前去抓舌头的李三回来了。

带了一个契丹人和一个哆哆嗦嗦的汉人回来。

那契丹人只是个小队长,对李重润的问话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被命令下来督工白狼山营寨的建设,其余的一概不知。

不过众人都没想到那个哆哆嗦嗦的汉人,还真知道不少好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