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幸福的像花儿一样(2 / 2)

加入书签

裹儿骑着自己的小红马从马车后面转了过来,急忙凑到李重润身边解释着。

“你是怎么想的?”李重润眯了眯眼睛,大约已经猜到了裹儿的想法。

“不是我的主意啊,人家花儿自己看上的夫君,我就算是刚学会了几句突厥话,也没那本事把人家小姑娘忽悠得上赶着把自己嫁出去不是?”

“只是这么简单?”李重润瞪了裹儿1眼。

“总归给以后咱们插手这草原上的事情留个由头不是?”裹儿眨巴了眨巴她的那双无辜的大眼睛:“只要有了信物,咱们也能组建个部落,以后突厥人再惹事,咱们从内部也好下手不是吗?只不过阿兄总不能做对不起嫂子的事情,那还不如便宜了十3。”

“你说你老是喜欢搞这些手段,当初忽悠玉碧生孩子,这会儿又忽悠人家小姑娘嫁人。”

“女人么,总归还是要依附着男人,实在是有些可怜。”见李重润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越俎代庖,裹儿也轻松了1些。“只要能达到目的,不用自己优势的女子才是傻子不是么?”

“你这么想,只怕以后陛下会打你屁股。”

“如果是陛下,只怕做得会更彻底1些。”裹儿撇了1眼紧跟在李重润身后的阿兰:“阿兰嫂嫂总不能天天跟着阿兄不是,如果不是花儿看上了十3,只怕那天阿兄枕边就会突然出现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小丫头了。”

李重润纠结了1下,觉着裹儿说得有道理。

有了这段小插曲,队5的行程已经落下了不少,众人虽然嘴上没说,赶马的皮鞭挥动的频率也变快了许多。

app,&~p。

好在马队虽然庞大,不过放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却是渺小无比,出了大黑河谷,沿着阴山山脉蜿蜒的山势1路往西,1直到第2天1早,都没有再遇到第2批突厥人。

“王爷,前面不远,好像有个东西,昨天晚上还不在那里。”

李重润刚醒,就收到了值夜的十1的报备。

“什么东西,还能让你吓1跳?”

骑着盖雪从马队避风的矮丘后面绕出来,李重润就看到前面清晨的雾霭之中隐约有1棵树出现在了那里。

草原上草很多,树很少。

就算有几棵树,也都是生长在山脚下或者河道边这种水源丰富之地。

为了隐藏行踪,避免遇到逐水而居的突厥部落,马队补充完水源之后便特意远离了大黑河,所以放眼望去,并没有什么树的存在。

只不过1晚上的功夫,怎么就长了棵小树出来?

还是在做完马队目力所不能及的不远处长出来的。能生长这么快的植物也不是没有,比如竹笋这种资深伏地魔也能办到。

p,

只不过昨天晚上也没下雨,开春的时间也早已经过去,就算是竹笋也不能违反自然法则不是,更何况还是棵树。

“过去看看。”

李重润本来想亲自过去看看,只不过兄弟们本职工作做得倒是极为坚决,还不等李重润安排,就已经策马冲了过去。

没多大会儿的功夫,前去探视的众人就已经把那颗小树扛了回来。

“就是个树枝,让人给插在地上的。”十1有些紧张。“会不会是我们被人发现了,特意留下记号示意追兵跟踪?”

“留记号也要留得隐蔽些才是,这么显眼的地方留记号,更像是给咱们看的。”

李重润觉着事情应该不是那么简单。

树是很常见的白桦树,这东西可以引火,入药,甚至是提供水源,所以很受突厥人的欢迎,经常会随着部落带1些砍下来的枝丫,每到1地就插得到处都是。

只不过这个白桦树应该不是突厥人专门用来扦插的那种枝条,更像是随手从树上砍下来的。

树杈呈y字形,还没长出新叶,只不过有些芽苞正准备萌发。树杈的交界处有1个伤愈的节疤,只不过裂开了1道缝隙,略微往外鼓了些许。

读者身

怎么看都只是1截普通的树枝罢了。

拿在手中随手晃了晃,节疤裂得更大了些,吸引住了李重润的眼光。

按道理这种愈创组织应该很结实才对,不会是这么轻松就裂开。

用小刀仔细地挑开了那块节疤,里面漏出来了洁白的木质,1小片颜色略有不同的树皮正镶嵌在里面。

“树皮里面还会再长树皮?”

李重润有些疑惑,随手1抹,那片薄薄的树皮就掉了下来。“应该是有人塞进来的。”

小片的树皮在空中翻飞了数个跟头,翻面掉在了翠绿的草地上。

1行小字出现在了李重润的眼前:“行踪已泄,谨慎行事,当心埋伏,知名不具。”

“这是?有人在向我们示警?”

李重润捏着那1小片树皮,嘴里喃喃地念叨了两句。

——

字迹是用铅笔所写,此物王蓉1直是放在胭脂铺子里面当化妆品卖的,价格很是昂贵,几乎不可能出现在这草原之上。

“会不会是监察院的人,跟着楚王求亲的队5潜伏下来的自己人,知道了咱们的行踪已经暴露,这才找机会跟咱们示警?”

既然行踪已经暴露,马队便急急慌慌地起程,准备抓紧赶往目的地而去。

在马车里,裹儿跟李重润分析着事情的关键。

“监察院没有同僚潜伏在突厥,据我所知,凤仪卫也没有。”

作为监察院的头头,李重润前些日子终于搞明白了自己手下有多少密探。

“会不会是父亲的人?”

父亲的人,自然就是当初跟着李隆基1并来突厥的那帮汉人。

“有可能,只不过李老4实在没理由帮我。”

李重润思虑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取方镇图来,我看看前面有没有地方可以打埋伏。”

既然对方提醒自己会有埋伏,李重润便准备找找什么地方才是埋伏的关键地点。

眼下都是1望无际的大草原,自然不是适合打埋伏的最佳地点,不过从方镇图上看,前面不远便是大青山和黄河的交汇处,1条名为呼延谷的河流径直注入黄河,硬生生地讲阴山斩为了两截。

在两河两山的交汇处,可以通人的便只有黄河边1条极为狭窄的走廊,1边是巍峨的阴山,1边则是9曲十8弯的滔滔黄河。

“如果我要打埋伏,自然就会选在这里。”

李重润指了指方镇图上的那个河口:“必经之地,又极为险要,只要想追踪咱们的这帮人不瞎,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地方可以选。”

在马车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很有成效,虽然具体打过仗的也只有老郭1人,不过1群人还是商量出来了1个对策。

“先打探打探消息再说,到底有多少人准备坑咱们,值不值得冒险,都要综合判断1下再说。”李重润拍了拍桌子,试图做最后的结论:“先派斥候,如果遇到情况,用热气球打探1下消息,情况不对,立刻就撤,实在不行,咱们就想办法渡河去云州去。到了自己的地盘,总归不怕这些突厥人耍些把戏。”

突厥人没有什么必须对自己动手的理由,除非,是突厥人真的准备干票大的,不想让自己查到什么会暴露他们意图的东西。

李重润的想法得到了全票通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