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备礼(2 / 2)

加入书签

其实往日当着薛姨妈,贾母还是会给王夫人留脸面的,毕竟薛姨妈是外客,也是王氏女。

可今日,贾母听王夫人这些混账糊涂话,实在忍不住当场发作起来。

薛姨妈的为人,比王夫人还不露峥嵘,全然是温柔的样子,此时连忙劝道:“老太太别恼,我这姐姐也是好意,全心全意为着府上考量呢。”

宝钗也跟着母亲起身,劝慰贾母:“老太太当心身子。”

贾母现看着薛氏母女也生气。

元春一门心思向着生母,支持金玉良缘。这两年凡从宫里赏赐的物件,都是宝钗强于湘云,且总跟宝玉是一样的。

贵妃娘娘这样的表态,史家哪里能不知道。

尤其是现在史湘云也渐渐大了,保龄侯夫人就不肯总让湘云来荣国府,总是稍住两日就要接走她。

贾母偶尔提起婚事,保龄侯夫人也只是含糊。

甚至有不信任贾母能做主的意思,只道:“说到底,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还有宫里娘娘的意思呢。”

史湘云可是史家大姑娘,眼见婚事不成,保龄侯夫人当然不会放任她继续住在贾家大观园里头,跟贾宝玉过从亲密。

要真闹出点什么,史家其余的姑娘,两位侯夫人的亲生女儿都不必嫁人了。

所以自然防范于未然,甚至开始给史湘云相看人家。

为此,贾母既伤心元春与自己离心,又恼恨薛家母女盯上了宝玉不肯走。

然贾母乃是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面上从来不会失礼,对着薛家母女这等外客,自然就转过了一副和气的形容:“姨太太劝的有理。我这小儿子媳妇,就是为人冒撞些不会说话,不如姨太太。”

“说来,我还想跟姨太太讨个人做亲呢。”

薛姨妈心口一跳,忙道:“老太太只说。”

而宝钗一听贾母这话,自己身为闺阁女儿不好听,便借口要去看姊妹们。

贾母却笑道:“宝丫头也不忙去跟她们顽,就在外头帮鸳鸯看看礼单吧。她到底认字不如你们姑娘家。”

宝钗一听还要自己帮忙看送给黛玉的礼单,也是心中一堵。

然贾母既开口了,只得在外面同鸳鸯两个坐了。

但贾母年老耳背之人,话语向来高声些,薛宝钗也听得见。

只听贾母笑道:“我实在喜欢宝琴那孩子,年前我看宝琴披着凫靥裘,抱着一瓶红梅,真是比画儿上还好。”

然后又细问宝琴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叹道:“从前就有道士和尚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便是各家王妃在我跟前提过堪配的世家女儿,我都未曾应。”

“且据我看来,只要人品好,女孩家里穷些也不要紧,不过多费几两银子罢了。”

饶是薛姨妈都不由有些作色。

贾母素来看不上薛家,无非是他们家是皇商的缘故,可薛宝琴还正经不如她们家呢!

这岂不是明摆着说宁可要宝琴也不要宝钗?

薛姨妈压了压心口的气,只得道:“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去前将她许了梅翰林的儿子,眼见得要上京成婚了,如今她母亲又得了痰症。”

贾母这才作罢,只是惋惜道:“可惜了个好孩子,以后你们可要多疼她些。”

见王夫人脸色僵硬,贾母越发道:“说起这事,先前政儿还跟我提起宝玉的婚事。也是一同僚作保。”

“说是南韶道张家有一位小姐,生得德容功貌俱全。且那张老爷又没有儿子,家资巨万。因疼爱女儿,就非要女婿人才出众才肯作亲,不知何时见了我们宝玉一回,就心里满意呢。”

王夫人脸色越加阴沉。

贾政真的是个人才:他自诩孝子,不肯驳回母亲的意思。但更不敢得罪如今是贵妃的女儿,所以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因贾母说看重湘云出身贵重,性情豁朗,为人孝顺;贵妃的意思是看重宝钗才貌双全,稳重妥帖,劝人上进。

贾政居然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另寻一个家世和才貌都有的,岂不是两全其美。

贾母和王夫人对他都无语了,直接将他的意见不予考虑。

所以此时贾母再说起这事,也是为了怄王夫人罢了。

果然王夫人脸色又难看了一点。

鸳鸯在外头听着,不由抿嘴一笑。

因她是贾母的心腹,也得过贾母的授意,此时就走进来给贾母换茶,口中只道:“人人都说宝二爷的人品学业,将来必要大成的。”

“如今二爷大了,来老太太跟前说亲的人,真是数也数不清。各色人都有,我还记得一个傅家太太,最是奉承。”

贾母便摇头:“傅家不过暴发新荣,仗着有几个钱财,买了个官职就当自家是世家了。谁肯搭理他们。”

薛姨妈忍不住低头看茶杯子,遮掩自己不快的脸色。

用钱买官职,充作世家,这岂不是说的他们薛家!

而贾母和鸳鸯所说的傅家,也正是傅秋芳的哥哥傅试。

没错,又是傅试。

他游走于各个豪门,致力于把妹妹卖出去——当然许给荣国府二房的话,肯定要当正妻,不能当没名没分的妾室。

他的算盘倒是打得响,但贾母又不是傻子。

荣国府真正鼎盛之时,不亚于现在的保宁侯府,贾母可是亲身经历过的。宝玉又是她的心肝肉,如何能看上傅家女儿。

所以听说傅试后来犯事贬官也是称心如意。

鸳鸯继续笑道:“说来傅夫人来了没有十趟也有八趟。天天就跟献宝的似的,在老太太跟前夸他们姑娘长的又好,心地儿又好,真是个才貌双全的妙人。

还说什么做活计儿手又巧,会写会算,管家的事儿更是不用愁的。最难得是孝敬稳重,连着待下人也是极平和的。”

她说一句,王夫人的脸色就更难看一点:这里面有许多,就是她从前夸宝钗的词汇。

贾母只做不知,点头道:“很是,听了便腻烦。人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哪里有上赶着的买卖?”

“旁人不说,只说我那玉儿,这两年多少人往姑老爷府上踏破了门槛求亲,听说姑老爷至今都不松口呢。”

主仆二人一问一答的,王夫人姐妹俩实在坐不住了,便起身告辞。

贾母只对薛姨妈和颜悦色道:“如今天短,你们常来坐坐,咱们好说话解闷,省得白天睡多了晚上难熬。”

“别的不说,我就爱你家薛大姑娘这份稳重,比我们家几个丫头都强呢。”

作者有话要说:贾母在书中总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但其实真的好会内涵别人。,,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