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坏笑坏笑(1 / 2)

加入书签

又一个惊天大雷,完全没有准备,陡然轰了下来。

堂下众人窃窃私语,边讨论边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摄政王。

摄政王没说话,只不经意的转动腕上的玉镯子。

那镯子是女子戴的,戴在他如玉似的雪白腕上,竟一点没有违和。

院判瞧见了那个玉镯子,面上起了愤怒,“卑鄙!用我的家人威胁我!”

他气到极点,说话反而顺了,“那是内人的镯子!”

院判今儿连番语出惊人,吓到了众人。

“从头说起。”还是左宗正先镇定下来。

毕竟这里都是些大人物,他要好好表现才是。

宗人府现在属于谁的,他很清楚,该向谁表现,他更清楚。

说来也是托了元吉的福,叫他稍稍看清了朝上真正的情况,以前那是冰山一角,漏掉了某个最关键的人物。

现在知道还怠慢的话,怕是会死的很惨,所以要重新考效了。

陆院判深吸一口气,“这件事要从九天前说起,皇上应该有印象,那天我提前过来给皇上请脉,是被人逼迫的,良太妃怀疑皇上长得过快,有蹊跷,命罪臣给皇上请脉摸骨。”

“罪臣不肯,她就让人绑了罪臣的家人,用家人的姓名威胁罪臣,罪臣没法子,只好做了。”

古扉点头,“确有此事。”

陆院判望着他,目光之中带着歉意,“罪臣做完之后良太妃并没有放了罪臣的家人,说先养在她在外头置办的宅子里,等一年之后再让罪臣一家团聚。”

“罪臣闹过,折腾过,可罪臣的家人在良太妃手里,无奈只得妥协。”

“良太妃骗罪臣,说无需罪臣多做别的,只需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内疾告诉她便是。”

“罪臣信以为真,那日向往常一样,把太皇太后的身体状况告诉她。”

“太皇太后摔了一跤,又放过血,身体极其虚弱,有薨的可能,她突然一改常态,让罪臣让薨的可能,变成薨。”

“太皇太后脉搏虽然极其虚弱,但平日里注重养生,活的几率大于薨,用药的话旁人肯定看得出来,所以……”

这段话不必说,参与的人都知道,极其残忍的用绣花针插在太皇太后头顶。

因为伤口非常小,没被人发现。

“罪臣完事后正打算拔出,便有人进来,没法子,只能假装验查太皇太后死因。”

原来如此,他那日进去的时候院判正在查太皇太后的饮食,针也不是故意留的,他想活,所以不敢露出破绽,奈何老天爷不成全他罢了。

他如果把针拔了,最多一颗血珠,太皇太后磕的头破血流,这颗血珠根本不明显,只以为是石子弹中的罢了。

可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终也没有瞒过去。

“事发后良太妃让罪臣把这事推给丞相,罪臣照做了,但是摄政王从良太妃那将罪臣的家人接去,用她们的性命威胁罪臣改了证词,指证梁将军。”

“那个玉镯子……”他抬手指了指摄政王腕上的羊脂白玉,“是罪臣内人的,罪臣的内人名唤容音,那上面有个‘容’字。”

众人目光登时又尽数放在摄政王身上,有幸灾乐祸,也有看好戏,就连古扉都端正做好,等着皇叔怎么应付。

【难不倒他吧,摄政王要是这么好对付,还叫摄政王?】

摄政王在原文里可是最终大BOSS,没那么容易倒下。

“我知道。”古扉小声回应,他坐的位子最高,离大家有一段距离,不特意扬声,说话没人听得见,“就是想看看皇叔会怎么做?”

学着点,搞不好以后能用上。

摄政王淡然自若,“那你可知当今太皇太后,小名唤作须容,也有个‘容’字。”

果然,摄政王既然戴在腕上,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不可能放着这个大的漏洞给别人捅。

“那玉上有个磕角!”院判几乎嘶吼着道。

摄政王脱下玉镯子,让人递给古扉,“请皇上明察。”

古扉从元吉手里拿过玉镯子,果然什么都没有,只有个‘容’字,因为太皇太后小名有‘容’字,所以他才戴在腕上的吧?

不然解释不通,这分明是个女子的玉镯子,说是太皇太后的遗物就通了。

办事还真是滴水不漏,明明一点准备都没有的,不知道他参与进来,打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还能全身而退,佩服。

古扉让元吉拿去给其他人看,最后递给陆院判,陆院判面色惨白。

‘一定要拖摄政王下水,否则你还能不能见着你的妻儿,我可不敢保证。’

昨儿那个恶毒的女人就关在他隔壁,让他将这事实话实说,要不然就杀了他的妻儿。

“这上面分明没有裂痕,与你的说辞不一,陆逍遥,你要怎么解释?”

陆逍遥含恨瞧着摄政王,“罪臣所言句句属实,至于玉的事,摄政王本领通天想,想换个类似的,也易如反掌罢了。”

“大胆!”右宗正拍了下惊木,“还敢诬陷朝廷命官,我且问你,摄政王让你改证词,诬陷梁将军,对他有什么好处?”

陆逍遥冷笑,“有什么好处?好处可大了去了,梁将军一倒,手底下的十万大军必然落在摄政王手里,他本来就有十万大军,再来十万,这天下便等于握在他手里!”

众人一惊,这个陆院判,真是不要命了,什么话都敢说。

右宗正噎了噎,“你……”

指头动了动,到底什么都没说出来,只虚虚的望向摄政王,半响才道,“摄政王清风明月,谦光自抑,怎么可能干出这等事,莫要含口喷人!”

【妙啊,】器灵已经看出了什么,【原来你打的这样的主意,如此摄政王就不好再动什么心思,一动便是妄图拥兵,陷害梁将军的罪名冠得死死的。】

如果这时候摄政王坚持是梁将军干的,不是良太妃,那就是别有用心了,所以这事必须是良太妃干的,否则所有人都会怀疑他有异心。

“接着看,皇叔生气了,你没瞧见吗?他身后少了一个人。”

皇叔身体不好,身后随时都有两个人跟着,少了一个人,还是很明显的。

古扉招招手,吩咐元吉带几个好手也去,是时候磨练磨练小棉袄了,可以让小棉袄穿着更合身,而且吧,昨儿他办的还不错,今儿也交给他。

元吉明白,让其他人顶他的位置,自个儿偷偷的溜走。

古扉坐好继续看。

到这里器灵已经大概明白了七七八八,【你让良太妃伪造陆院判妻儿的东西,骗陆院判说人重新到了她手里,等这事完了让他们见面,见不着就再改证词,当时我还心说你去哪弄人家妻儿呢,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古扉很坏,他给良太妃的信上写着,让良太妃制造假的物证,或是去陆院判家里取他妻儿的东西,骗陆院判。

还骗他说事后让他和妻儿见面,当时器灵只以为是推辞的借口,又是骗陆院判的,还心说陆院判真可怜,没成想古扉真打算让人家见面。

古扉让陆院判实话实说,也不单单是为了框死摄政王,叫他没办法再继续把罪名推给梁将军,还为了激怒他。

本来一开始说好的,突然有一个人反悔,摄政王现在什么感想,只想将院判的家人杀人灭口,想杀人,自然要去捆了人的地方,元吉只要跟着,就能摸到地方,救出院判的家人,再让他们见一面,院判自然不会改口供。

这事也算完了。

古扉可真是个小机灵鬼,连这个都算在内了,摄政王这一局输的不怨。

器灵稳住心神继续看,果然接下来摄政王一句话都没说,带良太妃上来对了证词,全部一致以后这事算是敲板了。

良太妃赐死,陆院判三日后问斩,本来这种事应该株连九族的,但是良太妃的九族一算,古扉啊,摄政王都要赐死,所以只赐死的良太妃一人。

陆院判只是别人手里的刀,还是被逼迫的,只问斩了他一人,家人没事。

判决下来的时候,陆院判一脸的后悔和伤心,还有满满的恨意。

他目光望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瞳子里全都是深仇大恨,死死的盯着,像是要牢牢记住一样。

【他一定以为又被骗了。】

本来可能也只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而已,况且他并不算说谎,每一句都是实情,实话,所以说的心不虚,气不喘,唯一的遗憾是,没能救出自己的妻儿,现在心里一定很懊恼,气愤,绝望吧?

“你心软了?”不管怎么说,他为了救自己的妻儿,杀了别人,本身就不值得同情。

【那倒也没有。】器灵也说不出来什么感觉,总之,【让他们见最后一面吧,否则这厮再改证词,也蛮麻烦的。】

好不容易才堵住了摄政王点嘴,叫他为了避嫌按兵不动,才把这事搞定,错过了这次机会,院判一改证词,可就不是那个味了。

记得方才刑部尚书还问了个陆院判差点回答不上来的问题。

刑部尚书问既然妻儿在摄政王手里,为什么改证词?

还好陆院判机智,很快回答说为了正义,勉强糊弄了过去,再让他们审下去,搞不好还会有其它问题,所以这个案子算是草草了结,因为里头牵扯了太多的人。

旁人倒也罢了,摄政王自己也牵扯进去了,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不如弄死一个是一个。

良太妃一死,摄政王心里的怨多少会减轻一些。

也减轻不了多少,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良太妃在后宫多年,自然不可能真那么单纯,做这种傻事。

古扉能猜出是谁,摄政王自然也能猜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