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1 / 2)

加入书签

赵受益蹲在一架海棠花前,对着花丛后那双一金一蓝的猫眼伸出手“喵喵,到这儿来,喵喵”

赵允熙蹲在他身边,悄声说“对,叫得再轻声些,喵喵胆子小,只有小声叫它才肯出来。”

赵受益愈发放软了声音“喵喵,快出来呀,这里有鱼吃,快来呀”

花丛后的小猫小心翼翼地弹出半个头,赵受益忙从刘恩手里接过一条小鱼干“看,小鱼干”

小猫轻盈地从花丛后跳出来,蹲在赵受益面前,在他手上蹭了蹭头,叼走了他手里的小鱼干,放在地上吃了起来。

赵允熙说“二哥儿,咪咪喜欢你。”

赵受益轻轻地抚摸小猫白色的毛皮“我也挺喜欢它的。”

他将小猫抱在怀里,小猫没有挣扎,乖顺地“喵”了一声。

赵受益问“朕可以带走它吗”

他回东京已经有几天了,皇帝的天花正在痊愈,前来探视的太医都说皇帝近日就可以回宫。

喵喵是狄娘娘养的一只白猫新生的小猫崽儿,一窝里边就数这一只最漂亮,赵受益和赵允熙都很喜欢它。

赵允熙道“陛下喜欢,自然可以带走。”

赵受益摸着小猫的脑袋“喵喵,喵喵,总叫你喵喵,好像有点不太庄重。给你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他捏着小猫的爪垫“叫你雪球好不好啊”

小猫“咪”了一声,赵受益就当它答应了。

“雪球儿,雪球儿,谁是最漂亮的雪球儿”

也不知道刘娥看见这只猫儿以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赵受益漫不经心地想。

应该会吓一跳吧。

给雪球改名的第二天,赵受益坐上了回宫的步辇。

回到宫里,刘娥却没有第一时间见他。

赵受益有点奇怪,按理来说,依着刘娥那个控制欲强到爆炸的性子,一个多月没看见小皇帝了,不是应该把他叫到身边好好地观察一遍,确认小皇帝还是那个被她攥在手心里的小皇帝吗

他撸着猫,不太确定地想,难道是想故意晾着他,让自己哭哭啼啼地去找她,以此证明太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也不是不可以吧,只是他现在十四了,又不是六七岁的时候,这种事做起来大概会有点奇怪的感觉

赵受益正要抛弃廉耻去找刘娥演绎一段久别重逢的痛哭流涕,刘恩打听消息回来了“太后在接见女眷。”

哦,有客人啊。

什么客人比他这个终于回宫了的小皇帝还重要

刘恩道“莱国公夫人进宫了。”

赵受益挑眉。

寇准他老婆

原来是这一位。

“那怪不得太后没空见我了。”

赵受益又揉了雪球儿一把,放它自己出去疯跑。

“本来还想给她看看我新养的猫呢。”

寇准他老婆进宫,刘娥确实需要如临大敌地接见,连小皇帝回宫都顾不上。

不仅因为寇准如今权倾朝野,还因为莱国公夫人宋氏本身的身份十分高贵。

莱国公夫人宋氏,是太祖皇帝的第三任妻子孝章皇后的妹妹。其父宋偓是后唐庄宗外孙,其母为后汉永宁公主。宋家一门三代国戚,近世显赫,无以过此。

宋氏的地位,即使是刘娥,也不能小看。

不过这位身份高贵的女子从来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寇准和刘娥的斗争之中,像今天这样进宫觐见刘娥,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这就奇怪了啊。

不年不节的,进宫干嘛呢

求刘娥给她家亲戚封官

她家亲戚当官又不用求人,何必大老远全副披挂地进宫找她老公的政敌呢

赵受益问“她们在说什么呢”

刘恩面色十分古怪“在说一位寇小姐的婚事。”

赵受益问“是我们见过的那位寇小姐吗”

就是那个给包拯送过游仙枕的神棍

刘恩点头“就是这位寇窈娘寇小姐。”

“她的婚事,找太后来干什么”

寇准自己难道还找不着一个女婿了吗

刘恩道“莱国公夫人的意思,是想要这位寇小姐进宫,做陛下的皇后。”

赵受益指了指自己“做我的皇后”

刘恩点头。

“这差辈了吧”

寇准和太祖皇帝是连襟,他的女儿和宋真宗平辈,按理来说,赵受益还得叫这位寇小姐一声表姑。

“还是说,这位寇小姐其实是莱国公的孙女”

刘恩摇头“确实是莱国公的女儿,千真万确。”

赵受益也摇头“那太后可就有话说了。”

刘娥就算是让他娶个辽国公主当皇后,都不会让他娶寇准的女儿当皇后。

寇准要是真当了国丈,那还有刘娥什么事情了

但宋氏的地位实在太高了,刘娥还真不好直接回绝。还好这位寇小姐和赵受益差着辈,给了刘娥操作的空间。

不过寇准想要把女儿嫁给皇帝未遂,等之后刘娥提出她属意的皇后人选的时候,寇党也就更有和刘娥唱反调的动力了吧

赵受益还挺期待的。

反正他的皇后人选是不由他自己做主的,赵受益暂且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晏殊那边怎么样了”

他之前在扬州的时候,就叫晏殊把扬州搭买法逼得茶农倾茶的事情在京里传播开来,要是晏殊争气,这会儿童谣都应该唱起来了。

刘恩道“御史参包大人的劄子昨天已经到了太后的案头,太后看完了,摩拳擦掌等着明天大朝会发作呢。”

赵受益挑眉。

晏殊比他想象得还要争气,一步到位,连御史都安排好了。

“他现在已经辞官了吧”

刘恩点头“咱们到扬州的时候晏大人就已经辞官了,现在正在家中闭门不出,其实暗地里正在为学校选址。”

清北大学是要建在东京城里的,然而东京城寸土寸金,想要找到一个适合建校的地址,倒还真是挺困难的。

主要还是由于现在保皇党经费比较紧张,狄娘娘的最后一笔私房钱都拿给赵受益去建火柴厂了。短时间内,赵受益是真想不出还能从哪里挤出一笔钱来批给晏殊建学校了。

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暗示晏殊自己先垫上这一部分经费,等皇帝手头宽裕了再给他补上来着。

而晏殊也接到了这个暗示,真的打算自己出资办学了。

不得不说,同是作为宋朝高级官员,晏殊就过得比范仲淹阔绰多了。

宋朝经济发达,文官地位高,朝廷就算再缺钱,也尽量把官员的俸禄给得足足的。

或者不如说,正是因为官员的俸禄给的太足了,这才导致朝廷这么缺钱。

范仲淹如今的官正经做的挺大,他和晏殊一样,并不缺钱,但晏殊的钱基本上都用于自己挥霍享受,范仲淹的钱基本都拿去接济亲朋后进了,所以看上去比晏殊穷得多。

既然晏殊乐意自掏腰包办学,赵受益也就乐见其成。清北大学办起来,对他的各项事业都是一个助力。

赵受益满心期待第二天朝堂之上的大战。

每五日一场的大朝会,皇帝端坐于崇政殿之上接见群臣,太后垂帘坐在偏殿。但一应国事都是由垂帘听政的太后做主,皇帝向来是插不上什么话的。

赵受益早就习惯了这种装聋作哑的戏码,但是这一次,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他悄悄地攥紧了拳头,深吸一口气。

最开始发难的是刘娥一党人。

刘娥一党有个御史叫王嘉言,颇为直言敢谏。每次讨伐寇党,他都冲在最前头,这次也不例外。

赵受益听完他洋洋洒洒的一番议论,大致是说御史包拯知江南茶政知得茶农倾家荡产,此等无能之臣怎可重用,还请陛下严加惩处,还江南茶农一个公道。

这些确实是在扬州发生的事情,赵受益点头,问刘娥“母后以为如何”

刘娥在帘后“可。”

意思是要赵受益同意处置包拯。

赵受益道“太后制可。”

他扫视一周“诸卿还有何议论”

晏殊办事他放心,既然刘娥这边已经接到消息连劄子都写好了,没道理寇准那边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果然,一位从穿着打扮上都能看出是寇准一党的大臣出列“陛下,臣以为此事有蹊跷。”

寇准生性爱奢华,寇党中人也爱奢华。刘娥的大宋主人翁意识比寇准强些,不乐意挥霍国家财产,上行下效,刘党比寇党朴素了能有一个量级出去。

这位出列的大臣,从头到脚无一处不是在叫嚣“老子有钱”,赵受益都不用知道这人是谁,就能知道他是个铁杆寇党。

他手指微微一动,刘恩会意,轻声说到“夏竦。”

这一声密语,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再无人能听见。

原来这就是夏竦。

赵受益道“夏卿请讲。”

夏竦道“王御史方才所说,御史包拯在江南肆意妄为,扬州茶农不胜其苦,有倾家荡产者。可据臣所知,包御史在江南官声颇佳,将茶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军民上下,无有不称赞包御史公正廉明的。分明是一个人,怎么臣所知的包御史与王御史口中的包御史简直判若两人呢”

赵受益道“王卿,这是怎么回事”

王嘉言手执笏板道“臣身为御史,所言之事皆是所知之事。至于夏枢密所知之事为何与臣不同,这臣倒要有所请教。”

晏殊辞官后,夏竦接了他的任,做了枢密副使,因此王嘉言称他为夏枢密。

夏竦道“难道王御史怀疑下官别有用心”

王嘉言道“不敢,只是听说那包御史十分得莱国公的青眼,夏枢密又是莱国公的门下人,恐怕夏枢密有所顾忌罢了。”

这就是明指夏竦与包拯官官相护了。

夏竦刚想再说什么,就见刘娥在帘后发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