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1 / 2)

加入书签

展昭揣着皇帝的手谕,站在南清宫门前。

八王爷是一位朝野皆知的贤王,最得太宗与先帝的宠信,又是当今皇帝的生父,南清宫之奢华威严,远超其余宗室王府。

正月里,因着去年全国的水灾,皇帝避正殿、减常膳,宗室官员禁绝一切宴饮享乐,连上元节的灯会都取消了。八贤王也不能例外,整个冬天都闭门谢客,是以如今南清宫正门不开,门可罗雀。

他绕到后墙根底下的角门前,此处可比正门热闹多了,人来人往,有几个穿着绫罗绸缎的人袖手站在门边,看着人将几车的瓜果菜蔬运进门里。

展昭见那车上的瓜菜新鲜水灵,似乎刚从地里摘下一般,心里疑惑,寒冬腊月的,哪里有这些东西吃呢

但现在不是关心八王爷吃什么菜的时候。展昭走到那几个华服之人身边,向他们一抱拳“小子有礼了,敢问几位,这里可是八贤王府上”

有个头顶清爽的人转过来看了他一眼“有礼了,这不是南清宫八贤王府上,又是哪里呢你来这里干什么王爷如今不见客,各位管事老爷也忙得很,你若是来找人的,尽早回去吧,出了正月再来。”

另一个两撇胡子的人忙道“老王,你消遣他做什么。看他相貌堂堂,不像是无事生非的混账东西,说不定真有什么要紧事。”

那王姓男子笑了一声“李老哥,你倒是惯会做好人。”

李老哥不理他,又问展昭“你是来找人的吧要找哪位若我能帮你通传到的,就帮你进去说一声。若通传不到,我也再帮你找人问一问。”

展昭忙道“多谢多谢。我是来找”

他想起皇帝在赐他手谕的时候说的话了。

皇帝说,你拿着朕的手谕去南清宫,但不要直接找八贤王。自从朕继位之后,八贤王为求避嫌,一般不见生人,只与几个至亲至戚互相走动。你只和门上的人说,你是替一位甄二公子给狄王妃送信的

说到这里,皇帝忽然停了停,将他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一番,沉吟良久,说,还是别了,你这个模样,不好去见狄王妃。你只说,你是给南清宫世子赵允熙送信的。

于是展昭道“在下姓展名昭,是替一位甄二公子来给南清宫世子送信的。”

李老哥抚掌而笑“这你可就找对人了。我儿子是给世子驾车牵马的,你若想见别人固然是难,想见世子,倒是小事一桩。等着,我去给你通传,看世子愿不愿意见你。”

他转身进了角门,那姓王的半秃也跟了上去,穿过一处院门之后,才小声问道“你疯了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你就赶把他往世子面前带”

李老哥摇了摇头“兄弟,你好生不明白。你光看到他来历不明,却没看到他通身的英雄气概。此人眸清神正,举手投足之间一股浩然正气,绝非等闲之辈。你与他行个方便,也是为自己结个善缘。”

“什么善缘,值得你这样上赶着巴结。”王姓之人摇了摇头“我可不管你了,王爷花圃那边估计要传人了,那帮太监可做不得动土的活儿。我先过去,一会儿你也来。”

李老哥点了点头“省得。”

展昭在角门外等了小半个时辰,就见那位李老哥满面喜色地从里面出来“展小哥,世子要见你啦”

展昭本打算若世子不见他就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施展轻功潜入王府,此时听说能够光明正大地面见世子,自然高兴“多谢李老哥了。”

李老哥冲他招手“随我来。”

展昭跟在他身后,进了角门,绕过一处影壁,沿着抄手游廊走入内院,一刻钟后,终于到了一处清幽寂静的小院。

李老哥道“这里就是世子的书房了,瞧那上头的匾额,是御书墨宝。记得,御书之下,不可高声言语。”

展昭抬头看去,见院门上一方小小的匾额,上书“永锡尔类”四字,与他袖中的手谕三分神似,只是显得更稚嫩些,应是皇帝数年前所书。

“这院子我进不得,展小哥自去吧。我也该往别处做活了。”

展昭忙道“有劳李老哥了。”

李老哥走后,展昭整了整衣冠,穿过院门,走进了院落尽头小小的书房。

书房内本坐着一个青衣玉冠的少年,见他进来,忙起身相迎“是展义士吧”

展昭暗暗打量了他一番,见他十五六岁年纪,气度尊贵,料定他必是官家的胞兄,八贤王世子赵允熙,于是深施一礼道“草民展昭,见过世子。”

赵允熙道“展义士不必多礼,官家亦常与我提起你,说你是个侠肝义胆的壮士。”

展昭道“官家谬赞。”

心里却有些纳闷这世子是陛下的双生兄弟,素来双生兄弟面容都有八九分相像,怎么这位世子与陛下仅眉眼间有两分神似,连寻常兄弟都比不得呢

赵允熙道“官家有什么旨意托你送来”

他是皇帝的兄长,平素常接些秘旨为皇帝做些不好公之于众的私事,当然知道展昭口中的“甄二公子”是谁。

甄即祯也,就是他的二弟,当今天子。

展昭从袖中取出皇帝手谕“旨意在此。”

赵允熙恭敬接过,打开一看,却皱了眉。

展昭忙问“怎么了”

他接了旨意就往南清宫而来,中途没有私自偷看过手谕,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能叫世子看了就皱眉。

赵允熙抬起头来,略显惊奇地道“官家让你来借父王的金锏,带去应天给御史包拯使用”

展昭点头“正是如此。”

赵允熙道“荒唐那金锏是太宗皇帝赐予我父王的信物,命我父王妥善收藏。父王视若至宝,就连去年中秋家宴,官家想请出金锏一观,都被父王拒绝了。以其重器,不可轻易示人。何况此锏上打昏君,下诛佞臣,何等宝贵,怎么能借给一个臣子别说是一封手谕,就算是二府明发圣旨下来,金锏也不可能出南清宫的大门”

展昭本是江湖中人,不懂朝廷上这些名器规矩。他以为金锏就是一把兵器,兵器而已,就算再爱惜,又有什么不能外借的他也很爱惜他的巨阙,但如果包拯要用,他一样会借给他。

再想到包拯与公孙策此时身陷应天,不知情形如何,这个世子还在推三阻四不愿借出金锏,展昭一时肝火上涌,仗着有圣旨在手,怒道“这是官家的旨意,难道世子想要抗旨”

赵允熙道“并非我想抗旨,实在是”

展昭道“那就请世子借出金锏”

赵允熙也怒了“你好大胆我是皇帝的兄长,你不过一介草民,居然”

“住口”

赵允熙和展昭同时一愣,只见门外进来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赵允熙见了,忙行礼“见过母妃。”

他的母妃,自然是皇帝的生母,八王妃狄娘娘。展昭也行礼“草民展昭,见过娘娘。”

狄王妃向他略一点头“展义士请起。”

又转头对赵允熙道“你说他好大胆,我看你比他更大胆我是皇帝的兄长这种话,你怎么敢说出口”

赵允熙道“母妃,我”

狄娘娘一挥手“你可是皇帝的兄长,我不配做你的母妃”

赵允熙默默地跪在地上“母妃,儿子失言了,请母妃责罚。”

狄娘娘叹了口气,将他扶起来“这不是我责罚不责罚你的事情,你要清楚,皇帝是君,你是臣。你居然想与皇帝做兄弟,再不将这个心思收了,我全家都要被你害死”

赵允熙道“儿子再也不敢了。”

狄娘娘转头对展昭道“叫展义士看笑话了。”

展昭忙道“不敢。”

狄娘娘笑道“展义士和包御史一同解扬州茶难的故事,我也是听说过的。展义士义薄云天,惹人钦佩。来人,看座,上茶。”

展昭道“不劳王妃费心,展昭是来传旨的,旨意传到,展昭就该走了。”

狄王妃道“不差这一时半会,展义士风尘仆仆,请坐下来歇息一会儿吧。”

展昭推辞再三,才坐在了下首,喝了两口茶水,马上道“王妃”

狄王妃已从赵允熙手里接过了皇帝手谕,看了一遍。看完了手谕,她叹了口气,对展昭道“展义士不必忙。金锏一定会借给展义士的,请展义士再耐心等待片刻。”

赵允熙急道“母妃,那金锏怎么能”

狄王妃道“怎么不能”

“那金锏可是太宗皇帝御赐之物”

狄王妃道“难道你刚才看到的,不是当今圣上亲笔写就的圣旨吗”

赵允熙道“这如何能比太宗皇帝”

狄王妃道“那你告诉我,我大宋朝有几个皇帝”

赵允熙道“当然只有一个。”

狄王妃点头“既然只有一个皇帝,那你应不应当遵从他的旨意”

赵允熙道“当然应该遵从。”

狄王妃道“你只要记住这一件事情,我家千秋万代,高枕无忧矣。”

赵允熙低头不语。

狄王妃对展昭道“展义士请稍安勿躁,待我们去将金锏取来。”

赵允熙闷闷地“父王不会同意的。”

八贤王视金锏重于自己的生命,绝对不会同意将金锏出借外人的。

狄王妃道“那就不要让他知道。”

赵允熙瞪大了眼睛“那金锏就供奉在正殿之中,父王每天都要在正殿旁的偏室起居。金锏被取走了,父王怎么可能不知道啊”

狄王妃叹了口气“那金锏是在正殿供奉着不假,但却一直在一方匣子里放着。你父王从不让人碰那个匣子,只有逢节日的时候才会自己取出来擦拭一番,再放回去。他上回打开那个匣子是在上元节,再打开估计就是端午。这四五个月之间,他是绝对发现不了的。”

她转头问展昭“包大人能在端午之前将应天府的事情了结了吗”

展昭道“一定可以。”

狄王妃点了点头,喟然长叹“我们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包大人了。”

她对赵允熙道“你去将正殿附近的人支开,拿了金锏给展护卫吧。”

赵允熙道“遵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