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白蛇七五宝莲灯一锅烩(12)(1 / 2)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七章白蛇七五宝莲灯一锅烩12

封神榜虽然到手,但玉帝留在里面的意念不能动,以免假货的移花接木李代桃僵之术失效,暂时无法研究炼化。

陈曦回到人间,已经两月过去。

恩科早已结束,考题偏重策论,选的新科进士都是实践派,不少才子落榜。

若是往年,必然有人闹,今年的学子却安安静静接受结果,转而放下书本开始研究民生。

宰相跟皇帝犟都被下狱抄家,抄出来的家资和罪证,通过报纸宣告天下,遗臭万年。他们不过小小士子,哪里犟得赢充满神话色彩的皇帝。

陈曦回归本体,消化完记忆,随手翻开一张奏折。

内容花团锦簇长篇大论,总结核心辽国使臣询问今年岁币何时能到位。

岁币

陈曦吩咐内侍把澶渊之盟的合约找来,再召寇准觐见。

寇准收到召见,听内侍说跟辽国事务有关,一时心优。

按往年常例,给辽的岁币应该在九月时开始准备,十月拨给,年底前抵达辽国。

今年因为先皇驾崩,新皇登基,朝堂很是乱了几月,最近好不容易梳理顺畅,这岁币准备得迟了。

抄了丁谓等人,国库宽裕了些,拿出十万银和二十万匹绢没问题。

怕就怕,皇帝有别的想法。

寇准对陈曦还是挺了解,所以进入垂拱殿,看到殿内点起火盆,皇帝拿着先皇跟辽国订立的盟约点火烧时,他还算冷静。

往好了想,不交岁币,以后每年能节省三十万两银。

能节省才怪

寇准深深呼吸“陛下可知撕毁澶渊之盟会发生什么”

“知道,会打仗。但燕云十六州总要收回来。”

陈曦用火筷子挑了挑灰烬,拍了拍手,吩咐内侍给宰相赐座。

“他们现在认为幼帝肆意胡为,百官换了近半,大宋朝野动荡。实际上我们上下一心,新粮连年丰收,不说兵强马壮,粮草还是很足。至于别的问题,太后在栽花移树,那些撬下来的金砖充入国库,组织一场拍卖会,多得是壕商愿意买”

在燕云十六州问题上,寇准一直是主战派,见皇帝考虑全面,沉吟道“明日朝会,

微臣上折请停岁币。”

陈曦摇头“这个骂名不用你替朕来背,就让他们以为朕疯了。”

“陛下怎可妄自菲薄”寇准皱眉,认真道“虽然陛下行事如天马行空,豪放不拘,但错有错着,结果总还好。”

陈曦怀疑寇准是在骂他。

寇准已经算说得很委婉了。

前朝每天都有官员因为对新政无所适从,摔东西撞脑袋,发誓要辞职。

不过御膳房的茶点水果实在太好吃,金砖玉瓦水晶窗的办公环境太过美好,他们发泄过后,自己去医务室找医学生上药,然后老实地坐回来,做一旬工作总结用数据说话的总结。

小皇帝可不是先皇,再三挽留这种事绝不会发生。你要敢上致仕的折子,保准当天就能收到同意回复,然后领点遣散银子,卷包裹回老家。

礼宾院,原都亭驿,现辽使馆。

辽国使臣掏了掏耳朵,瞪着报信的礼部官员,现在叫劳什子外交部辽国司礼官。

“什么叫没有岁币以后都不给了”

礼官被喷了一脸口水,面无表情的道“陛下烧毁盟约,没有盟约,自就没有岁币。”

辽国使臣大叫“你们官家疯了”

“我也这么想。”礼官喃喃,像做梦一样飘了出去。

辽国使臣打发下属出去探听消息,自己也带上珠宝去熟悉的官员那打听,得到盟约确实被烧毁,尚书省已经在写与辽国书,下属又带回皇帝要拍卖天宫金砖一事。

“这是要筹军费准备开战”

第二日,礼部官员带着圣旨和国书来礼宾院,辽使馆内只剩扫地的聋老汉。

“就算两军交战,也不斩来使,他们跑什么”颁旨的官员怒气冲冲“给本官查,是谁给辽人报信出使辽国的任务就交给他吃里扒外,去了别再回来”

辽国使臣何止是跑,分明是逃。一路乔装打扮,比做贼还小心,回到辽国,一行人只剩三分之一,活下来的已经跟叫花子差不多。

“大王宋,宋国烧了盟约”

辽王拍桌“岂有此理本王让内宫陪着吃了七天素,给宋王祈福他们不仅没提高岁币竟然还想赖账”

“微臣怀疑宋国要起兵。”

使臣将探听

到的消息一一说出来。

什么登基典礼上黑龙送来天宫;什么小皇帝一日之间给朝堂换血,丁谓等人全被拿下抄家,换自己老师进中书省;什么小皇帝嫌六部这个数字不吉利,新增外交部、农业部、商业部、宣传部、卫生部、教育部,凑齐十二支;什么拍卖天宫金砖凑钱

辽王追问“真有黑龙送天宫天宫真是金砖玉瓦有太阳塔”

“整个东京的人都看到了,黑龙乘紫气,驮着着天宫降下。”使臣连连点头确认,从怀中拿出一个小包展开,捧着递给辽王。

“这是微臣在等候宋王召见时,偷偷从天宫廊桥石像上敲下来的兽牙。请人看过,都说是极品羊脂玉。这样的石像,一座廊桥有上百个,整座天宫,不知道多少廊桥。他们把太阳塔叫曦辰宫,都说是东海龙王把水晶宫搬来了”

辽王不太相信,转头吩咐“去请国师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