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盗文必究(1 / 2)

加入书签

这张包过药粉的纸,会不会还在宫室里?

李鱼赶紧四下张望,想找到这张纸,可是如今屋子里的地上,除了少许灰尘,并没有任何纸片。

李鱼意识到这段记忆,未必就是蒲柳离开之前,且皇帝虽将这间宫室封了起来,并不代表宫室里的每样物件都还在,当时掉在地上的纸,极有可能早被收拾了。

李鱼咬咬牙,他已是锦鲤了,多希望在这件事上,他也能拥有锦鲤的好运道。

李鱼静下心,重新坐下,将秘密中见到的细节再与实际进行比对。

暂时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

李鱼又看见了针线篮,不太抱希望地将针线篮里的东西全都取出来,在一些碎布下面,翻到了一只布老虎。

记忆中蒲柳做到一半的布老虎,这里这只已缝合了大半,应当就是同一只,李鱼一直以为蒲柳当初做的,已被孩子们拆散,却没想到,原来她为景王不止做过一只布老虎,这也不难理解,小孩子的玩具通常容易坏,会有许多个,大宝他们也是如此。

李鱼将布老虎拿在手里,仔细看过,又使劲揉了揉。

一揉之下,他忽然觉出布老虎腹部有些硌手,孩子们原先弄坏的布老虎却并非如此。

李鱼与景王对视一眼,取了剪子出来,小心将布老虎剪开。

先是里衬,里衬上绣了“蒲柳”的字号,与李鱼见过的如出一辙。

布老虎被拆开之后,棉花中露出纸片一角。

李鱼手顿了顿,将纸抽出来,原是一张叠好的纸,因是藏在布老虎肚子里,几乎没有染上灰尘。

李鱼将纸小心拆开,发现里边包了一搓小指指甲盖那么大的粉末。

这该不会就是……

李鱼回想起记忆里包药粉的纸,纸包颜色看上去正一致。

“天池!”李鱼激动地嚷了一声。

景王点点头,递给李鱼一只瓷瓶,李鱼把这纸包重新叠好,装进瓷瓶里。

他还不能确定这些粉末是什么,希望是毒药有关,得尽快交给老太医。

李鱼赶紧出了宫室,宫室外跪着宫人,殷切询问李鱼是否需要帮忙,李鱼好容易找到的线索,怎肯轻易托付给别人,自己揣好了瓷瓶,拉着景王一起奔去太医院。

太医一般根据药渣,就能得知方子,若是有药粉,应当也能辨认出是什么吧?

李鱼亲手将药粉交给为景王诊治的老太医。

老太医始终不太相信这会是毒药,但是景王与景王妃都在,老太医也不好糊弄,仔细闻了闻那些粉末。

“奇怪……”老太医有些不敢相信,在征得李鱼与景王同意之后,取了一小点尝了尝,又立马吐掉。

“殿下、王妃,请给老臣一些时间……”老太医抹了抹唇,话都没说完就情绪激动地奔入内堂。

这是终于有头绪了吗?

李鱼也不去别处,就与景王坐在太医院里等。

景王心境已平和下来,老太医总不出现,李鱼等得焦急,景王还会揉揉他的头,要他不必忧心,从怀里掏出一只肚皮圆鼓鼓的小金鱼和连成串的四条小小鱼,给李鱼玩。

景王讨好他时,总是喜欢送各种样子的小金鱼,小金鱼充满了回忆。

李鱼拨弄了一会儿,内心很不是滋味。

若这样都还是找不到,该怎么办?

那就继续!要他挖地三尺都没关系!

老太医去了之后,音信全无,直到入夜才抱着厚厚的医书低着头匆匆走出来,一只脚鞋袜都没穿。

“太医!”李鱼连忙叫道。

老太医抬眼,才发现李鱼和景王,惊讶道:“殿下、王妃,怎会还在此地?”

合着老太医已完全忘记他们在等着了。

李鱼也不计较,见太医抱了医书,满怀希望道:“是不是有发现了?”

老太医笑着点头:“真的多亏王妃和殿下,总算是有了。”

李鱼眼睛一亮,忙请老太医坐下细说。

原来老太医发现,李鱼送过来的粉末,与之前那张养身的方子何其极像,但是多出来一味药。

中药原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多出一味,整副药的药效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老太医方才就是去确定多了哪味药。

经过查证,证实是雪乌子。

李鱼和景王都对药材一窍不通,老太医解释道:“雪乌乃是长在雪山之巅的一种树,六十年一开花,六十年一结果,其果实便是雪乌子。雪乌子难得,有大补之效,本朝并不易见,就连如今太医院都没有,因臣年轻时曾有幸见到过一株雪乌,故而知晓雪乌子药性。”

李鱼一怔:“这是补药?”

那是不是与毒就没关系了?

老太医点头道:“是补药。但使用雪乌子时有个忌讳,雪乌子不得与当归一同服用,若是与当归混在一起,反而会生出毒性。这药粉里,老臣尝出有雪乌子亦有当归,也便是说……”

“这药粉,的确有毒。”

老太医一锤定音,证实了李鱼的一半猜测,李鱼焦急地掐紧了自己的手掌。

“那这毒,是不是殿下中的?”

李鱼把药粉怎么得来的告诉了老太医,也提到乳娘蒲柳吃下了药粉,他怀疑毒性就是通过乳汁,传给了当时尚在襁褓中的景王。

老太医眼睛一亮:“这是极有可能的,老臣还需要再查一查医书……但是托王妃的福,这下子终于不是没头苍蝇了。”

老太医欣慰地摸了摸胡须:“应当不出半个月,老臣便能确定。”

李鱼仿佛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扬言要等太医的好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