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盗文必究(1 / 2)

加入书签

皇帝召景王回皇城的圣旨传过来,鱼崽们已经六个月大了,除了喝奶,能吃一些米糊了,鱼崽们心心念念的桃花饼也能做成糊糊吃了。

但是古代皇室通常并不着急给孩子断奶,而是想吃多久就多久,奶娘便以为在景王这儿亦是如此,李鱼倒知道在现代小婴儿六个月就能断奶,不过入乡随俗,都说奶水很有营养,多喝一阵子也没关系,可是谁知大宝刚满六个月,怎么都不肯再喝奶了,只肯吃糊糊,自己就利索地把奶给断了。

在大宝带领下,二宝、三宝和四宝有样学样,也不肯喝奶了,一个个都坤长脖子闹着要吃糊糊,看都不看奶娘,奶娘若是把他们抱起来强行要喂,就连脾气最好总是爱笑的四少爷都要发脾气,将小身子扭过去,屁屁对着奶娘。

奶娘头一次感觉到了寂寞,还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她的奶水,小少爷们都不爱吃呀

李鱼自是清楚怎么回事,鱼崽们本就不是寻常小婴儿,是自己有主意的,但是李鱼无法明言,只得对奶娘多加劝慰,景王府这样的人家,给孩子聘了奶娘,几乎就是要奉养奶娘终身了,奶娘倒也不愁将来,眼下既不需要她喂奶,李鱼就请她帮忙多看顾孩子,奶娘爽快答应了,小少爷们看着就很聪明,也许就是和寻常人家的小孩不同呢

景王亦有些担心孩子们的身体,李鱼再三保证,六个月断奶问题不大,景王当然相信小鱼,孩子们断奶这件小事,很快便揭了过去。

皇帝圣旨一到,景王便命人开始收拾行李。因早料到有这一天,西陲的公务都整理得差不多了,景王正式给原来名义上的镇长授予官职,并且将公务进行交接。

土匪已平,西陲如今一派安宁,皇帝派过来保护景王的御前侍卫队,景王仍是要求他们在西陲留一段时日,协助镇长,另外景王还练了一批本地的青年军,也把这些人交到镇长手中。

公务上进展顺利,基本无甚问题,只剩下府里收拾行李。来西陲之前,景王还是单身汉,带着男朋友李公子,这趟回去就是景王夫夫与四位小公子了,不止人口发生了变化,行李都成几倍增长。光是孩子们的衣裳玩具尿片就装了几车,还要多带上奶娘,和其他照顾孩子的人,以及跟着他们来西陲的几位大夫,景王原来在皇城为孩子们找的夫子,虽用不上了,也得负责把人给带回去。

李鱼是在落枫镇与景王成的婚,有的鱼崽,落枫镇的王府对他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更像是另一个家。李鱼十分舍不得这个家,东看西摸了一圈,见到什么都想带走。

鱼缸、水晶瓶和所有鱼抱枕是必带的,他还想带走养在院子里的两只鸭子。这两只鸭子就是李鱼最初从养鸭场带回来的两只毛茸茸,早已是养得肥肥的大鸭子了。

李鱼嘴上说鸭子长大就丑了,可是心里喜欢,看着鸭子渐渐长大长丑了的四个宝也喜欢,喜欢吃烤鸭的李鱼,甚至从没想过要把这两只鸭子做成烤鸭。

王喜跟着李鱼将要带走的都记录在册,见状笑着劝道“王妃三思,这两只鸭子路上怕是不好带。”

“真的不能”李鱼有点舍不得,“若是留下来,也没人照料吧。”

王喜道“这宅邸老奴已和镇长买了下来,不会再给别人住了。会有一批下人留在此地,可令他们按时喂养。”

“但是”

李鱼明白王喜之意,也知道这是正常做法,可鸭子若是留下来,以后肯定就见不到了。

景王是注定要做皇帝的人,在西陲这一年,他也深知是为景王的以后铺路。这一趟回皇城,景王必将展露头角,他与景王都不可能再踏足西陲这一块土地了。

“王公公,真不能带吗咱们不也要带鱼鸭子也不占什么地方,还可以自己走,只要带上足够的吃食应当就行吧”

李鱼总觉得车里还能腾出一小块地方,来安置鸭子。

王喜“”

王公公心想,带鱼和带鸭子怎能一样,把两只鸭子从西陲赶去皇城,这也太疯了吧。

王喜唇角抽了抽“它们怕是受不住路途颠簸。”

李鱼还想为鸭子们争取,远远看着他犯难的景王走过来,将李鱼的手握住,略带谴责地瞥了王喜一眼。

王喜后背一凉,立刻改口道“是,应当可以带,老奴这便去安排这就带上两只鸭子。”

景王满意点头,他倒也不是非要责备王喜,王喜的想法乃人之常情,只是这个家,他知道在小鱼心里是不一样的。

当初离开皇城之时,小鱼并未有任何意见,因为那时名分还没定下来,皇城的景王府对于小鱼来说,更像是个简单的住处。

如今这里,是他们成婚生子之处,小鱼是这家的另一个主人,带何物不带何物,自然也是做得了主的。

王妃之言,只管照做,景王眼神示意。

王喜连连点头,暗道是他糊涂了,怎能去劝李公子改主意,李公子已是王妃了,就是他的主子,主子想做什么,他应当全力支持。

王喜恭敬地道“请王妃给老奴一个机会,老奴一定办妥。”

李鱼

李鱼不解景王对王喜暗示了什么,但是王喜竟破天荒同意带鸭子了,李鱼高兴都来不及。

“那就拜托王公公了。”李鱼道。

王喜忙道不客气,飞也似地冲出去准备,先找了只大小合适的鸭笼,再问随行下人有没有会养鸭的,因鸭子不能在马车里闷太久,还得另外备一辆板车,把鸭笼摆在板车上

看来鸭子也不是不能带,而是要看如何带。后头李鱼再要带上什么,王喜只管点头和办妥。

到了出发之日,李鱼抱着孩子,望着后头堪称浩荡的车辆有些汗颜,他好似把整个王府都搬空了。

没关系,景王笑着捏捏他的手,还塞了张字条给他。

又是字条

好吧,鱼王妃习惯了,接过来看景王有何指示。

这次景王想说的话是

小鱼的嫁妆。

李鱼的脸刷地红了嫁妆你个头啊。

来之时,李鱼坐的马车就很宽敞,景王这次又将马车拓宽了不少,原是安排王喜带着奶娘,与四个孩子另外坐一辆车,但是李鱼坚持要把孩子留在身边,并不介意他们哭闹,鱼崽们也想靠着鱼爹,景王于是笑允了,不过景王并不想让李鱼与奶娘长时间待在同一辆马车中,干脆弃了马,自己与李鱼孩子一起坐进车里,帮李鱼照顾孩子。

奶娘又被晾了,觉得不可思议,悄悄说与王公公听,王喜嗨了声,悠悠地道“何必大惊小怪,这正是殿下疼爱王妃、疼爱四位小少爷之处,你来得晚,往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

王公公之言,奶娘深以为然。

一行人顺利启程,然而走出去不到半里,王喜忽在外头叫住马车,请景王与李鱼看一眼窗外。

景王将车帘掀开,就见到沿途跪满了西陲百姓。

领头的镇长向景王解释道,得知景王要回皇城了,百姓们特来相送。

景王平了土匪,又治了蝗灾,造福了百姓,他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十分纯朴,便是将他们能给的一切好东西,吃的用的,全都装在竹篮里,要送给景王和王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