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后来的一天(2 / 2)

加入书签

学生们痴迷的感情中,基本上都是腓特烈的单线头热情和拍马屁。而他们的新元皇帝,回复的信里不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论批改,就是转头拿去借花献佛给历史上的毓懿皇贵妃。

当然也有原创情诗,不过那是新元皇帝写给雍正皇帝的。

父子这一对邪教,也因此在网上盛行。

年轻人怎么聊都行,在驰名中外又有点幽默的老教授面前,学生们还是拘束着用眼神表示遗憾,嘴里也叹息起来。又或者感叹羡慕几句,“成宜女皇真幸福。”

刘教授看着话题好像跑偏了,他不慌不忙的带回来,“历史记载,新元皇帝有三位姐妹。大公主怀恪年长,是相对传统的清朝公主,人生中最高的成就就是女学学院的监管。相比之下,成宜公主和怡慧公主则是中国古代女权的先驱者。成宜公主出身高贵,和新元皇帝感情最深。在古代盲婚哑嫁,公主抚蒙的背景下,她和腓特烈大帝是少数两情相悦的联姻。这一场婚姻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成就了成宜公主的一生成就。出嫁不久荣登为普鲁士皇后,她靠着新元皇帝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教导,身在异国却能很快的熟知国事。在长子腓特烈三世出生后开始共权治国,一直到腓特烈大帝死后,公主做了九年的女皇之后退位。”

“大家都知道,欧洲那时候是启蒙运动的时间,中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也跟着互相影响和冲击。我们中国能够让各国人民了解的前提之一,除成宜女皇还有怡慧公主,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思想家、作家和外交官时间先生。据说这个笔名也是源自于她的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可以飘荡全世界?新元皇帝说,时间。”

“时间先生周游全世界,她用自己独特的身份去交往认识和挖掘有天赋的女性,将女学发扬光大创办成我们对面的北京大学。身为中国的四大学院之一,今年的全国状元就被他们挖走了。”

刘教授哼了声,学生们听着一乐呵,对于两校之间的争斗真的再熟悉不过了。

他喝了口热水,喉咙滚动两下,刘教授继续道,“当然咱们也不差,前面同学也有说新元皇帝创办了中华科学院、西北科技院和中华大学。他曾说‘知识改变人类,科学改变社会,法律改变认知’,这句话在当时人看来很白话,但时至今日真的是意义非凡。身为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思想却很格格不入。从记载中看康熙和雍正乃至于当代有名的言官,对他的评价都是正面欣赏的。但他的行为总是惊世骇俗,从禁五服、二九令等,甚至是他退位前的废除包衣制。这从中发生了很多很大的争论,新元皇帝当时都以铁拳强行压制住,说一不二甚至把有意见的官员罢黜贬职。以封建皇权去治理和改变,这大概是他身上唯一拥有的旧封建行为。在他的为帝生涯很少有错处,受到大非议就是准备八载的水坝,又经过十年之后费尽钱财才终于修成。清朝当时的快速发展一度放慢,经济几乎都靠贸易支撑。好在这一点在清朝率先进入电气时代之后,所有的议论和负面都不攻自破。”

有学生回答,“纪录片里新元皇帝说,流言蜚语他都没放在心上。”

刘教授笑,“是的,如果你有看到时间先生的随笔,就会看到新元皇帝对此的回答。”

“我知道!”趴在窗口的学生说,“新元皇帝说‘我是创办报刊制造舆论的人,也是每天被舆论的皇帝,适当先抑后扬的流言才会更出其不意。善意的人对我更愧疚和爱戴,攻讦我的只能跳脚生气,想想我都能多吃一碗饭。’”

知道的,不知道的,一听这话都笑了。

这很新元。

“这位同学记得很清楚,有兴趣的都可以去看看。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新元皇帝对于自己的想法都抱以绝对的坚持。他一步步的影响着身边的人,当代的人。年少时聪慧崭露头角成为发明家,一直到后来做皇帝都没有放弃。哪怕是时间来不及,在百姓们目不识丁的环境下,依然支持鼓舞科学继续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相机是科学院里几位科学家们发明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新元皇帝和他的宠物狗白白。很多人可能不记得他们不知道这些,但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那批科学家,都是从中华科学院走出去的。这一点,足以让我们后人都为之骄傲自豪。而说到科学家,那就要说西北科技院的工程师们。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人尽其用到全国没有一个闲人的皇帝,后来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一庄户人打油诗,说的就是他。”

刘教授话音一落,教室中学生默契背诗,“跨洋商人一载归,农家飞天庄稼收,乞丐搬家改头面,吓得他呦傻兮兮。”

众所周知,新元皇帝不是文绉绉和迂腐的人。曹雪芹身为抄家之后,结果也靠着自己自身才学和一本《废艺斋集稿》被选为西北科技院的教授。有交情的君臣,致使曹雪芹敢在书里写皇家人。其中四大名著的《红楼梦》,在当时初名为《石头记》的初稿时,新元皇帝还撺掇着一起营销售卖出世过。

刘教授说了部分严肃正传的话题,他歇了歇,“当然人无完人,新元皇帝也不是没有毛病的,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

“哈哈哈哈!”

新元皇帝从最早的卖发明版权发家,和各国科学院等交流的抠,作风让他的恶魔之名在国外扬名百年。相关政策和发明都是物尽其用的方式,百姓更是以赈代工,技术教学再让他们教下一代。所有外出贸易的政策和船只,全都斟酌确定。自己是国际大公司的老大,还和兄弟们副业快餐分股的黑心老板,竟然缺钱?

而且这位缺钱皇帝,还有一段办活丧收礼钱的丧心病狂之举。

虽然新元皇帝对此事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但他对于礼钱丰盛和经济帮助一事供认不讳,至少帮他缓解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危机。

最赚钱的皇帝最大的问题是缺钱,所有人都被现实的冷笑话逗笑了。偏偏这就是真的,因为新元皇帝总抱怨走在前端的科学院真的养不起。

在那样的背景研究发明,除了当时的新元皇帝也没有人能做主能养起来。

坐在后面的一位女同学对着旁边挤眉弄眼,趴在大粉头少女耳边嘀咕,“娇娇,别人都说龙大爷有日记本,里面除了日常事情还有微服私访叶良辰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呀?”

如果是真的话,那她看一眼不得幸福死?

女同学看着娇娇,她上大学前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然会认识新元皇帝也就是现在龙氏家族的后人。作为小粉丝,她什么都不敢想,就想多了解一点偶像的故事就心满意足了。

娇娇没有动,女同学推了推肩膀,结果娇娇反应很大的抖了一下,桌子也跟着撞着响。

刘教授顺着声音看过去,但被前面的男同学挡住了。

“你怎么了?”

娇娇没抬头,摆着手轻声道,“没有,就是有点晕,等下就好了。”

“那喝点开水吧。”

低头的娇娇眼皮一颤,没事喝点开水,这是几百年前传下来的家训。想到刚才一瞬间不知道是穿越还是做梦的场景,她难过的捂着肚子口申口今,脑海里始终飘荡着花园里对老祖宗的惊鸿一瞥。

虽然不尊敬,但是真的……好帅啊!

为什么不能让她穿越到身边人去!就算是那个什么甲乙总管也好啊!

不知道这里有新元皇帝的后人,毕竟按照龙家的规矩男女都要等到二十岁的时候统一行冠礼,之后才能在公共场合得到认可。但这不是见不得光的事情,和娇娇走的很亲近的人自然是知道的。

教室里的话题越来越轻松,慢慢说到了新元皇帝的爱好。

“说到新元皇帝的爱好,那大概就是搞发明、画画和拍视频。第一个是他很小开始到死都在热爱的,为此造福了所有人类。第二个是他的独门画技火柴人,在他晚年各国周游时以赠送的名义挂在白宫等地方,也是少有还没死就很有价值还看不出艺术感的画家。第三个是以做实验记录染成的习惯,慢慢地变成了新元皇帝的日常视频。在那里我们认识了新元皇帝,也看到了当时强盛繁华的社会。所有的古代人完整鲜活的呈现给我们看到,皇帝的每日行程、宫里的风貌规矩、每年的大型盛宴,还有科学院考试等等。甚至是最早时候的联谊小会,新元皇帝都曾在角落里窥看围观。众所周知当时的嫡长子,也就是未来刚满十八岁就被推上位的永兴皇帝,他的皇后就是在这里遇见并牵手成功。当然,还有大家熟知的光王永琅。”

“超帅!”

“是很帅,新元皇帝一生中有十个儿子两个女儿。所有人都有所长,四儿子和小女儿还是有名的大将军。光王是其中最像他的,后来作为诸侯封地去蒙古镇守边境。但是大清当时无人侵扰,光王每天到处溜达惹了很多的桃花债,帅气之名大家都知道,这里我说个秘密。新元皇帝从结婚开始每年拍照全家福,这个传统始终保存,但新元四年的不见了,直到前段时间我看到了。”

大多数人自觉的上半身倾前,身心贯注。

刘教授得意的露出笑容,“大家都知道,新元皇帝有一个秘密的私人箱子,死前圣旨说要等三百年后再看。当时后人都谨遵旨意,再后来世界大战,一直到前段时间经过细致的维护之后终于打开。那里面有很多新元皇帝的亲手手稿、很多的版权证明,还有失传的书籍等等。在所有重要文件的最下面,压着新元皇帝的很多家人照片和录像带。而其中压着一张新元四年彩色全家福,按照时间和推测,永兴皇帝、大女儿长一公主、建王永瑞都年幼,大将军还在摇篮车里,光王看着判若两人。”

“什么两人?”

“老刘别卖关子啊!”

“就是!不说怎么友好相处下去?”

男同学喊着,吓得刘教授连忙拒绝,“我和你友好相处干嘛?这照片过段时间网上会发,你们到时候去看就明白了。”

“啊?”

“那是什么时候啊?”

“小时候光王好可爱的,那肯定比五年时候看着更乖吧?”

……

刘教授提眼镜,好心提醒,“颜值粉丝先别急着去看。”

但很可惜,没有人听得进去。

好在课堂还有理智粉,比起儿子的桃花运,很多人更喜欢略保守的新元皇帝三两事。有人举手发言,“新元皇帝的爱好,应该还有开飞机吧?”

刘教授欣慰点头,“是的……”

课堂上新元粉,也有好奇《新元十五年》的路人粉,所有人热情探讨的时候,后面的娇娇拿出手机下载了晋江软件。

她以前看到穿越老祖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老婆女儿的清穿小说,心里也是一乐呵。直到刚才或许真实的穿越梦,她突然蠢蠢欲动,要不来个穿本人算了?

那文名叫什么好?

清穿葬礼王爷很快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