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离宫(2 / 2)

加入书签

哗啦几声翅膀煽动响,黑暗中,一只庞然大物掠过庭院上空,忽然俯冲而下,尖利的鸟抓直直抓向禁军的眼睛,霎时,人仰马翻,禁军或举刀劈砍,或抱头躲闪,乱成一团。

与此同时,墙外一阵禁军倒地的声响,长刀落地声接连响起,喊杀声过后,一道道人影攀上墙头,一色的玄色盔帽甲衣。

李德眉头紧皱,做出一个手势,不管出了什么变故,只要他们都死在这里,一切尘埃落定。

“圣上”瑶英叫住他,“你看。”

她手指了一个方向,李德看了过去,倏然一惊。

院墙上,一人手持长刀,和埋伏在暗影处的弓手搏杀,剑眉凤眸,身影高大。

怎么又多出一个李仲虔

李德想到一个可能,身体剧烈颤抖,推开搀扶自己的禁军,冲下石阶,抬起倒在阶前的那个人,一把掀掉盔帽,胡乱抹去他脸上的血迹。

长发散开,火光映亮一张冷峻的面孔。

李德一时说不出话来,整个人僵住,两颊渐渐泛起不自然的红,喉咙里哼哧作响,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污血。

煞费苦心为他筹谋,他居然来为李瑶英送死

他就这么恨自己宁愿破坏自己的计划,也要和自己作对

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刹那间,李德心如死灰,又是一大口鲜血喷出,胸前衣襟被染红了。

所有人都呆住了。

他们效忠于李德,知道今天会死在离宫,无所畏惧,可是太子出现在这里,谁还敢去引爆雷弹

啪的一声,刚才动手伤了李玄贞的禁军撒开长刀,跪地叩首。

李德脸色铁青,青中隐隐泛白,瞳孔收缩,几欲暴眶而出,抓起地上的长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一刀朝瑶英斩下。

他昔日也是带病作战的武将,虽则这几年疾病缠身,但底子还在,这一刀带着万钧力道,无可抵挡。

院墙上的李仲虔解决了几个禁军,余光扫到阶前的变故,凤眸大睁,隔着整整一个院子,他根本无力施救

长刀落下,腥风扑面。

瑶英软倒在长阶前,腰上一阵钻心的疼痛,黏稠的血淌下来,滴答滴答,落在她脸上。

她睁开眼睛,对上一道幽深的目光。

李玄贞抱着她,“没伤着吧”

瑶英没作声。

他挡住了李德盛怒下的那一击,长刀嵌入他的脊背,深可见骨。

瑶英心头恍惚了一下。

除了腰上磕到阶梯的地方,她一点感觉都没有。

上次沉睡她便隐隐有种感觉,现在她可以确定李玄贞的生死,彻底和她无关了。

“璋奴”

李德呆呆地看着李玄贞背上的长刀,松开手,脸上血色褪尽,眸光阴冷深沉,大叫“御医宣御医”

“人呢去宣御医”

禁军呆立原地。

李德状若疯癫,随手抽出禁军佩刀,胡乱劈砍,“宣御医”

几人被长刀砍中,踉跄着倒地,旁边的人反应过来,躲避他的砍杀。

李德披头散发,霍然抬起头,眸底通红,持刀再次扑向瑶英。

嗖的一声,一支铁箭破空而至,直直地钉在他手中长刀上,火花迸射而出。

苍鹰尖叫着掠过,利爪狠狠地勾住李德头顶,带起一块带皮的头发。

几个胆大的禁军趁机冲上前,架住李德的胳膊,抢下他手中的刀,把人按住。

懂医的亲兵挤了过来,小心翼翼拔下李玄贞背上的长刀,止住血,包扎伤口。

庭院里乱成一锅粥,院墙外的玄衣士兵早已经瞅准时机,翻墙跃入,铁箭嗖嗖而至,铺天盖地,一波箭雨下去,禁军拼死抵抗。第二轮,又有一批禁军倒下,很快有人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飞骑队,离宫其他地方的人手应该是被控制了,当机立断,后撤至李德身边,用身体组成围墙,紧紧地护着他。

接连五轮箭雨下去,禁军宁死不降。

李仲虔抬手,示意飞骑队停止进攻,踏上长阶。

李德挡在李玄贞身前,浑浊的眼睛掠过几丝清明。

“圣上以为我要杀你”李仲虔笑了笑,径自走到瑶英身边,“各路大军都在外面候着呢,我要是敢弑君,出了离宫,死无葬身之地。”

李德冷笑“你能调动飞骑队,倒让朕刮目相看。”

李仲虔瞥一眼重伤的李玄贞。

“飞骑队不是我叫来的,圣上,我回京可不是为了和你动粗,真正暗中调动兵马、想杀你的人,是他。”

李德闭了闭眼睛。

瑶英没有带大部人马入京,李仲虔也没有多少兵马,即使他失算,两人也逃不出长安,但他忘了,李玄贞几次远征,军中将领很可能被他暗暗收服。

唯有飞骑队和军中精锐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剿灭他安排在离宫的人手,李玄贞孤身一人进京,不是莽撞,而是另有安排。

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李玄贞这么早就准备篡位了,而且还和李仲虔配合默契。

瑶英故意中计是引蛇出洞。

李仲虔接着说“我在王庭收到你故意派人送到我手中的信,赶回高昌,李玄贞的信也到了,他知道你在计划除掉我和明月奴,邀我一起弑父弑君。从这点来看,我们果然是亲兄弟。”

李德后退几步,坐倒在地,眉宇间疲惫颓然,像是一瞬间被抽走所有精气神,再也掩不住衰老之态。

“长安呢”

瑶英淡淡地道“陛下无需担忧,长安有太子妃坐镇,她和太孙遇袭,召集禁卫军保卫皇城,关闭各大宫门,不许任何人等出入,长安的禁军不会来离宫救驾。”

李德一笑。

郑氏也和李瑶英沆瀣一气,李玄贞应该就是她救出地牢的。

李仲虔走上前,手中长刀指向李德。

李德看着他,神情平静。

李仲虔神情冷漠,道“李德,你因为自己的无能怪罪我的母亲,打压我,我是你的儿子,也是你的臣子,不能反抗,只能承受。我为你冲锋陷阵,为大魏鞠躬尽瘁,你让我屠城,我就屠城,我只求你放过明月奴,你没有遵守诺言,你还想拿我母亲来威胁我。”

那就别怪他无君无父。

他冷笑,挥刀,薄薄的刀刃削下李德的几缕头发。

“身上流着你的血,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耻辱。”

李德一动不动。

瑶英从他身边走过“圣上,有件事忘了告诉你,早在高昌的时候,我已经告知西军我的身世,明天我就会昭告天下,我是陈家女。西军今晚之所以没来,是因为我叮嘱过他们,宫闱争斗,他们不该插手。”

她不会让西军失去控制,嫁不嫁人,都不会更改她的抱负,李德非要把她逼入绝境。

李德眼皮耸动了一下。

“我不想身世暴露,只是因为阿兄,不是怕西军背弃我。”瑶英抬手轻抚发鬓,“我不是李家血脉,正好可以割断和长安的因缘,西军永远是守卫疆土百姓的义军,不会入驻长安。”

李仲虔拉起瑶英的手,兄妹俩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他曾经恨不能手刃李德,现在他不想脏了自己的手,让李玄贞下手,他心里更痛快。

父子几人间的纠葛,一刀两断,此后再无瓜葛。

院中一地尸首,只剩下李德父子和飞骑队。

李德看着气若游丝的李玄贞。

“为他人作嫁衣裳朕为你处心积虑,你和外人勾结,璋奴,你迟早会死在李瑶英手上。”

李玄贞被亲兵扶了起来,双唇苍白如纸,目光跟着瑶英的背影飘远。

她没有回头。

他掩下苦涩,道“李德,二十多年前,你不知道我阿娘到底想要什么,害死我阿娘的人不是谢氏,你迁怒他人,用惩罚谢氏母子的方式来减轻你的愧疚二十多年后,你不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

“你知道阿娘为什么自尽吗”

他挥手示意亲兵都退出去,凑上前,耳语了几句。

李德一震,浑身发抖,睁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李玄贞。

“不可能不可能”

李玄贞眼中泪光闪动。

李德不住摇头,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满地乱转。

“不可能不可能我知道你们还活着,我有派族人去接应你们只要等我娶了谢满愿,等魏军打了胜仗,你们就能回来了只要半个月我只耽搁了半个月”

李玄贞听出他话中的未尽之语,愤怒地抬起脸,眸中恨意烧得更炽。

当年,李德在娶谢满愿之前就知道他和唐盈还活着他怕唐盈扰乱婚礼,只派族人去接应母子,恰恰就在这半个月里,唐盈失了贞洁。

李玄贞笑出声,不知道是在笑李德,还是在笑命运的嘲弄。

“半个月半个月”

李德发狂地叫着,跑着,脚下一滑,摔倒在尸山血海中,痛苦地闭上眼睛,满脸苍凉,嘴里不断地重复着。

“半个月”

他疯了。

离宫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皇城的人一宿未眠。

白天的时候,城中戒严,太子李玄贞忽然出现,手捧诏书,命羽林军、禁卫军、金吾卫听太子妃号令,死守皇城。众将惶惶不安,被其他早就投靠李玄贞的人拿下。

朝中宰相早已窥见到父子之间会有一场对决,本想出面劝说,被突然现身的飞骑队拘禁在太极宫中,等他们被放出时,已经是半夜了。

第二日,一道流言传出,李德在探望谢皇后的时候,突发癔症,疯疯癫癫,见人就砍,御医都瞧过了,无药可医,朝中政事由太子李玄贞代理,百官没有异议。

百姓也没有什么异议太子是李德自己定下来的,皇帝病了,确实该由太子接管国事。

接下来,太子雷厉风行,处置了一大批官员和将领,其中,南楚降臣接连病逝,众人并未在意,只当他们思念故国,抑郁成疾。

几个月后,李德在离宫驾崩,据说是积劳成疾。

后面的事,都和瑶英无关了。

从离宫出来的那天晚上,谢青捧着鞭子迎上前,瑶英抄起长鞭,转身,一鞭甩向李仲虔。

“自作主张回京瞒着我和李玄贞一起合谋逼宫还给我留一封信,叫我安心过日子,别给你报仇”

瑶英咬牙切齿,反手又是一鞭下去。

“我不回来的话,你们两人只能和李德硬碰硬,知不知道会有多少伤亡李德有雷弹,逼急了他,你武艺再高,也不是禁军的对手”

李仲虔不敢辩驳,硬着头皮挨了好几鞭后,讨饶道“我没打算冲上去送死,李德设下毒计,李玄贞怕想先下手为强,决意弑君,我帮他几个小忙,不管成功与否,李德都得脱层皮。”

李玄贞从南楚回来时便和他私底下见过面,他躲在长安,李玄贞假装被关押,其实早已脱身,兄弟俩原本的计划并没有瑶英的参与,因为她应该还在高昌。就算她发现不对劲赶回长安,凉州会有人拦住她。

虽然他和李玄贞矛盾深深,但当初在北戎时,兄弟俩兴风作浪,配合默契,在杀李德这件事上,他们目的一致,不介意再合作一次。

谁都没料到,瑶英回来的消息传来时,人已经到京兆府了。

那时李仲虔还躲藏着,没办法和瑶英递信,心急火燎,赶到离宫去救人,要不是李玄贞赶到拖住了他,和他交换银甲毡袍,他还以为瑶英什么都不知道,真的被李德骗了。

瑶英轻哼,知道李仲虔没有说出全部实情,他和李玄贞没有十足的把握,幸好她及时赶回来,和太子妃里应外合,吸引李德的注意力,李玄贞才能找到下手的机会。

“我们还是大意了,李德居然得到雷弹的丹方,要不是李玄贞在场,今天离宫一定会被夷为平地。”

瑶英皱眉,西军里出了细作,她得好好肃清工坊,丹方不是什么秘密,她会交给朝廷,但是细作不能再留。

李仲虔也后怕不已,长舒一口气。

瑶英收起鞭子,“阿兄我是陈家的女儿。”

李仲虔怔了怔,笑着揉揉她发顶“我早就知道了,明月奴,阿兄不在乎,你永远是我妹妹。”

知道瑶英身世的时候,他呆坐了一天,心里并无恼怒,她的亲生父母都在战乱中亡故,族人和她血脉疏远,上一代的恩怨不会影响他们兄妹间的关系,除了惆怅感慨,他心里更多的是为瑶英高兴。

她不是李德的女儿,她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亡故,一定会很疼爱她。

“你想要拜祭父母的话,让昙摩罗伽陪你去。”李仲虔笑笑,“虽说没有生养过你,也该去拜祭一下。杜思南信上说,他们以为你死在战火中,为你立了衣冠冢,可惜和你无缘。”

瑶英嗯一声,拦住李仲虔的胳膊。

“阿兄,我们回一趟荆南,去拜祭舅父他们。”

李仲虔嘴角勾起,点点头。

走下长阶,亲兵簇拥着一辆马车驶过来,瑶英登上马车,靠在车壁上,浑身散了架一样,闭目沉睡。

马车晃晃荡荡驰下坑坑洼洼的山道,朦胧的灯火从车帘漫进车厢,脚步声杂乱,李玄贞今晚调动了不少人马,到处乱糟糟的。

瑶英忽然惊醒,猛地掀开车帘,对上一双沉静的碧眸。

她莞尔,疲惫不翼而飞,趴在车窗前“罗伽,我就知道你会守着我。”

就像在高昌时那样。

“你一直跟着我,是不是在离宫射箭的人是不是你”

昙摩罗伽一脸镇定,丝毫没有被抓到现形的狼狈,点点头,眉头轻拧,“睡吧。”

瑶英伸手够他的袖子,“你进来陪我。”

昙摩罗伽不语,一勒缰绳,翻身下马,上了马车,亲兵牵走他的马。

瑶英怕耽误时机,马不停蹄,好几天没见着昙摩罗伽了,她知道他一定跟着自己,每次吹哨的时候,能感觉到他就在身边,知道他在身侧,她做什么事都很安心。

她让他靠坐着,自己坐到他腿上,勾住他的脖子,叭的一声,在他侧脸上亲了一下。

“你不是答应我不会让王庭人进京吗”

他们一起回的中原,几天前在城郊分别,她带着轻骑先行,昙摩罗伽答应在城外等她,如果她和李仲虔出了什么意外,他再现身。

昙摩罗伽低头,双臂收紧,吻瑶英的发顶。

“我是文昭公主的情郎。”他低声说。

既然是她的情郎,她回京,他当然得紧跟着她。

瑶英轻笑,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心里只有安定熨帖,疲惫再度涌上来,睡了过去。

昙摩罗伽细细碎碎地吻她发鬓。

明天,他可以现身了。

她曾在百姓的泪水中凄苦地离开长安,这一次,他亲自来魏朝请婚,接她离开,让欢笑取代她痛苦的回忆。

漫漫人生路,他们并肩一起走下去,她白首不离,共度一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