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1 / 2)

加入书签

盐造出来了,还出乎意料的优质,东胡三部瞬间陷入疯狂。

就连沉稳的族长们都忍不住击掌庆祝,更别说沉不住气的年轻人,南石族长小院中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有人捶胸狂吼,有人失声痛哭,尽情宣泄着憋闷有已久的情绪。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草原盐价奇高,东胡虽然有船,可熬盐需要大量人工和木柴,制出的盐往往带着苦涩的杂味,哪有这血盐纯净

若是找商人买盐,每年就要花费大量银钱物料,族人辛辛苦苦积攒下的财富,一半都要拿出去交易,就这还不一定能供应得上

尤其战事一开,奸商立刻闻风涨价,仗还没打起来,盐价已经翻了两翻,越发吃不起。

但人不吃盐是活不下去的。

尽管知道是有奸商作梗,三部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陪着笑脸掏家底。

现在好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盐田了

做不做生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左谷蠡王用尽手段也没能让东胡三部屈服

西莫支海以为卡住出海口和盐路,就能生生困死三部勇士,做他娘的狗屁大梦这才几日,他们就亲手打了那群卑鄙秃鹫一个响亮的嘴巴

哈哈哈,那群混蛋死都想不到,东胡人有了自己的盐田,他们以后再也不用被人卡脖子了

越想越激动,众人纷纷挤到陶罐近前,小心翼翼地触碰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真漂亮啊这盐粉,晶莹剔透,仿佛大漠上最美丽的宝石

宁非早在众人欢呼的时候就退到一边,笑着围观庆祝的场面。封恺在他身旁站定,手中还捏着一小把粉色的盐粒。

他放进口中,品了品味道,然后点头。

“真是好盐,完全没有杂味。”

他转过头,看向一脸笑意的宁非。

“雍西关可否造出这等精盐”

听他这么说,宁非微微一怔。

盐自古便是一国重要战略资源。盐造价低廉却不可或缺,可以聚集大量财富,在华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盐都是由朝廷专门经营,严禁民间私造。

他在牛背山的时候,牛婶子会定期去定安城买盐。雍西关的盐价并不便宜,但也不致无法承受,宁非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

想了想,宁矩子还是实话实说。

“东胡这个盐湖品质非常好,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都是可遇不可求,想要找到同样的盐湖很难。”

6

“其实晒盐法用在海边更适合,在海边开大面积的晒盐场,利用潮汐建立纳潮池,省时省力产量还大。”

“如果暮野兄有海岸”

话说到一半,宁锯子就停住了,眉眼弯弯,意味深长。

封大公子唇角微勾。

“雍西关不靠海,但未必不能有海岸。”

“取海不难,难的是要守住几处水道护卫盐场。”

“若非弟可造船”

同样话只说一半,两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的眼神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嘿嘿嘿

嘿嘿嘿嘿。

你造船,我取海,大家一起晒盐,一起发财。

双赢,完美。

左谷蠡王围困东胡的手段两人都看在眼中,中原如今也是一团乱麻,三个皇帝各自为政,随时都能打出火气。

业朝明面上禁止私盐,可在世家占据半壁江山的时代,制盐这种高利润的生意,皇室也不能阻止世家大族横插一脚。

一旦战事将起,米粮盐巴都会涨价不说,若把持盐矿的几家有样学样,断了雍西关的盐路,可让边军将士如何过活

封家早就想造盐,私底下也建了一个盐坊,无奈域内只有小盐井,出产的盐卤带着怪味,熬制完成也难以入口。

彼时看到宁非帮助东胡人造盐田,封恺心中微动。

他全程参与了盐田的建造,还亲手将结晶盐板耙成盐粒,自然知道这晒盐之法有多厉害。

造价低廉,产量巨大,且不费人工。若是拥有这样一个盐场,边军吃盐的问题便解决了

红盐湖可遇不可求,没关系,非弟不是说有海岸更适合

拿下祡岭和狮子口以后,乌知河大部分流域已然被纳入雍西关的势力范围,只有东向入海口附近还在胡人掌握之中。

往南便是仙匀贺岳家的地盘。

贺岳家擅海战,有大船,若是没有足够的武力支持,一旦被贺岳家发现,这海边盐场多半便保不住了。

封恺原本打算高价招些东胡船工回雍西关造船,没想到宁矩子直接把事应了下来,倒是意外之喜。

他见识过鱽鱼船,设计之精巧,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非弟的本事可比东胡船工强上太多,有他出马,造船的事就稳了。

小狐狸和大尾巴狼在一旁正扒拉算盘呢,院中的庆祝已经进入下半场。

南石族长图罕站上石桌,伸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朗声说道。

“盐田是宁先生帮咱们三部族建的,没有宁先生咱们也吃不上这么好的盐巴,这一点大家伙可得知道感恩”

下面的人轰然应诺。

东胡人热情仗义,恩怨分明,盐田怎么来的大家都看在眼中,心里门儿清,谁都不想做个忘恩负义的王八。

于是当三族长宣布盐田一成产出归宁小先生所有,三部各自出一大笔牛羊牲畜作为谢礼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都点头说正该如此。

“那便这样”

图赫族长卜力一拍巴掌。

“等宁小先生和封公子准备回去的时候,我亲自带人送船。”

“老子早就看那些西胡王八不顺眼了正好和他们面对面地干一仗,看谁翻盖”

“卜力别冲动”

他身旁的老头跳起来敲了他一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