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08章

叶明蓁的这个想法,从前便隐隐约约冒出来过,只是她抓不住,摸不清,直到今日在茶楼听到百姓议论,才逐渐有了一个雏形来。

关于民间言论,说严苛,可文人仍然能以笔如刀,抨击时事政务,无数书生在文章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印成书册大肆传播,茶楼里更是书生们议论最多的场所。说宽松,可百姓们仍然对许多事情知之甚少,听风就是雨。

诸如在茶楼之中听了一个“东大人”惩奸除恶为民效力的故事,旁人附和几句,便信以为真,真情实感当做陈家的荣耀。一个说书先生便能靠一张嘴巴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京城,百姓已经相信,那后来人无论解释再多,先入为主的印象已经改变不了。

流言猛于虎,猛虎有利爪伤人,也有威猛服人。

若是能收服猛虎呢

天底下最大的权利在皇帝手中,流言四起时,即便能堵住悠悠众口,人心却不能顺着意愿平定。

若是能管住这张嘴巴呢

叶明蓁隐约意识到,这是一件极为大胆的事情,只是如今的她尚且还做不到,也不能经由她的手去做。但她还能做到另外一件事情。

平日里,她定时给长公主的书肆写文稿,每隔一段时日,她那些文稿与其他人的会整合成一本书册,放到书肆里售卖。买的人也不少,写文章的先生名气越大,书册便卖得越多。

那些书稿的主题不定,无论是诗还是文章,无论内容是什么,只要是署了先生的名字,便多的是书生小姐来买。不说其他人,偶尔连叶明蓁都偷偷在里面夹了许多自己的念头见解,书生们看过之后,偶尔也会因此而产生一番议论探讨。等书稿多了,集合成册,放在一起,便更能看出一个人字里行间之中透出的观点。

才学出众德行高尚的先生有许多拥趸,他们深深信服这些先生的才干与观念,而稚子蒙童得先生教导时,学诗书礼仪,也学为人处世,等成人时,也容易与先生的观念靠近。

文字毛笔是抒发见解的工具,若是遇到不平之事,也可能以笔墨直言。那不识字的人该如何是好

遇事可以报官,那衙门里管不着的事呢

总得有一个地方,能够说尽不平事,道尽是非言。那些说不清的道理,理不清的是非,都能堂堂正正摆在明面上,由世间人评判。

叶明蓁慢慢将自己不成型的想法说给叶夫人听。

叶夫人听在耳中,大为所动,也是无暇顾及底下那些人的议论,愈听面上神情就愈发严肃。

等叶明蓁说罢,她才道“蓁儿,你可想过该如何实施”

叶夫人并不阻拦,也不觉得叶明蓁异想天开,她年轻时经历了帝位更迭,也做过许多大胆的事,只是后来因女儿被贼人偷走,她才郁郁寡欢,失落至今。女儿失而复得之后,她也重新振作起来,不只是每日围着女儿转悠,她也有不少她要去做的事情。

若是换一个人提出这般想法

如内容未显示全,请浏览器中打开63五块五毛

,叶夫人也依旧会拍手称赞,经由叶明蓁口中提出,她既是震惊,也十分骄傲。

她早就看出,她的女儿十分出色,并不比任何人差。

叶夫人提醒“若是你今日从豫王这办法里得了灵感,也想找一个说书先生在茶楼里每日的说,可不实际。”

“我当然知道这些。”叶明蓁微微笑道“我能跟娘说,自然是想到了一个更合适的办法。”

叶夫人好奇“什么办法”

“邸报。”

“邸报”

邸报是朝廷官报,记载的也多是朝廷发布的官方消息,如皇帝谕旨,大臣呈上的奏折,又或是朝堂的任免奖惩升迁,皆是告知天下的告示。

“就说这东大人的故事,还得有说书先生坐在茶楼里一遍一遍的说,要将一个故事传遍整个京城,要费多少时日与工夫若是有了新的故事,便立刻会被替代,再无任何人想起。但书册不一样。”叶明蓁亲身经历,对此钻研过一番,也十分了解“书册文字记载的清清楚楚,不怕口耳相传之中生出误解,传得更远,放的更久,即便是有了新的故事,后来也能拿出来翻阅。”

“只是书册价格高昂,平日里我给书肆写文稿,集合成一本,买的人虽多,却也并非是所有人都愿意花银子,还得看书中有哪位先生的文章。且书册只登诗文,更加不好施展。”

书肆就靠卖书挣银子,纸墨印刷成本便不小,因而每篇文章都得精挑细选,得有名气大的先生打底,才好保证销量。再说,书生小姐常来买书打发时间,不在乎一本书的银子,可若是换做普通人呢

换做出身贫寒的书生,皆是向同窗借书来翻阅,若是遇着实在喜欢的,才会去买书来。

“百姓来茶楼听故事,一杯最差的茶水,只需要花几文钱,若是站在门口不寻座位,连几文钱都不必花,来了兴致打赏,也皆是量力而行。说书太慢,书册太贵,长久看来,还是邸报最为合适。”

“邸报刊登的都是公文,也无法做到你这些想法。”

“娘,我要再办一份。”叶明蓁双眸发亮,她向来端庄矜持,这会儿也难掩激动“像邸报那般,能将所有消息汇集于上,还能用文章将所有见解传达世人,能有话本故事平易近人,也能做纸上衙门,为天下不平事讨回公道。”

叶夫人也不禁动容。

她沉思良久,道“这事你想要办成,可不容易。”

叶明蓁道“即便前方险阻,可这是我想做的事情,既然不是绝路,为何不去试试”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生根发芽茁壮生长,她想到了,便再也无法忘掉。她也能感觉的到,若真有这样一份邸报出现,定然也能帮上太子大忙。

叶夫人面露笑意“这既然是你想要做的事情,娘当然帮你。”

叶明蓁想到便做。

她回家之后,便将自己关进书房之中,苦思冥想完善自己的想法。

叶夫人也不打扰,

如内容未显示全,请浏览器中打开63五块五毛

让丫鬟送去茶水点心,特地又让人注意,把靠近她书房的人全都拦下,让叶明蓁集中注意力,不去打扰。

等到天黑了,她又让人送去膳食,特地叮嘱了动作小心些。

定国公回来后,见饭桌上没有女儿身影,很是郁闷“她又出门去了”

“蓁儿在家中,今日只陪我出了门。”叶夫人面上满是喜意,她憋了一整日,终于找到一个人可以好好说说,当即便拉着定国公,滔滔不绝说起今日的事情来。等说完了,她还要质问“你说,我们的蓁儿是不是特别厉害”

定国公深有同感,连连点头。

能有这样想法,不管是多异想天开,都已经不容易。

他的女儿才十六岁,换做别人家的姑娘,即便同样是好诗文雅兴,却也不会想到这些。若是有书生动了这样的念头,还得受无数人吹捧,不知道得多少赞誉。

他素来不爱读书,还常被叶夫人埋怨笨拙,可女儿却有这般远大的想法,定国公与有荣焉,也恨不得想进宫与皇帝炫耀一番。

定国公心潮澎湃“她需要多少银子蓁儿有这样想法,失败了也不要紧,定是要她高兴才是。”

“你这话是怎么说的”叶夫人埋怨“蓁儿还在书房里忙活,你便泼她冷水了”

定国公连忙改口“是,是我错了,蓁儿办事定然能行。”

叶夫人才勉强满意。

她心中期盼着,可也不敢打扰,只能把丫鬟叫来问叶明蓁动静。一直到了深夜,书房里的灯都还亮着,也让叶夫人辗转难眠。

她听叶明蓁说过设想之后,也很是激动,想亲眼见到这一份“邸报”的诞生。

第二日,叶明蓁让丫鬟送了吃食过去,依旧没从书房之中出来。

叶夫人想了想,便特地出门了一趟,等她踩着暮色回府时,怀中多了一份铺子的契书,连邸报印刷的事宜都与长公主商量好了。

杰米哒63

母女二人都是想到就做的人物,叶夫人准备好了一切后,叶明蓁也从书房里出来了。

一天一夜里,她将自己的想法重新梳理完善过,费了不少心力,这会儿眼底青黑,可却精神奕奕。叶夫人都来不及心疼,就被纸上的内容吸引了过去。

与朝廷发行的官报不同,叶明蓁将自己臆想之中的邸报划分成了许多板块。例如请京中出了名的先生来写文章作诗,吸引书生过来。再在邸报上连载刊登一部话本,吸引普通百姓。还有如官报一般分享朝廷公告的,以及留给百姓说公道的,甚至还留了一部分,用来给京城商铺。

叶夫人看到最后,指着最后那个问“这又是何意”

“邸报价格再低廉,若想将这其中内容全部包括,纸墨成本便已经不小,若是想要长久经营下去,定得要靠他挣银子。书肆卖书挣银子,可邸报价格却要定得低廉,便得从其他方面入手。”叶明蓁说得头头是道“若是实施顺利,满京城的人都能人手一份,娘,你想想,京

如内容未显示全,请浏览器中打开63五块五毛

城有多少人若是有间商铺开门的消息让所有人都知道,又能挣多少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