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宝宝有脾气(1 / 2)

加入书签

于柔的祖母和丞相夫人向于柔行礼,于柔抱着楚桀,腾不出手将她们两个长辈扶起来,连忙喊香萱。

香萱上前将老夫人和丞相夫人扶起,于柔先向老祖母问了好,这位老祖母在原主的记忆里是个颇爱找事儿的老太太,因为她费尽心力将儿子供出来了,儿子入京为官,她便觉自己享福的时候到了,是来京中享福的。

多年媳妇儿熬成婆,她也想拿捏阮竹月,可阮竹月身份高多了,于柔的父亲都要依靠岳家的势力。她与阮竹月便常有矛盾,而又不能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压制阮竹月,便总使些膈应人的小绊子。

但到这时两人是没什么可争斗了,阮竹月的大儿子都已三十好几,大儿子嫡长子也已入学府念书。老祖母再想斗也拿不出什么花样,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后院享清福,到时好歹孙子孙媳能敬重她些。

于柔从原主的记忆里看出,原主对这老太太的态度是爱答不理。

于柔这次来主要想见见母亲和二嫂,也只和老太太说说客套话,就跟着阮竹月走了。

两个嫂子也跟着一同来。

大嫂于柔见过,大哥的继室,与她差不多的岁数,有些低眉顺眼的感觉。

相较起来二嫂更端庄大气,年龄也大几岁,人很稳重,总是笑意盈盈,于柔朝她笑笑,她又俯身回礼。

阮竹月要领于柔去她的院子,想和于柔说些体己话,于柔两个嫂子在的话,就不太方便。

阮竹月让于柔两个嫂子先去忙吧,不用在旁伺候,若有事再喊她们。

两个嫂子应声退下。

到阮竹月的院子里。

这院子也是原主从小住到大的院子,阮竹月在正房,她在西厢房,原主在阮竹月的眼皮子底下长大。

这个院子和粹幽宫相比,小很多,但是粹幽宫的宫廷感十分浓厚,树和花都不是很多,地面上铺的都是青石板。

而这个院子不同,这里只院门到正房和东、西两厢房的位置有石板路,其他都还是泥土地,窗前是树,房后是树,廊前圈出的地种些花花草草。

这个院子要更古朴自然,更有悠然恬静的感觉,于柔还能从原主的记忆里看到秋日风吹动树枝,落叶掉落满地,原主在落叶上跑着玩的景象。

阮竹月带于柔去她闺房看看,道“你出阁后,这里还保持原样,每日都让丫鬟打扫一遍。”

于柔看看那箱柜书桌,都很干净。

若她真是原主,此刻势必有所感怀,但她毕竟不是想到这儿她对阮竹月就有点愧疚,也不愿再在这房间待下去。

她还和阮竹月来到院中,比起屋里,更觉院中开阔,在院中站会儿也觉比待在屋里舒服。

阮竹月想抱抱楚桀,楚桀一直往后挒身子,嘴里哼哼哼着,不愿意,于柔忍不住笑,对楚桀道“好了好了。”,又对阮竹月道“大皇子没离过宫,在自己人面前也认生。”

“小孩子都这样啊,大皇子长得真俊俏,满身天家的贵气。”阮竹月道。

于柔不禁笑,“他那么小,哪儿看出什么天家贵气”

阮竹月摇摇头,“不一样的。”,皇上的儿子怎么会和平民百姓的儿子一样呢,皇嗣就是皇嗣,即使达官贵族家的孩子也与皇室子孙天壤之别。

她是越看越喜欢,比喜欢自己的那几个孙子还喜欢。

于柔笑,她看阮竹月的表情,就好像现代人说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终点线上了一般。

于柔想如果没有看过原书,她也会那样觉得。

阮竹月还道“大皇子随了皇上。”指的是长相,然后凑近楚桀,逗他笑,口中道“咱们大皇子是个有福的。”

于柔笑笑,“嗯,是有福的。”

只要不像书里写的那样,就是有福的,如果像书中写的,就悲惨了。

于柔便问了丞相夫人句,“娘,你之前看重的那姑娘,宋秋彤,今怎样了”

阮竹月还在看楚桀,朝楚桀笑,又和于柔讲话,“怎么问起她来”

于柔“宫里消息闭塞,难听到外面的趣事,娘既然推崇那姑娘,她自有过人之处,便好奇着。”

“她和三王爷家的那个丫头走得近。”阮竹月道,别的不太知晓,因官家女子整日里都待在后院,也没什么消息可往外传。

于柔“嗯”了一声。

那个楚映雪,于柔也知道的,宋秋彤和楚池有没有被楚映雪搭上线,她就不知道了。

阮竹月满脑子都是于涛的事,这时也不禁和于柔说起于涛。

“昨日和娘娘说于涛没有回府,本以为他是去那个女人那里了,谁知不是。”

于柔“嗯”

她有点好奇,问“不是去那个女人那儿,那是去哪里了”

阮竹月“是被三王爷府上的世子爷叫去了。”

于柔“被三王爷的世子爷叫去”,比起于涛去那个女人那里,还是于涛被楚池喊去更奇怪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