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理理原委(1 / 2)

加入书签

众人到光德坊时,暮鼓已经过半,天将黑了。

周祈眼力好,一眼辨出京兆门口的崔熠与他的侍从一行。

崔熠亦看到他们,打马往这边来迎,远远地便道“嘿,老谢,阿周,你们猜我查到了什么证据那杀赵大的定是穆咏”

走近了,崔熠得意一笑“嘿嘿,这回也轮到我说嘴了我找到了穆咏杀害赵大的证人。”然后便卖关子,等着周祈和谢庸问。

押解赵大母子的京兆衙差一脸的不忍,自家少尹嘚瑟一回不容易啊,但唉

其中一个悄悄撩开了车帘子。

崔熠“这是”突然意识到什么,“赵大”

衙差对他深深地点点头。

崔熠“”回头瞪了身后坐着平康名妓的车子一眼。

作为兄弟,周祈给他补场“太好了那穆咏果然有问题。兴许那无头男尸的事有着落了。”

崔熠给周祈一个“好兄弟,什么也不说了”的眼神,周祈则回以“自家兄弟,客气啥”的笑。两人眉目传“情”的时候,却听谢庸道“确实很可能与平康男尸相关。”

崔熠看向谢庸,想了想,对啊情绪立刻又好起来。

众衙差虽于这里面的事不甚了了,却也能觉出自家少尹这心路历程的一波三折来。

因早有衙差飞马回报,本已下衙回家的郑府尹、司法参军等也已经回到京兆府等在偏厅。听见外面的人语声,郑府尹带人满面笑容地迎出来,看到衙差押着的赵氏母子,只满口道好。

来到偏厅,众人分宾主按官职坐好。

郑府尹对这峰回路转也着实好奇,“子正,你们是如何找到这奸诈之徒的”

“周将军曾言,凡是不合理之处,多半有鬼。”谢庸竟先引用周祈的话。

郑府尹等看看周祈,知她虽一贯地吊儿郎当,但毕竟是皇家禁卫,也着实有些见识。

周祈又端出东市卜卦一条街杠把子周道长的微笑来。

“此事之始,便是赵母的凶梦,老妪说其子失踪是被害,催着报官,并明示暗示对卫氏的怀疑,且表现地对自家是凶宅深信不疑。这世上真有凶梦预警,凶宅害人凶杀案中多有自作聪明的凶手去官府报案的,此即所谓贼喊捉贼也。故从一开始,这老妪便有可疑。”谢庸道。

“见到平康尸首时,赵母言之凿凿赵大腿上有痣,我与周将军今日再问,她又道或是记错了。何以证词反复前后所差者,不过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暗道,捕了穆咏和卫氏。试想,前次若那尸首被认为是赵大,我等只会着重查探平康坊,如何还能发现赵宅暗道之密而此次已经拿了穆咏卫氏,再说那尸首是赵大便无妨了其证词反复的目的便是他二人。”

谢庸又道“其实赵母身上最大的疑点也在于此,她对赵大的死确信不疑,却不关心赵大的尸体找到没有,悲伤亦似有限,只口口声声为我儿做主,求我等擒拿真凶。于一位寡母来说,擒凶为何比其子之死本身还重要”

郑府尹点点头,“很是盖因其子未死,目的本就在这凶上。”

“还有那鬼哭,正是那鬼哭又把我等引向赵宅,引向后院,直指暗道,这与老妪的目的相同。世间真有鬼哭若是人为,是老妪,还是另有其人”

“今日老妪更是说漏嘴,差点说出那地道中的血迹,她是如何知道的”

“这种种,若赵大系诈死,便都能解释通了。”

郑府尹和司法参军等道,“果然如此。”

“我猜,赵大那日想把后园花厅改成暖房,发现了密道,并通过密道走到了盛安郡公外书房地道口处,或许从前他对卫氏便有怀疑,这回更确定了卫氏与穆咏有染,甚至怀疑孩子的血统,其他证人证词皆说赵大为人吝啬刻薄,非心宽之人,出了这样的事,他如何忍得必须报复回去,便归而谋诸母。”

“而赵母极精明,与赵大一起定下这诈死之计赵母信佛,今日在其腕上见到佛珠,或许就是老妪选的全家去青龙寺上香这个契机,赵大阴潜回宅,伪装失踪。”

郑府尹拊掌“我看便是如此了”

“却不想出了平康无头男尸的事,让此案扑朔迷离起来,”谢庸微笑道,“也让我等拐了大弯儿。”

郑府尹面色又不太好起来,“唉,可惜,这桩命案却是没有破。”

谢庸看向崔熠。

崔熠对郑府尹笑道“平康坊这边亦有进展了。南曲妓子方绫儿说腊月初四晚,已经亥末了,穆咏才到其院子里去,面色不佳,行动慌张,说话也总是失神。那平康的无头男尸正是死于那晚亥时至子时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