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旦(2 / 2)

加入书签

头一日,小花精一直注意两府女眷,发现母亲王氏与姑姑贾敏,下午开始,便时不时悄悄跟张氏杨氏拉手。

暗中给两人递一种小丸子。

小花精一看便知,这是黛玉配制的补气丹。

第二天,小花精便发现,荣府所有女眷荷包中都带了补气丸。

却是杨氏张氏两妯娌,信服了黛玉这个小神医。

第二天开始,有十几个诰命晕厥。

小花精迅速组织人援救。

第三天,晕厥的诰命夫人越来越多,多达三十人。

病人都是面色紫涨。

这是年老体弱心脏不好,又受了冻的表现。

这也是事先考虑不周,灵堂不能安放炭火,免得尸体起味。

因此,只是给诰命们供应姜汤取暖。

寒冬腊月,老诰命又要哭又受冻,年老体弱哪里熬得住。

这边出事,众诰命惊慌失措,忙着救助。

新皇后却两耳不闻,只顾着自己伤心。

小花精便悄悄提醒皇后太子妃“您是皇后,这样不成,得拿出个办法。”

皇后哭得哀哀欲绝只摆手“我自顾不暇,妹妹看着办吧。”

这回倒不是太子妃故意使坏。

太子一言中的,太子妃真是病歪歪了。

白日要排班哭灵,哭婆婆德妃。

夜半回去,别人休息的时候,她还要哭亲爹。

她爹死了不能回去哭一声,也不能见最后一面。

伤心欲绝,日夜不眠,铁人也熬不住。

小花精也能体谅,只好出面张罗,总不能让圣母皇太后出殡闹出人命吧。

但是,哭灵是必须的,没有谁能够躲开,那就只能在哭灵的方式上想辙。

小花精跟皇太后商议之后决定,六十岁以上的诰命,可以恩赐坐轿子到观德殿。

回家时,家里的轿子可以到观德殿店门口迎接,确保老诰命们的生命安全。

六十岁以上的老诰命,祭拜的时候无需守灵哭灵,只要清香三注,哭灵一刻钟之后,便到侧殿坐灵。

侧殿有地龙,有姜汤,有汤药。

太医汤药随时恭候着,确保万无一失。

五十岁以上的诰命,则需要灵活处理。

若是谁病了,再行施救,然后施恩。

皇太后年纪也大了,小花精协理全局。

大小周氏感激小花精抬举,十分出力。

敏妃、淑妃,安乐王继妃,平郡王妃这些人主动伸手,从旁协助,忙前忙后。

毕竟小花精再能干只有一双手,难以周全。

身边的女官女史再能干,级别不够。

没有贵人出面,会让老诰命觉得不受重视。

诰命们安排周全了,乾元帝与十四两兄弟顶不住了。

三日不吃不喝,第四天只是喝米汤,之后又是整夜的嚎哭,神仙也倦怠了。

乾元帝这里,小花精还能借着搀扶的机会,给他一个治愈术,一个清心术。

然后再喂一颗黛玉研制的养荣丸,也称辟谷丹。

营养丰富的食物加上补气的药材,用灵水调和之后做出来的药丸。

吃一颗不说几日不饿,至少一天不饿。

十四那里便让水泽送给十四皇子妃。

十四虽然可恼,也不能让他们母子重丧。

别看乾元帝对十四咬牙切齿,见面拳打脚踢。

小花精让水泽去送东西,他也不阻拦。只是等水泽走了,跟小花精横眉竖眼赌狠“多事理他,叫他去死”

小花精逗他“那明儿不送了”

乾元帝脑袋一扭“爱送不送,饿死活该。”

小花精再给他一个治愈术后溜之乎,懒得跟这个别扭的家伙说话。

如此这般,丧礼总算平平安安度过。

到了腊月二十八,坐大夜,陪伴仙逝者在人间的最后一个晚上。

所有的皇子皇孙都要坐大夜,腊月二十九出殡之期,守灵结束。

今年圣母皇太后薨逝,皇太后免了除夕的诰命朝贺,只接受宗室王公诰命的朝拜。

正旦日诰命朝贺依旧,这是朝廷法度。

再者,嘉和帝病着,王公大臣诰命夫人也要进宫探视祝福。

说是正旦日朝贺,其实,正旦日的朝贺从除夕的午夜就开始了。

皇后抱恙,伺候皇帝起驾的事,就落到小花精身上。

小花精不得不帮忙抬轿,乾元帝做皇帝也是头一回。

皇太后为了乾元帝乾元朝顺利开张,让御前总管太监,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戴权,伺候乾元帝接受元旦朝贺。

这种事戴权都是做老的事情,乾元帝身边的福公公,平公公都不及他。

乾元帝心里十分膈应戴权,此刻却不得不用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