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2 / 2)

加入书签

郭俊看的直眼红,他甚至还想嚷嚷自己也开个老林这样的农家乐,可惜被直播间的观众们泼了一层又一层的冷水。

“凉到我心坎里去了”郭俊捂着心口大叫。

他最近啥活儿仿佛都没干,可偏偏就是被晒黑了,连十级美白都拯救不了,倒是显得他牙齿特别白。

晚上睡前刷围脖,林盛之还在某牙膏厂商围脖下面看到了关于郭俊的热评,下面一堆一堆的点赞和留言。

林盛之看的直乐,顺手就转了围脖再圈郭俊。

这两天,一分钱抢购的花生陆陆续续被快手观众们收到,杨秋菊就是其中一员。

其实这花生不是杨秋菊拍的,而是她女儿杨小丽看了林盛之的直播抢下来的,只不过她还在上学,用的是母亲的某宝账户,送到的也是杨秋菊的早餐店。

杨秋菊早年离婚,带着女儿开了个早餐店营生赚钱养孩子,这两年人们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她的早餐店生意也是越发的好起来。杨秋菊忙过了一上午,才有空理会快递员送来的包裹。

颠起来沉沉的,晃动起来听箱子里还有哗啦哗啦的声音,好像是女儿前两天直嚷嚷的什么花生。

其实杨秋菊本来是不赞成女儿用她某宝账户的,不过架不住她心软,小丽磨了几下她也就给了,后来才听女儿兴冲冲的说起,原来是用一分钱抢了两斤的花生。

杨秋菊觉得也不错,花生这两年价钱一直居高不下,她平时做早餐也要用,基本上买的都是四五块钱一斤的呢,女儿这一下便抢下的便帮她剩了将近十块钱。

杨秋菊觉得不错,拆了快递箱她捏了一颗花生放口中,没想到这花生还挺不错,晒的干干的,颗颗饱满,一小颗都沉甸甸的,里面全部都是营养精华。

嚼开来,那花生香便慢慢的铺展在口腔当中,真是越嚼越香。杨秋菊还有些意外,她立马拿出手机来翻记录,没想到那家店啥东西都不卖

“这啥店啊”杨秋菊奇怪了,她简直想不通,都一分钱抢购试营业了,这花生也不错,按理说应该是后续要大批量上架才是啊,怎么这某宝店,连一个商品都没有

杨秋菊摇摇头,她休息了这一会儿,就该继续炒料了,得为明天做准备。

她这早餐店主要做的是饭团和粥类,饭团里头的其中一项料便是花生碎,正好今天早上用的花生碎剩余不多,这种东西又方便保存,她打算现在就开始弄。

现在天气热,杨秋菊准备一次少做点花生防止变质,从快递盒里抓了两大把花生,莫名其妙的她就觉得后悔,最终还是决定从之前准备的花生里头抓三四把两种混合着用。

花生清洗干净、在电饼铛上慢慢炕熟出香味儿,然后用小石棒慢慢的舂,慢慢的熟花生的香气就慢慢的扩散出去。

刘燕是这座城市里头一个普通的业务员,每天要地推给公司做推广,赚的钱很少,但工作却不简单。

她奔波一上午了,早上吃的早餐肚中早已消化空空,这会儿走在老街上突然鼻尖里传出一股子淡淡的花生的香气。

刘燕想起了她小的时候,她喊饿时母亲总会抓一把焙熟的花生塞她口中,并默念“一米解心慌,少吃点咱们马上吃中饭啊”

刘燕循着香气走去,发现是一家卖饭团的店,老板娘正在认真舂花生碎。

“老板你这花生挺好的啊,我循着味儿就过来了。”刘燕笑呵呵的道“还有没有饭团给我包一个,多放花生。”

杨秋菊犹豫了下,不过顾客都夸这花生好了,她也不好继续还用之前的花生,只得抓一撮新舂出来的花生碎放在米饭上,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饭团包好递过去。

刘燕正好也把钱扫码转过去,顺便给杨秋菊看一眼手机页面,两人互相点头笑笑,刘燕一边吃着一边继续为工作奔走,杨秋菊也低头继续舂自己的花生碎。

或许还真是花生的香气,一会儿又有几个脚步缓缓的年轻人上门来买饭团,好家伙,这半晌里都快到中午了,愣是把她电饭锅里头的米饭全用完了

要知道,平时她这店里头,怎么着也会剩下一些早上用不完的米饭不过她也没所谓,正好留着中午跟女儿一起吃饭。

倒是今天不成了,锅里的米饭一粒不剩,杨秋菊想起上次带女儿出去吃,她喜欢的满脸都是酱汁,准备今天中午不吃米,回去给女儿做大盘鸡裤带面。

杨秋菊心情不错的哼着歌儿把手头上的工作处理了下,跟隔壁卖小面的邻居店家说了一声,让她帮忙给放学的女儿传声话。

杨秋菊跟隔壁小面做了好几年的邻居了,小面老板娘见她心情不错,笑着道“刚才看你店里头没少进人,怎么着,是使出绝技了,这么高兴的”

这两年杨秋菊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明白社会险恶,她笑着摆手“嗨别提了,我做饭团几年,这还是头一遭中午之前把早上蒸的米饭卖出去,肯定要高兴的啊”

小面老板娘笑呵呵的继续道“全都卖出去了厉害了呀”

杨秋菊面上稍稍收敛,同时摆手“别提了,就是我单纯今天早上蒸的米饭忒少了我呀,都想通了,饭团也就早上能卖卖,中午根本卖不动,我还蒸那么多干嘛啊。其实也是我之前想岔了,总觉得多蒸点多开一会儿门面总能多赚两毛钱。”

小面老板娘自然是乐的邻居中午不开门,她假意安慰着“可不是么不是我说,小孩儿们中午都放学回家吃饭了,中午的生意不好做呦你看,对面那家店,也没生意呢”

杨秋菊淡淡的笑过去,不再多说。只是出门时,她往对面那新开的私家饭团门口吐一口口水他们两家有仇。

杨秋菊的饭团店是市里最先做起来的,后来者见她生意好争相模仿,反正不开在这周围杨秋菊就当是不知道。

可去年年底,她这饭团店对面突然开了一家,开就开吧,还天天卖饭团时跟学生们说她这儿的店不是正规的,料不好、不卫生、不干净,可把杨秋菊给气炸了。

偏偏今年一开业,私家饭团就开始搞特价,娘希匹的都搞了大半年,总是比自家的饭团便宜一块钱,这不明晃晃的想把自家店挤兑走么

这不明晃晃的欺负她们孤儿寡母的吗

可落人一步,杨秋菊算是彻底陷入被动之中,澄清也没用,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差,她自己也是急在心里。

不过今日,杨秋菊先对面饭团店一步卖光自家的米饭,她心情好着呢,甚至买鸡腿的时候还想着怎么问问女儿卖花生米的卖家怎么联系。

杨秋菊不傻,十个顾客里头有两三个说她这儿花生香,那就是真的被花生香气吸引来了。

杨秋菊心里想,要不然她多花点钱从卖家手里买些好花生,但是铁定不能跟对面的比低价,这种恶性竞争最终只能自取灭亡杨秋菊懂的很。

中午,杨小丽莫名其妙的回家,接着就看见了饭桌上的大盘鸡,她欢快的一声“今天咱们店赚大钱啦”

杨秋菊笑着帮女儿解下书包“来先吃鸡腿,这次大盘鸡妈妈买的都是大鸡腿儿,鸡肉好吃着呢。”

杨小丽又是一声欢呼,她大口大口的开始啃饭团,中途她终于想起,紧张的问“那花生的快递到了吗”

“到了到了”杨秋菊高兴的很,笑着把今天上午的事情讲了出来。

可是讲着讲着,她就看女儿的眼神不对劲。小丽打小心思就敏感,听话是真听话,懂事也是真懂事,可就是太敏感了,稍微有些什么不如意的她都憋在自己心里。

之前是她出门打工,忽视了女儿,现在她把女儿的抚养权争夺回来,养在身边,好不容易看着她活泼了些,怎么突然就又这样了呢

“怎么了你跟妈妈讲。”杨秋菊饭也不吃了,撂下筷子就拉起女儿的手。

杨小丽先是默默的不说话,后来被母亲问的实在憋不住,便小声啜泣的讲了出来。

听明白花生的来源和难得,杨秋菊忙道“妈妈就抓了两把,剩下还有好多呢,都留给小丽吃好不好”

杨小丽哭的更厉害了,她用力的摇头。

杨秋菊不明白了,又说了许多好话,还比划着保证说她上午只用了很小一部分,剩下的花生还有很多,接下来的保证还没说出口,就听女儿讲道

“还是家里的生意重要,拿出去卖吧”

“不行这花生好难得的,要不是妈妈不懂,早就应该全留给小丽吃才是”杨秋菊大声的叫道。

杨小丽摇头“还是要先把对面那家饭团店打败才是,我们就跟妈妈今天这样一半一半的掺着用,他们说他们价钱低,咱们就讲咱们用料好,总能比的过他们的。”

杨秋菊沉默了。

她想起今天中午自己还在舂花生时,那中年女人跑来店里先说了花生香,才说的要饭团。

越想,杨秋菊心里就越难受,她已经错过女儿整个童年了,她不想再让女儿受委屈,可现实却不容她这样。

杨小丽说了很多,越说杨秋菊心里就越是难过。

最后,杨小丽反而拉着杨秋菊的手,她说“妈妈对我好,我都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