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1 / 2)

加入书签

“毛思嘉,你可别伤心了工作不分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看到毛思嘉似乎是在发呆的样子,刘妮想到了对方的分配去向,再想想自己的工作分配,心中一阵快意,有些假惺惺地道。

刘妮一路享受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了。一走进教室,她下意识地看向了毛思嘉她原本就很在意毛思嘉,没办法,毛思嘉的存在感就是那么强,班上的人没法不注意她。

特别是去年冬天,她捡煤核的事情被对方发现了之后,刘妮就更在意毛思嘉了。

刘妮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家里家庭条件差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冬天家里为了省煤炭钱会让孩子出门捡煤核,她为了不让熟人看到,宁愿找离家远一些的厂子她是真没想到会被同学发现,还是最不愿意的那个人。

那之后,对于毛思嘉的一举一动她就更加敏感了,毛思嘉随便说句什么,她都觉得有针对自己的意思虽然毛思嘉没有把那天的事说出去,让班上的人都知道,但刘妮就是觉得她分明是在嘲笑她,在看不起她

看到毛思嘉在原地发呆,她首先就想起了对方的分配。别人告诉她分配的去向之后,她高兴之余立刻问起了毛思嘉得知对方居然被分到了一个效益很差的修车厂,她简直要笑出声来

这个时候这样失魂落魄看到这里,她心里是十分快意的

对于刘妮这近乎于挑衅的表现,毛思嘉倒是不生气。她早就知道刘妮是什么样的人了,怎么可能为这个生气,她更多时候是忽略对方的。而且对方幸灾乐祸,觉得她将来前途无亮,这本身也不是真实的,她也就很难有愤怒这种情绪了。

毛思嘉不乐意和她纠缠,只是看了她一眼,慢吞吞地哦了一声“这样啊,你高兴就好。”

原本刘妮脸上的笑容都没有那么自然了这就是她最不喜欢的一点了,毛思嘉总是这样,从来不把她放在心上,就算是她找上她了,她也是淡淡的她之前还担心毛思嘉把她捡煤核的事情传出去,后来一天天过去,始终没有风声,她竟然也觉得不奇怪。

毛思嘉就是这样的,特别傲气,从来不把她放在眼里就是因为这样她这样告诉自己。

刘妮觉得这次毛思嘉应该是假装的,以前的事都可以是她真的不放在心上,但现在可是工作分配这可是关系到将来一辈子的事儿怎么可能淡定呢。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她就是假装这样平静的,说不定私底下心里都嫉妒地心里淌血了

“我是挺高兴的,工作还不错呢甘家口副食品商场,将来你要是来买东西,我们老同学,肯定照顾你。”刘妮假惺惺道。

毛思嘉唔了一声“算了吧如果图近,家附近的合作社就行。要是图东西全、东西好,还有市中心的大商场呢。甘家口两边不靠,我去那儿干什么”

刘妮越觉得毛思嘉是在羡慕自己了,这不是在故意装不在意么这个时候的首都居民买东西,因为供应不太充足的关系,跨界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只要不限定在哪家合作社购买,大家为此跑遍全城都有。

如果哪家商店有熟人在,可以省掉排队的麻烦,获得挑好货的权力,又或者在分量、价钱上获得别人没有的优惠。去到一个离家稍远的商场采购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可不会嫌这个烦

“毛思嘉,听说修车厂很辛苦呢,女工也少以后去了那里,可别再像学校里这样了,拈轻怕重,吃不得苦,工作岗位肯定不像学校里。”刘妮这话的不怀好意,只要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来了。

毛思嘉承认自己不算能吃苦的人,至少和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相比是远远不如的。但她并不觉得自己应该这么被人说,因为该她完成的工作她都是完成了的比如说在家的时候,她不会做饭,针线活也差,冬天洗衣服这种事情更轮不上她,但她也不是成了一个什么都不做的闲人,她总是会做那些她能做会做的家务活。

“你这话是哪里说的,我可没拈轻怕重、不能吃苦难道是学农学工,小学组织劳动没有做好吗我每次的都能拿到最好的评价呢,你是觉得评价的不公平吗”毛思嘉声音没有多高,却有一种把对面的人压死的力量。

刘妮还想说什么,忽然教语文的李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站在了门口。朝毛思嘉招了招手“毛思嘉,你出来一下。”

毛思嘉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过看班主任李老师的表情,至少不是坏事。

走出教室之后,李老师对她说“过会儿见几个领导,你好好说话,要是他们要了你,你以后就好了”

这话说的不太清楚,但毛思嘉也来不及问什么,她很快就被带到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两个生面孔,叫人一眼就能看到其实重点也不是生面孔,而是两个人的气质,那干部服,那神情,反正和学校里的老师不太一样,站在老师办公室里就像是外来的。

除此之外,毛思嘉还看到了三个女生,这三个女生她都认识,同一个年级的。要说这三个人有什么共同点,大概就是都算是风云人物了。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不错。这个时候是不太强调学习成绩了,但那是对差生说的,学习好的学生依旧看重这些。

两个干部服原来正在和一老师说话,毛思嘉知道那老师是谁,她初一初二的时候的英语就是他教的,直到初三才换了个老师。

“要说最好的,肯定还是毛思嘉,到时候人来了,你们看看这不,人来了”王老师一见被李老师领着来的毛思嘉就笑了起来,十分和蔼“这就是毛思嘉,外语说的好”

两个干部服,一男一女,男的戴眼镜儿,有些严肃。女的看起来就和善多了,就算是什么表情都没有,都显得是在笑。见到毛思嘉,戴眼镜得到男的点了点头“外形是不错,但我们公司又不差外形好的外语好才行”

这两个人的来历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其实就是某单位来招人的,之所以要来招人,就是想把好苗子先找出来。不然的话,按照时下的国情,人分配出去了就很难从别的单位挖回来之所以要这样,而不能等着分配职工过来任职,是因为他们的单位要求忒高,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

这就是不简单的地方了他们是旅游公司的。

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针对国人的旅游项目,最多就是临近结婚了,有条件未婚男女跑一趟大城市,买一些时髦的东西做结婚用品。这一路买东西,其实也就是旅游了。

所以这个旅游公司的业务并不针对国内,而是对接国外

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远没有几十年后来的重要,但中国的体量、位置等决定了它不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所以即便是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其中一些是各界名流,可以走官方的渠道来,接待也是官方的事。

可这样的人肯定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自己过来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些人会中文吗如果不会中文的话,那可是很不方便的。这个时候的中国,懂外语的人十分罕见,即使只是简单的几句日常,能做到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而且即使懂中文,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也不会特别方便。

这是一个陌生的国家,很多套路他们根本不懂如果想要一趟旅行少掉一些麻烦,有一个导游带着会不会好很多呢

就是这样,旅游公司横空出世了。旅游公司的主要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引导游客,免得这些游客满世界乱跑。另一方面,也是想挣点儿外汇这个时候的外汇,地位其实是很微妙的。

几十年后,外汇,也就是美元,对于中国来说是佷容易得到的东西但在这个时代不是这么回事,中国可以换到外汇的东西寥寥可数。

外汇这个东西,看起来没有什么必要,不就是外国钱么但不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总需要在国际上花钱,这个时候用人民币人家是不认的,只能拿美元。

国家需要引进先进设备,需要进口一些商品,获得一些重要技术,甚至给非洲兄弟援助这些都是需要外汇的。国内可以花人民币,但在国际上花钱,就只能紧着美元来,自家有多少美元就能干多少事。

一方面,主流声音觉得外汇这个东西不需要存,没有是不行的,但多了也不行。大概就是需要多少就弄多少,没必要一大堆堆在账上吧。所以看这几年的账目,每年外汇的出和进都是差不多持平的。

但另一方面,现实却是外汇很难得,这种进出持平,其实只是有多少就花了多少而已。

如果不是这样,又何必让国外往国内来的个人汇款直接兑成人民币呢由此还衍生出了侨汇券,凭侨汇券可以去友谊商店买东西,这些侨汇券差不多就是友谊商店的票券。

外汇不够的情况下,能够挣外汇的企业都是吃香的。在体制内,他们的外汇肯定是要无条件上交的,自己留不下什么。但是所谓拿人手短,这样的企业肯定会有别的好处可得

旅游公司对接的顾客都是外国人,赚的当然是外汇,光是这一点就让人高看一眼了

对于旅游公司来说,招人并不难,难的是招到合适的人。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面对外国人了,首先就代表着国内的门面,所以招人的时候一般都要求形象要好。另外,外语要不错小语种不敢奢求,但几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语言总该有一种能拿得出手,进行比较流利的交谈才好。

这样的人在国内其实不难找,说到底还是人多,即使是这个时代也不缺各种人。在北京这个地方,更是集中了全国大量的资源,旅游公司想找的这类人,在别的地方稀罕,在北京却不至于,最多就是找的时候要多花功夫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