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双更合并(1 / 2)

加入书签

越秀盯着手中这把长剑,太子的剑,寒光闪烁,沉甸甸地压在她掌心之上。

她想到小时候王父给她的那把剑,那把剑在国破之日沾尽王父和母后的鲜血,她握不住的剑,到了别人手里,成了别人耀武扬威的胜利品。

她忘不了那把剑,就像她永远都忘不了王父和母后倒在她面前时的惨状。她失去了那把剑,也失去了她的王父母后,她只能在午夜梦回时,悄悄地回到自己的梦境,梦里有她熟悉的越王宫,有王父有母后,也有那把剑,那把剑没有落在别人手里,而是被她自己握紧,她握着剑,将她的王父母后护在身后,剑上沾满敌人的鲜血,无人敢犯她越国。

她辗转五国以来,得到过无数礼物,这其中有奇珍异兽,有镇国之宝,就是没有一把剑。无人送她剑。

多么可笑,他们的承诺天花乱坠,他们煞费苦心讨好她,却无一人给过她真正想要的东西。

而她最想要的东西,现在就摆在她面前。

这把剑,可以杀人,可以灭国。

越秀听见自己的声音微微发颤,她不再害怕不再恐慌,此时此刻她心潮澎湃激动不能自已,她一点点握紧剑柄,恨不得将手融进剑里。她要这把剑,她要做这把剑,她要五国倾覆,要他们血流成河。

“如果我不肯呢”越秀故作冷静。

姬稷轻启唇齿“你只有这一条路可选。”

越秀“这将是条死路。”

姬稷“有时候死路也是条活路。”

越秀“你要我怎么做”

姬稷“孤要你去楚国。”

“楚王已经不再留恋我。”越秀坏笑,“比起我,他对赵姬更感兴趣。”

姬稷神色未变,面容冰冷“既如此,改日有机会,你替孤阉了楚王罢。”

越秀仰天大笑几声,笑够了,她捧剑重新伏下去,这一次,没有再犹豫,她心甘情愿道“越公主秀,任凭帝太子差遣。”

姬稷虚扶她一把“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楚国之事,便辛苦公主了。”

越秀眯眼笑“互相利用而已,殿下何必客气。”

姬稷“那倒也是。”

越秀“我还有一个条件。”

“公主请说。”

“离开云泽台那日,我要赵姬相送。”

姬稷回到丙殿寝屋时,已是深夜。还没进去,远远望见有个人倚在门边,一见他出现,立刻蹦跳过来。

“殿下,火扑掉了吗”赵枝枝摸摸他的手他的脸他的头发,面容焦急“你没往前靠吧,火没烧到你吧”

姬稷拉下她不停在他身上游荡的手“火扑掉了,瞧你说的这话,孤怎会往火里靠,你当孤傻子呢”

赵枝枝又打一个哈欠,眼里泪花花,全是打哈欠打的,“我就是担心嘛,以前我和阿姐去街上玩,有人家里起火了,大家往前凑热闹,结果风一吹,火星子吹到看热闹的人身上,可吓人了”

“还有这样的事”姬稷假装很感兴趣,嘴里说着话,眼睛往下瞄,触及她一双脚。她没穿鞋没穿袜,就这么跑出来了,幸好天气暖和起来,不然早该着凉了。

姬稷不好说什么,因为他的枝枝是为了他才跑出来,他应该老老实实沉浸在她的关心中,而不是告诉她她不该光脚跑出来。她要是听了,肯定要撅嘴。

姬稷活动手臂,嘿啾一声将赵枝枝抱起来,抱进屋里,趁她不停说街上看热闹引火上身的事,使了眼神命人备热水。热水端来,赵枝枝还没说完,她躺在床沿边,上半身躺着,下半身悬空,双手比划,极其夸张地叙述当时的画面。

“那个人都要吓疯了,在地上不停打滚,火是扑没了,可头发烧没了,衣服也没了,光溜溜地躺在大街上,可丢人了。”赵枝枝感慨,“可见人不能幸灾乐祸,嘲笑别人的苦难,是会遭报应的。”

姬稷抱着她的脚往盛满温水的铜盆里泡“那你还往前看热闹”

赵枝枝哼哼“我是被我阿姐拉过去的,我看看而已,又没有幸灾乐祸。”

姬稷搓她的脚掌心“以后碰到这种热闹别去看了啊。”

赵枝枝脚痒,抬脚就要上床“我都好多年没看过热闹了,也就撞上今天晚上这一回,偏偏你还不肯带我去。”

“那么大的火,你瞧见肯定要吓死。”姬稷摁住她不让动,仔细洗完两只脚丫子,擦干水渍,这才放开她。

赵枝枝泥鳅一般钻进被里,生怕被他逮回去继续洗脚,往里靠得够远,躺平了望他“火势很大吗难道第一阙全烧着了”

姬稷解开外衣爬上床,伸手一捞,将赵枝枝拽过来“嗯,全烧没了。”

赵枝枝瞪圆眼,紧张问“有出人命吗”

姬稷揉揉她肩,将她往怀里扣,善意掩饰“没出什么事。”

赵枝枝重重松口气,往他胸膛爬了爬,抱住他问“为何会起火”

他早就猜到她会问,所以提前编好了话“奴随夜里生火煮东西吃,不小心将稻草堆给烧了,那一片全堆了稻草,一烧烧一片,火就这么烧起来了。”

赵枝枝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她气愤之余又有些伤感“那个奴随为何要半夜生火她白天没有吃饱吗”

说完,她语气弱下去,训斥奴随的话随即咽回去,因为她想到饿肚子的事可能是真。奴隶们经常饿肚子,饿得两眼发昏也是常有的事,或许那个奴随真的饿得受不了,所以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生火煮东西吃。

当然了,那个奴随固然情有可原,但起火的事脱不了干系,就算生火煮东西吃,也该小心些才是啊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带走很多人的性命,还好这次没有伤亡

赵枝枝冷静道“赶走那个奴随吧。”

姬稷“好。”

赵枝枝“以后多给云泽台的奴随们一些粮食吧。”

姬稷“好。”

赵枝枝惊喜“真的吗那能让所有的奴随寺人小童都吃饱吗”

姬稷“难道孤没有让他们吃饱吗”

赵枝枝目露怀疑的眼神,不是她相信太子,实在是她以前被他饿得太惨“有吗”

姬稷“当然有”

姬稷意识到问题所在,他的枝枝竟然至今仍将他当做小气鬼他有必要为自己正名,决不能让她误会下去。

姬稷滔滔不绝讲着他的大方事迹,云泽台的奴随寺人小童吃得有多好穿得有多暖,外面的人都想进来享富贵诸如此类的事。赵枝枝听着听着,听困了,脑袋往他胸膛一搭,昏昏沉沉闭上眼。

都快睡着了,忽然听见太子说“过些日子你去送送越秀吧。”

赵枝枝意识迷迷糊糊,送越秀越秀要去哪里吗

没来得及细想,彻底沉睡过去。

等赵枝枝再想起越秀时,已是一个月以后了。

天气越来越热,五月初的太阳火团一般,空气又干又燥,一丝风都没有,蝉声四起,听得人心烦。

大家被炎热的天气搅得心烦意燥时,赵枝枝躺在她的自雨亭,舒适地享受夏天。

泉水做的屏风拢在亭子四周,水车不停转,冰凉的雨丝点点散在空中,檐下四角飞瀑,往亭子里吹送凉风。去年初秋建成的自雨亭,今年夏天派上用场,赵枝枝待了一天后,再也不肯出来,要不是夜晚蚊子太多,她都想留在这里过夜了。

赵枝枝趴在白玉雕的小榻上,一边吃杨梅一边看齐使屈斗的信。

自从去年她送了那些枝字给齐使后,齐使时常写信问她是否有新的枝字。太子说,她可以放心将新拆的枝字送给齐使。不知不觉,她和齐使互通书信,两人成了笔友。

虽然是笔友,但赵枝枝该有的意识还是有的,她从不在信里提云泽台的事,她只提自己对美味的心得,太子和殷王室从不出现在她的信里。相比她的小心谨慎,齐使显然要“粗心”得多。

他时不时“透露”出齐王和齐王室最近的动向,话不多,也就两三行。每次赵枝枝看完,都会对姬稷感叹“他是不是将我当傻子他真以为我会拿这些事向你邀功吗”

每次姬稷都会柔声宽慰她“是他傻,所以才会以为别人和他一样是傻子,你若烦他,不理便是。”

赵枝枝嘴上应下“再也不理他了”然后下次还是会兴高采烈地拆开齐使的信看。

齐使的小心思纵然烦人,但他信中的齐国日常趣事着实好玩,他的小心思只占两三行,她不看不信就行,何况他是齐臣,他为齐国打算,有小心思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些小心思对她对太子毫无影响,权当放屁了

齐使这次来信说,齐国开始用她的枝字了,为感谢她,特意寄来齐国熏鱼两篓。

“真小气,才两篓。”赵枝枝手里拿着竹简,迫不及待问地上趴着的小童们“你们看到熏鱼了吗”

小童们趴在地砖上乘凉,一条条躺好,满地都是小童。别处都不如赵姬的自雨亭凉快,所以大家都来躺了。

赵枝枝一出声,大家争先恐后抬起头,身体还躺在地砖上,看上去就像从水里仰起脑袋的鱼“看到了,在厨房”

赵枝枝馋嘴,现在就想去瞧一瞧,听说齐国熏鱼最好吃了

刚起身,还没迈进步子,前方兰儿奔进亭里,点着脚从满地小童身边跳过来“赵姬,赵姬”

赵枝枝手边一颗没吃的杨梅准确无误塞进兰儿嘴里,兰儿气喘吁吁站在赵枝枝面前,嘴里嚼杨梅,边嚼边说“那个谁,让赵姬去一趟。”

“谁呀”

“越公主。”兰儿吐出杨梅核,抱怨“这么热的天,她还往外跑,她自己爱跑也就罢了,竟然还让赵姬去送她,连昭明公子都回来了,说要接赵姬去送越公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