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光宗耀祖3(1 / 2)
洛青松的一番话可谓是一个惊雷,把小叔和小婶都吓了一跳,柱子这就要去镇上读书了明年就可以去考试了
要知道,洛炎的父亲洛明远也是个天资不错,读书又努力的农家子。
洛明远第一次下场考试,取得童生资格,已经是十五岁了。
现在,柱子整整比他父亲早了整整三年,任谁也不会说他学的不好,不让他继续读下去。
李氏破天荒地因此拿出了贮藏的腊肉,晚饭可谓是其乐融融。
第二日一早,顾青松早早收拾自身,架上牛车,老夫子昨日已经与他说清楚,镇上的孙秀才,开有私塾,曾经洛炎的老爹洛明远也在孙秀才的私塾里读书,洛家对于孙秀才,还是很信得过的。
镇上的另一家私塾,是自洛明远走后,同期的另一个学子开设的,只是年岁不大,想来是赚些束脩补贴家用。
同样的职业,虽说年轻的会便宜些,但人们更相信经验主义,毕竟老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洛青松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把临时筹备出的拜师礼装好放在车上,看了眼天色,“柱子你收拾好没有,要走了莫误了时辰。”
“我来了爷爷。”
因为要去镇上读书,李氏和吴氏连夜为他赶制衣服,洛炎如今也是新鲜出炉的小书生一枚。
他头戴方巾,身穿深青色道袍,黑色的方头鞋,身后背着由爷爷和小叔亲自为他打造而成的书箧。
书箧内有三层,一层放书籍,一层放置笔墨纸砚,一层放日常用品,最底层还设有夹层,用来收纳贵重物品。
当然,目前的洛炎明显没有什么贵重物品,夹层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十文钱,用来买些吃食。
在古代的传统文人世族中,学子出外游学,书箧,古琴,佩剑,可谓是读书人的“三大件”,琴剑书箱,可谓是读书人的必备物件。
不过,当下的洛炎,并没有条件去凑齐这三大件。
爷爷和小叔手工制成的书箧,已是让他这个手残心满意足了。
坐上了牛车,爷爷赶着车到了老夫子的家,把老夫子接上,人算是齐了。
小林村到镇上并不远,走路要三刻钟左右,赶着牛车去,便更快一些。
很快,青岩镇到了。
青岩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正是因为此地盛产一种青色的岩石,打造成石板,石砖,都很是好用,本地有钱人家的地面,多是用青岩砖铺就的,看上去美观又整洁,甚至有不少外地的大户人家,前来采购。
顾青松把牛车赶到了洛炎的外祖家,商户陈家,跟着陈家人说明了来意,把牛车寄存在这,把束脩拿下来,和老夫子带着洛炎,前往了孙秀才的私塾。
陈家和孙秀才的私塾都在城东,相距不远,走了一会儿便到了。
孙秀才的私塾并不在家中,而是单独置的一处小院子,到了门口等候,请门房进门通报。
门房很快出来,请三人到偏厅,此间的主人,孙秀才已经再此等候了。
孙秀才头发微白,身穿青色直裰,蓄须,尽管年纪有些大了,但精神看起来很好,活力十足。
“这便是明远的儿子”孙秀才看着仍是个孩子模样的洛炎,开口问道。
“是啊,如今已是十一岁了。”洛青松看着自己的长孙,眼神有些飘忽。
洛炎还想听听三人会说些什么,却不想被老仆带了出去,边走边讲解,为他介绍起了私塾里的情况。
老仆带着他转了约有一刻钟,洛炎也问了一些问题。
回到偏厅,孙秀才,老夫子与爷爷似乎已经谈完,虽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看着爷爷好像有些湿润的眼眶,洛炎可以猜到,不外乎是他那个英年早逝的父亲,与接下来请孙秀才好好教导他这个良才美玉。
接着便准备行拜师礼。
读书人讲究尊师重教,入学需要祭拜先师。
洛炎拜入孙秀才的私塾,也要行拜师之礼。
洛炎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圣人的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
接着拜师孙秀才,三叩首。
拜完孙秀才,洛炎向他赠送六礼束脩。
第一为芹菜,意味着业精于勤。
第二为莲子,意味着先生的苦心教育。
第三为红豆,意味着鸿运高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