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凤宁封王(1 / 1)

加入书签

次日五更时,凤宁在安康的叫唤声中顶着睡意起床。凤宁穿戴好后,看了看漆黑的天空感叹古代帝王的勤政。慧明王府离皇宫只有一炷香的时辰便可到。

来到皇宫门口,已有许多大臣在等候,三五人群在相护问候着。不时大家按照官职大小排队等候,严相也已经到了,看着站在一旁的凤宁道:“凤使节,看来身体已无大恙了,可以为朝廷效力了,本相便放心了。”严相嘲讽的说道,脸上露出一丝冷意的笑。

“这要感谢先皇的庇佑,更要感谢严相的大力成全,凤宁一定会铭记于心,不会忘今日之恩,来日必当备上厚礼还报。”说完还不忘对严相笑着拱手行礼。

这时传来一声洪亮的声音:“上朝!”朝臣们纷纷走到布政殿,分文武官员站在两侧并按官职大小排好顺序向凤帝行君臣之礼。

“各爱卿,可有事启奏。”凤帝坐在凤椅上询问道。

严相后面一官员站出说道:“陛下,十五便是文比日,不日各国使节与才子们都会赶到,不知陛下圣意,今年由谁来办理此次赏文宴。”

“宣旨!”凤帝对着身旁宫中女官说道。

“诏,礼部办理此次赏文宴。望尔等用心操办,不得有误!礼部接旨。”女官大声宣读道。

“臣遵旨。”刚启奏官员跪地接旨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不知文比日我国由何人应赛呀?”礼部官员又接着道。

“众卿家,可有合适人选。”凤帝询问道

众臣子们顿时低头鸦雀无声,偌大朝堂偏偏无一人应声。

凤帝看此情形更是大怒嘲讽道:“三年一次科举竟无一文采出众者,真是我凤鸣之幸呀!”

有些年轻朝臣朝严相看了一眼,便又低首不语。凤帝见此情景已经明白了一二。凤宁环视一周,心中岂会不明白是严相之意。

这时有一官员出声道:“应由严相之子严子易出来比试,严公子文采出众,家学渊源,定能胜此重任。”

“王大人过奖了,犬子虽文采出众,但心郁难解,恐有差池。还请陛下,另选他人。”严相假装推辞道。

众朝臣听闻纷纷说:“国事当先,请严相不要推辞,陛下应当封严子易为未来国后。让严子易以未来国后身份出席此次比试。”

凤帝听后深知严相以此要挟逼她立严子易为国后,虽怒火中烧却也无可奈何,无奈之中看向凤宁。

凤宁会意道:“凤宁愿比试,请陛下恩准!”

众朝臣听闻纷纷看向凤宁,严相看向凤宁的眼神透出冷光。

“严公子既然心郁难解,应多散散心,不然郁郁成疾,那就是我等的不是了。”凤宁接着又说道:“严相如此忠君爱国,陛下应体恤严相爱子之情。让严相多陪陪严公子,早日解开心中郁结。”

“臣秉着食君之禄,应忠君之事。所以臣愿参加比试,为凤鸣争光。”凤宁对凤帝拱手道。

严相之党面面相觑,本是严相假意推脱,众臣相逼国后之位,谁知被凤宁解了凤帝之围。

凤帝随即下旨道:“凤宁听旨,现封凤宁为凤安王。凤爱卿以皇室子弟身份参加此次比试,为我凤鸣文采扬名。”

“臣谢陛下隆恩!”凤宁行君臣之礼回道。

“陛下,不可。先帝在位时并未认可凤使节生父杜彦才王夫身份。所以凤大人才未被封为世女,如今再封为凤安王恐有不妥,陛下需三思。”严相言词卓卓道。

“哦!严相此语,本王并不认同。我父为保凤鸣战死沙场,这是众所周知之事。先皇祖母也让我父与我母合葬在一起,启不是认同我父之身份。”凤宁看了眼周围,接着又道:“如若将士们,拼死保卫国家,战死沙场,死后还要因身份得不到认可。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试问何来保家卫国之人?”

“说得好,朕意已决,众爱卿们无需多言。”凤帝开口道。接着凤帝又道“况且凤宁本是我皇室子弟,封为凤安王乃顺理成章之事,何况凤宁乃慧明王独女本就应世袭王位,众卿家不得有异议。”

严相在二人的一顿抢白后,也提不出什么异议来,便也不做声。

“禀圣上,听闻凤安王昨日在惜情阁与一护卫情定终身,臣本不想提及此事,奈何凤安王现身份已有不同,此事不得不议,此乃有违皇室祖制,还请凤安王告知事情真相。”这时刚刚接旨的礼部官员站出来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