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西征(2 / 2)

加入书签

一开始,太平军攻势极为顺利。几个月前,太平军放弃武昌,东取天京,一路将清军绿营、团练打残。清军仅存的精锐也被调往江北大营、江南大营。

西征军乘船进入江西、安徽,清军望风披靡,沿江城池几乎全部不战而降。

此时,杨秀清尚未认识到西征战场的重要性,也没想过长期经营安徽、江西,指示太平军直取南昌。

西征军每到一地,就烧毁孔庙,掳掠钱粮,随占随弃。即便是芜湖这样的重镇,太平军亦未留兵驻守。实际上,他们只有七八千兵马,也无力分兵留守。

杨秀清之所以迟迟不肯将吴捷调防九江,正是对西征重要性估计不足,没打算大力经营九江。

西征军攻下安庆后,因为安庆是天京门户,胡以晄便留在安庆,统筹指挥西征全局。

赖汉英率领六七千主力,继续向南昌开拔。杨秀清本不重视西征,又一向猜忌赖汉英,派给赖汉英的并非精兵强将。

赖汉英是洪秀全正妻之弟,早在金田起义时便被封为“职同军师”。在太平军领导体制中,天王临朝不理政,军师掌管一切军政大权。杨秀清得以独揽大权,靠的就是军师一职。

因此,赖汉英颇受杨秀清猜忌。他的才干在于民政,军事指挥并非他的强项。

而清军那边,实际主持战斗的人是江忠源。他久经战阵,早在蓑衣渡之战时便已崭露头角。

赖汉英进攻南昌三个月,师老无功。清军的援军四处云集,总兵力已有一万九千人。

赖汉英虽然等来了援军,援军主将却是石祥祯。石祥祯是石达开的哥哥,与赖汉英一样是国宗提督军务。两人在职务上平级,石祥祯并不情愿服从赖汉英。

最要命的是,两人早些年便有个人矛盾。杨秀清明知两人有矛盾,故意派石祥祯到南昌援助赖汉英。

石祥祯会同石镇贞、韦俊等国宗提督军务,带来两万援军,却并未将其投入南昌战场,而是分兵掠取附近州县,美其名曰“剪其枝叶,坐困南昌”。

石祥祯明里支持赖汉英,暗里落井下石,向杨秀清发回密信,诬告赖汉英暗通官军,不想攻下南昌。

杨秀清明知石祥祯污告赖汉英,却仍令赖汉英自南昌撤围,严厉责备他久攻南昌不下。

此时,北伐军攻势受阻。杨秀清好大喜功,不愿召回北伐军,决定大力经营西征战场。他改令石达开出京,担任西征军统帅。

石达开虽然年纪轻轻,却自小闯荡江湖,颇读诗书,是太平军中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帅才。

9月下旬,石达开抵达安庆,以安庆为西征军大本营,标志着太平军西征战略的转变。

西征不再是为了筹措粮草、攻敌必救,而是要重点占据沿江要点,争城略地,建设地方政权。

在此背景下,西征军主力自南昌撤围,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湖北,以武昌为主要目标,另一路进攻皖北,以庐州(今合肥)为主要目标。

25日,西征军大将林启荣攻下九江。

九江位居长江中游,是鄂、赣、皖三省水陆交通枢纽。太平军据有九江,下可以保卫安庆、屏护天京,上可以西取武汉,南下江西,北上安徽,实乃三省锁钥。

因为九江太过重要,故杨秀清特命林启荣留在九江镇守。林启荣之前是杨秀清的亲兵,名声不显。此次西征,杨秀清大胆起用林启荣,授予其士官正将军之职,随赖汉英西征。

此人忠勇坚忍,一克九江便开始加筑城墙,部署防御工事。

没想到,九江早就被吴捷盯上。他在天京活动两个多月,又是医治杨秀清的眼疾,又是为杨秀清训练卫队,又是争取陈承镕的奥援,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九江。

林启荣一番努力,全都为吴捷作了嫁衣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