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商家的智慧(1 / 2)

加入书签

那不是连儿皇帝都不如了么?以元辅的睿智,怎么可能?

地龙王见朝廷没有正面回应,也大概明白了……暂时倒是很安静……

而洛城都市区周围的几个都市区(朝歌、汴城、南阳)却不管那么多,现在已经开始向那边转运垃圾,让杨东望当时一阵好笑,洛城以后的支柱产业就是垃圾处理了吗?

不对,他们不是处理,最多是个垃圾收集、转运地。

江城的垃圾肯定是运不到洛城的,划不来也没那么多运力……据杨东望了解,现在的做法是先分类,然后根据情况再处理、利用。

在大灾变前江城在垃圾分类方面就做的极好,全国领先水平。

大灾变之后在刘市长的统筹规划下就更好了,比如垃圾中的工业废渣,以前无处安放,都是堆在城市外围,现在大灾变造成了地质大变,深沟裂谷随处可见。

这些裂缝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巨大的不便,所以市府就出台了新的道路规划,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利用工业垃圾填平它们,也算一举两得……

而生活垃圾中除了厨余垃圾之外的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由于新时代生活资源的紧张,回收再利用的利润大幅增加,从而使得从事垃圾回收的企业大大增加,其各项技术也是大幅提升。

虽然现在都还是些小微企业,但杨东望相信,有利益就有做大的可能,未来出现从事垃圾循环再利用的环保类大企业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厨余垃圾,先不说现在粮食浪费现象已经大为减少。

各大国企也是积极进入厨余垃圾处理行业。

在新领地,除了灵鱼、灵虾这些民众能理解接受的新物种,各种新发现的微生物、草本、植物、乃至矿藏都能对灵气的循环再生起到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物种所在的地方,灵气更加纯净、清新……

而喂养它们中的微生物需要大量的厨余,这点其实与地龙王的作用很相似……据说地龙王的子孙们也会使得土壤更肥沃、灵力更充足,所以在冒险者大规模撤离大裂缝后,就有好几个大型国企入驻,在里面开辟灵田……

也正是因为此,对于地龙王的提议,其实还是有些人偏向于合作的……只不过现在大家主要还是以安全为先……毕竟经济建设再怎么重要,也要在国家安全之后……主次不能不分……

杨东望倒是没想到,大灾变居然大大促进了垃圾回收再利用这一行业,不过心里更为国家、朝廷点赞;即使在大变迁的时代之中,也能抓住每一点有益的……

就像昨晚新闻里说的,新时代的变迁对每一个行业都是公平的,就看你会不会、能不能在这次变革中抓住机会、突破自我、从而完成新生……

既有像房地产、垃圾处理这样找对路子完成转型的;

当然也有像保险这样几乎被扫入垃圾堆的……

穷则变、变则通、他们教育界不也一样么?

杨东望想着……

……

看着车外越来越稀疏的人烟,杨东望知道他们快到城市边缘了。

虽然说,现在的江城都市区号称,辐射方圆五百公里,但事实上广大的辐射外围区,人烟是极其稀少的。

朝廷根据各一级都市区的实力、人口给每个都市区的三驾马车下达了不同的命令;像他们江城都市区就需要负责方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南北、东西各500公里)内的安全……

除了华东、中原这些精华区,有些大都市区由于距离较近,面积不够之外;四十七城负责区加上边疆军队驻扎区,以及国企负责的资源区,这才构成了朝廷现在实控的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土……

事实上,三千多万人口的江城那里需要二十多万平方公里这么大,只不过朝廷下了命令,那也只能号称江城方圆五百公里了……大家都一样……

杨东望虽然自忖实力不低,但带着一车的妇孺儿童,他也不敢妄自尊大,所以就在城市的边缘,选择了一个平坦的地方,旁边有树林、有草地、有大河、也有河滩,看着倒是好一派自然风光。

今年的江城跟前几年一样,过年的时候就已经立春了,所以天气较为暖和,在太阳的照耀下,居然有近二十度的室外温度,所以倒是不用担心外面特别冷。

杨东望刚停好车,儿子果果和外甥子锡就迫不及待的要下来玩了,杨东望赶紧跟着他俩一起下车。看着外面尽是几十米高的大树,郁郁葱葱,还有宽阔的大草坪,两娃儿都觉得特别兴奋。

当然,杨东望是不敢让他们现在就过去的,没有检查过,谁知道树上、草里会不会藏有什么特别厉害的虫子什么的。

他只能先将他们带到了小河边,河边有一个碎石滩,一览无余。安排好他们之后,杨东望先是用灵识好好扫射、检查了一遍河滩,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就准备自己先走一遍草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