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仙道-武道纪元(2 / 2)

加入书签

仙道入门变难的问题、能一经发现就引起当时当权者们的极度重视。

可见在任何时候、在任何组织,就没有不重视人才储备的,所以朝廷出台武道院校,重视九大院校、重视教育界,既有当前权力构架的需要、更是武道永续的必由之路。

我的选择没错,杨东望这时还不忘自得一把。。。

所以当时的一些人就开始思考新的道路,正是这种大背景下武道应运而生。

武道,求天地不如求自己;这是它与仙道最大的区别。

武道开创之初也是对仙道各种模仿;就连最重要的修炼境界都是跟仙道借来的:练气、炼神。

但却是不敢再炼虚了,大能巨擘们的集体陨落事件,使得他们对洞天境畏之如虎……

但由于能够直接练气的门槛越来越高,再加上已经知道原因是、灵气变差造成了普通人身体素质的下降。

故而,在集体智慧下,最后在练气化神境之前又加了一个炼精化气境。

但此时众人重建修行路的心情与功绩却是与三生道人当年完全没得比了!

一个是在至暗时刻为人族带来希望;一个是末路之下的……苟延残喘。

当然,杨东望觉得他们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一群小中兴之人!

所以说修行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随着环境、时代是在不断演化的。

所以也不就存在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功法越古老的就越好?

只有适合当代的、契合自己的才是最合适的,杨东望一阵明悟……

而随着人们对炼精化气的研究、尝试与改进,世人发现这一步不仅可以降低修行门槛,更是对后面境界突破影响深远。

从而引起了世人对肉身锤炼的重视。

这也是原来仙道时期的众多仙门在这一时期改为佛门的原因。

因为他们在发现肉身的重要性之后,就完全沉迷进去了,把以前的练气修行变为现在的炼体修行,并且极为推崇,更是一度将肉身比作渡世宝筏。

称炼到至极至亦可得道,只不过这一时期别说是得道,能有个元神境就不错了……

不过武道的诞生,修行门槛的降低,却也使得武者修行人数直线上升,以致于原本计算可续十万载的灵气在还不到两万年时间里就耗尽了。

而曾经繁盛至极的仙道-武道文明也在灵气耗尽之后的灭世天灾之中不复存在……

不对,逃出了唯一的幸运者——玄天塔……

这是玄天塔留存记忆的第一部分,仙道-武道文明……杨东望看的是一阵唏嘘……

尤其是那场灭世之战,可以说修仙界就是被自己人给玩残、玩死的。

就像武道纪元里玄门门主杨战说的那样:仙道的本质是掠夺,是损天地以补自身。

他们都是世界的蛀虫!

在武道时代,批判仙道就是政治正确,即使他们天天还在利用着前辈们的遗泽,研究着貌似属于自己的武道……

杨东望看的又是点头又是好笑;修仙者们的确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说的好像武者就是什么好东西似的。

预言能持续十万年的武道纪元到最后才堪堪两万年,除了不可回避的武者数量增多之外。

不也说明武道与仙道在本质上是差不多的,都是抢,抢自然界的。

只不过仙道更狠而已,先抢灵气修行强大自我,然后斗法什么的还要借用天地,连吃带喝最后还有打包。

但若仅从修炼上说,仙道与武道不都是对世界灵气的争夺么?

这时杨东望突然想到,我们现在才刚刚灵气复苏,地星面积貌似还不及上个纪元,而人口总数方面更是不好说……也不知道本轮武道大昌能延续多久……杨东望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忧心忡忡起来……

额,这个是不是想得太远了,这才开始吧,即使最后只有两万年,我也是骨头都烂完了吧……额,如果……自己死后可以土葬的话……杨东望一时又有点了尴尬……

虽然杨东望对这个本家门主的贬祖崇今,不太苟同。

但对他在玄天塔沉睡前与其交流探讨灭世之战始末的有些猜测,杨东望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同时他相信玄天塔也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不然也不会把它专门记录下来,留给后世之人,这算是给后人的遗泽和……警示吧……

首先是关于合道的问题;那帮洞天大能虽然做事偏激、疯狂,但毕竟没有一个是蠢人,他们的思路、肯定是对的。

那为什么六仙尊可以用大地母气证道,而他们却不行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