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天下健者,岂唯董公!(2 / 2)

加入书签

忽然同时再度大笑起来。

“开原伯啊,我们是爽快人啊!我李家能掏二三十万二的钱来交换我五弟以及那二千多的下属,可二百万的钱,您还不如砍倒他们呢!不要说我们李家没有那么多钱,是有就不能拿出去交换他们的,可想来您并没有真的要这二百万的钱。有啥要的虽然提出来,就只讲银子也好。”

李如松表示。

他自然理解杨丰此次开价的意义。

““第一,你李家就是忠臣吗?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家李家忠于皇上忠于大明。

““那皇上有事要你去办,你一定会赴汤蹈火吗?

“我家李家为了皇上,赴汤蹈火的机会可不止一次!”

““那么容易,实际情况非常简单,你得赔偿这200万美元。

这个数字绝对不会改变,只是你再不那么大,那我为你指一条明路吧,以前这位京城勋贵为帮助皇上,捐过千万两白银。当然,那可是皇帝的钱啊!你看,这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清代着名的大臣李济深。象英国公那样,全部捐出50万两,武清伯连300万两也不例外,这些为臣子者,是那样慷慨,那和皇上最亲近的人当然少不了。

咱大明和皇上最亲近的人是谁?”

“潞王?”

“祝贺!回答得很好。亲兄弟自然是最亲近的人。而不仅仅潞王如此。所有藩王皆是皇上最亲近之人。毕竟他们皆是太祖以后的人。因为连这几个外人也捐出那么多白银。难道这几个藩王也应该捐钱吗?

“这句话说的就是该说的话。

“可他们非但不捐钱,山东三王又勾结衍圣公作乱。那李家身为皇上忠臣,难道不应有所图吗?”

“到山东平叛了吗?

““那就不用了,辽东终究也不稳固,还得由你来镇守。

可自辽东军入关后,想来三、二个月还是不出什么事故的,毕竟此时辽东寒气逼人,西虏是出不去的。

然后李都督就带上了这支军队,替皇上安抚代王、晋王、沈王、郑王、潞王、赵王、周王等与叛军相邻的藩王们,使他们放心,以免他们恐慌,这应该没问题吧?如果李孝文不知道有这么多人在等他,他也就不会带这些人一起去了。李都督若是查出了什么藩王与叛军秘密勾结的话,还可带回锦衣卫交还,若是那些藩王是公忠体国、甘愿替皇上捐银平叛的话,那么李都督还可带回锦衣卫。”

杨丰表示。

李如松神情深邃地注视着他。。。。

这小坏蛋很坏,这么干李家还和他成为帮凶,等于要他交投名状呀!

但是。。。

若非如此,他的亲哥哥以及这2000多名精锐家丁都将不复存在。

亲兄弟倒也能殉国,可那几个家丁实在没办法,离开他们,李家即使不从此消沉下去,起码也会断掉一只手臂,这几个人都是李家长年养成的,堪称李家基本盘根错节,碧蹄馆已经死亡200多人,他悲痛欲绝,这一次却将近3000人,堪称李家精锐一半赔上。

离开它们,李家日后能否在辽东这虎狼之地生存就很难说。

辽东挂念李家者有之呀。

仇人更是跃跃欲试。

炒花可以到边墙外面去等候!

其兄却为李家所杀,斗不过李家时可众人共玩寇致富,斗不过李家时,血洗李家复仇是不可避免。

叶赫部同样瞪大了眼睛。

金台吉他爹却被其父亲设计杀害。

这些与李家血海深仇之人不惜向李家动手。

对于向杨丰交上投名状来说,这倒是没啥了不起了,毕竟此时北方显然早就武力做主了,再看麻贵这几个到现在为止保持中立的人,也不照样过得去,就连投名状之后,倒是令南边群臣闻风丧胆,当时向他们索要钱财和粮食倒是比较方便,这情况下愈是忠心老实就愈是令人鄙视了。

“如果是皇上的意旨,李某自然也会遵旨行事。”

李如松慢慢地说。

“圣旨。这好好说话。魏公公。快回宫来请。快。不要耽误李都督。他此行议程可紧张啦!”

杨丰大声说道。

门外一直窃听的魏公公急忙应允,急忙上前向李都督进呈。

“开原伯真是爽快!”

李如松笑了笑说。

“李都督啊!我粗人啊!没有这些花花肠子啊!我尊重有权势的人啊!什么是权势呢?饱读十年书啊!文章写得不错啊!这简直称不上权势啊!下千言万语啊!比不上一把鸟铳啊!会用刀割人啊!我这人出身寒微啊!没多少思想啊!现在能够拥有这位都督已是心满意足了!况且我即使挂念其他的事情,都会挂念这些美好的事情,而不会挂念贫穷的事情啊!”

其实我非常不明白令弟是怎么做的,自己把杨镐这几个人当成枪使又能怎么样呢?

杨镐此举也情有可原,他家中毕竟良田百顷,怕哪天我也要如顺天般分给他家中土地。

可令弟为什么?

我是不是把南面花花世界放手去做,而把北面穷山恶水也放手去做呢?

我甚至把赶兔放回原处,也没有去摸它的草场。这不是在远处想吗?

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成为朋友,你李家认为自己是黔国公那样的人,那么就不用和那些文官一伙人在一起,我也能帮助你请求皇上封侯,前提是你拥有这股势力,那么我并不介意你是世镇辽东之人,但是如今我倒是需要考虑到,我对于你势力的判断是错误的,你未必值得拥有这股势力。“这是明朝嘉靖年间着名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的话。这句话,道出了当时官场上许多人对官员身份和地位的认识。”官不能当,要作百姓看!”

杨丰表示。

“开原伯而天下健,岂唯董公哉!”

李如松骄傲地说。

“那么,让我去瞧瞧吧!”

杨丰做出请动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