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丹心昭日月(1 / 2)

加入书签

      在大汉帝国正式发动西征两年多之后,皇帝和他的大臣们召开于建始五年末的这场大朝会,因为许多特殊的原因,而被太史令郑重记录史册。并且以此为节点,预告了大汉王朝另一个重要时代的即将来临。

然而,在当时,还并没有人能够认识到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意义。许多亲身经历这一系列事件的人,他们心中感到的,也只有无尽的震撼和大惑不解。

不过,皇帝刘琚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在宣告完他的决定后,立刻宣布散朝。这样的强硬态度,自从他登基以后的这几年,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宗室老臣们群情汹汹,自不待言。阴冷的目光,还未走出未央宫,已经形成许多寒刀暗箭,充满了破坏欲。

皇帝的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明确探知。在这相互关联的几件事情上,这位一直以来在人们眼中仁慈温和的帝王,表现得非常决绝。也许,外界唯一知道的就是,他想要用自己特殊的手段,来解决关于面临的危机。

皇帝走进未央宫深处,在这个残冬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和这个国家都需要暂时停顿下来,好好的化解一下长久以来所积存的许多问题。

而随后就发生了震动长安的大事,把某些势力集团因为利益关系与皇帝陛下形成的矛盾,几乎彻底公开化了。

在含元殿上被委以重任的司隶校尉终军,陛辞之后还没有走出长安城,就在永宁门附近遭遇了刺杀。

这位手捧天子剑的皇帝特使,接受任命之后,没有来得及对家中妻儿多交代什么,就带领着一队侍从和有关人员出发了。男儿为国,难顾私情。这正是许许多多华夏有志之士所共有的品质。而正是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才撑起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只不过,有人不想让他活着走出长安城。或者是说,不想让他身上所担负的皇帝意志去顺利地完成。他们要打断这根脊梁,让皇帝知难而退,重新回到各利益集团需要的轨道。

刺客一共有十几人。虽然算不上是什么绝顶的高手,但正因为他们死士的身份,才令人可怕。这样的人物,被主家长久豢养在黑暗中,一旦出动,就是效死之时。

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长安城,对身份无比重要的皇帝特使进行截杀,这本身已经形同叛逆。更是骇人听闻。然而,有人就是这样做了,丝毫都不顾忌什么。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已经孤注一掷,想要以这种公开的威胁,来表明对皇帝所作所为无比坚决的反对态度。

从含元殿决议到终军出长安城,不过短短的半天时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派出精锐力量进行布局,并且对目标进行明确的刺杀。足以表明其背后的势力庞大,非一般人所能为之。

刀光凝雪,剑刃寒霜。当不明身份的死士们突然暴起发难,从街道巷陌间发起突袭的时候,终军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拔出了自己

的佩剑,从容应战。

曾经只手缚苍龙的少年,并不是只有豪情万丈。他也是文武双全的人。就算是这些年来公务繁忙岁月倥偬,他也闻鸡起舞,从未间断。

虽然事起突然,侍从们也没有人逃跑或者退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冲上来与死士们展开了拼死搏杀。片刻的功夫,即血染长街,死伤者众。

死士们的战斗力惊人。他们的目标是杀死终军,因此,即便是侍从们拼了命的抵抗,也阻挡不住这些人的进攻。数柄刀剑加身,溅起残雪无数,司隶校尉手中剑在连伤几人之后,也终于胸口中了一刀,被迫后退。

如同嗜血的狼群,剩下的五六死士疯狂的围杀过来,眼看终军性命难保。就在这紧急时刻,终于有人赶来相救。

距离永宁门并不太远的明月楼,在稍早些的时候接到东方朔亲自派人送来的消息,请他们准备最精美的酒食,送往城外长亭,以为西行的终军做饯行之用。

而季英在听说这件事之后,无比重视。他亲自安排,并且派自己的儿子季迦准备好后送往城外。

而最近一直在长安的陆浚自然也跟着他一起出城。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关于西征的具体消息,心中很是焦急。听说终军作为皇帝特使要去西方大陆,两个人却是不免意动。

他们没有想到,有人会在永宁门当街拦杀终军一行。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恰逢其会的两人大喝一声,拔刀而上,刀刀致命,眨眼之间就把那些死士杀得七零八落,死伤在当地。

得脱大难的终军喘了口气,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清理伤口。好在,伤处并不严重,虽然流了不少血,却影响不了他继续西去的决心。

长安城的巡城兵马也终于得到消息赶到。不过,他们来得有些晚了。所有的死士已经全部变成了死尸。他们都是死于自刺而亡。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死士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他们是绝对不会落在别人手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