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后勤的重要性(一)(1 / 2)

加入书签

咱就是说,英军虽然战区航空兵数量少于阿军,但注意充分发挥武器装备技战术性能方面优势,积极争夺制空权。

将航母部署在马岛以东300-500海里阿战机作战半径之外,既降低空中威胁,又削弱阿空中打击力;

在轰炸马岛阿军机场同时,采取高强度出动、一机多用等战术措施,在反空袭中与防空武器结合,重创阿空军,夺取并保持作战区域制空权,有力保障了海上舰队和登陆部队安全。

在制海权方面,战争初期阿军投入大部分海上力量支援登岛部队作战,一度掌握战区制海权,向马岛输送兵力、作战物资与补给品都比较及时顺利。

英军特混舰队进入战区后,遂行海上封锁与空中封锁行动,在封锁区内积极进行反潜、反舰和防空作战。

特别是英“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后,迫使阿海军退出战区,英完全掌握制海权,限制了阿军舰船活动,切断了阿海上交通线,孤立并从海上包围马岛,支援了登陆行动与岛上战斗。

英军对制空权、制海权的有效控制,为其最终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阿军对制空制海权的逐步丧失,使其在战争中陷于被动挨打境地。

夺岛作战是现代条件下最复杂的作战样式之一,能否达成突然性是影响作战成败的重要因素。

英军之所以能够以较小伤亡夺回被占马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取得了夺岛战役的突然性。

为达成突然性,英军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出其不意,慎选登陆地点。

圣卡洛斯港海湾狭长,舰队活动余地小,与首府斯坦利港只有小道相通,车辆通行困难。

阿军认为不是理想的登陆地段,因而仅部署了百人左右的警戒分队。

二是运用多种谋略手段进行欺骗。

英军在登陆前两周就已选定圣卡洛斯港为登陆点,而英报却登载大量消息,预测英军将在马岛南部登陆。

登陆前两天,英军飞机和军舰连续突击马岛南部的达尔文港及古斯格林机场,却置圣卡洛斯港于不顾,致使阿军出现判断失误。

三是英军在登陆前夕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舰队实施无线电静默,甚至中断对美提供情报。四是利用夜暗的掩护突击上陆。

5月20日晚,马岛及附近海域大雾弥漫,云层很低,能见度差。英舰队在恶劣的气象条件掩护下,于午夜驶入马尔维纳斯海峡,于21日凌晨2时开始登陆。

天亮前,登陆部队及其装备已全部上陆。五是实施佯攻。

英军在圣卡洛斯港登陆的同时,突击队在达尔文港和路易港登陆,实施了牵制性攻击,致使阿军无法判明其真实意图和主要突击方向。

待阿军弄清真实情况后,英军已在圣卡洛斯港占领了大片滩头阵地,基本站稳了脚跟。

当然,现代战争,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战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均高度重视运用各自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提高作战效能。

特别是精确制导武器和电子战装备在战争中大显身手,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

在争夺制空权作战中,英军空空、地空、舰空导弹共击落阿军飞机60多架,约占阿军被击落飞机总数的63%。

双方还使用大量电子战装备,电子战作用十分突出。

英军舰载飞机装备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在2500余架次出击中,共击沉阿军舰船多艘和飞机数十架,自身仅被击落1架。

阿军“超级军旗”战斗轰炸机搭载的多功能雷达可引导飞机进行超低空飞行,实施精确打击,确保该机多次成功袭击英舰队而自身未被击落。

阿“飞鱼”导弹战绩突出也是得益于其配备了反干扰装置。电子战装备显著增强了武器的作战效能,已成为重要的间接杀伤手段,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但是在没有电子系统和导弹的情况下,战争规模会被无限缩小。

不过马岛战争中,战场后勤保障是交战双方对抗最直接、最激烈、最复杂的领域之一。

从一定意义上讲,“战争就是打后勤”,后勤保障的好坏直接影响作战进程和结局。

英军特混舰队劳师远征,所有作战物资均需由本土或英唯一的前进基地—阿森松岛运送。

在登陆作战中,英军特混舰队需要补给的物资在万种以上,仅油料一项,每天即需4000-6000吨。

为此,英动用了全国的油料储备,除出动海军运输舰船外,还征用了50余艘商船担任后勤物资运输。

出色的后勤保障为英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守岛阿军迅速落败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其后勤补给线被英海空军切断,致使守军缺衣少食、弹药不足,作战行动受到严重影响。

一旦后勤供应不继,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就很难维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