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配剑难安稳(1 / 2)

加入书签

来者出现的颇为诡异,钟先生却仿佛早有预料,神情平淡。

“先生好雅致,不似我等武夫,却是不解风雅。”来人身着灰白布袍,双目含神,面容约莫四十。值得一提的是此人腰间配剑,剑鞘玄墨,不似凡品。剑柄却颇为不寻常,如树盘根,眼难辩是何材质。

称着自己是武夫,却行至钟先生对面且坐下。

钟先生先前只知有不明来客,心中暗叹,面上却八风不动。此时打量此人,面虽生,容光饱满,气神内蕴,配剑……

见到剑时,饶是钟先生也动容了一下,继而不解:“可是宁先生?阁下如何寻到我的?”

钟先生欲作揖,来者却摆手阻止:“先生切莫折煞宁某,一介武夫,当不起先生一称,也当不得先生一礼。不过先生隐姓埋名十载余,是叫人好找!”

言语中似乎透漏了些许隐秘。

宁不语,三十年前便是三清门年轻辈第一人,以剑观道,十年前更难寻敌手。江湖传言“剑近乎道”。不过正是十年前,却被三清门逐出山门,内里传言太多,难辨明了。理说文武难相敬,钟先生敬宁不语仅是为品行。

宁不语配剑名为“仇恶(wu)”,品行当得剑名。

钟先生并未与宁不语打过交道,甚至与三清门都甚少通往来,思量着这位剑仙寻自己是何目的。

“人老了,便想吹山风,避人心。不知阁下寻某是为何?”钟先生笑着落了一子,向宁不语示意。

谈及目的,宁不语“啪”的落下一子,开口试探:“先生腹有大才,《阴阳鉴一》尚未圆满,也使得怀国上下有序,尽得民心,国力强盛。”不管有何求,先夸。

“宁大侠言重了,怀主大德,某不敢居功。”钟先生顽劣般的思量着,我若是敢居功半句,这院墙后是否会杀出一众暗卫。此念头当然不会成真,他也心知江湖人士素不屑和朝廷为伍,更何况宁不语这等大才。

此话虽稳,但宁不语还是从中听出来味道:“先生居功至伟,却被逼得在这乡野隐居十载,恐还有性命之危。宁某尽可护得先生周全,想请先生出山,共谋大业。”

此地隐蔽,然十载余来,点点风声也可传入有心人之耳,宁不语便是一个例子。

钟先生不言,只是落下一子。

“此地虽难寻,但宁某可寻到,他人亦可寻到。先生固无名利之心,可一心隐退,可知如何才能保证先生所书不外泄。”

知情者死。二人心知肚明。钟先生能妥当的脱身仅是因为《阴阳鉴一》只是其一,后两传并未传下,是以还有利用之处。然钟先生消失十载之久,不在股掌间,且并未有交出后传之意,朝廷定是欲除之后患。

钟先生并不惧一死,只是,心血传承尚未来得及留下,宁不语寻到此却让他心中多了几分急迫。

“谋欲何往?”

“平一天下!”宁不语此言一出,却惊的蝉鸣都仿若停滞。

思量间,二人沉默的对弈着。少顷,钟先生开口:“土酒山风,闲云野鹤,老夫已是懒散惯了。”

此言算是婉拒了宁不语,只是……

“某有一养子,唤方酒,阁下若是肯授他本事,老夫便与你走一趟。”钟先生欲给方酒寻一方机缘,免得日后如自己一般,身家性命都无法自保。

宁不语闻言,自想起来方才出门的少年:“授剑无妨,不过修行且只能看他自身悟性。”能请动钟先生,名下收一徒自无妨。

“可,机缘当靠自身把握。”钟先生再落下一子,棋局已定。

宁不语拱手,再次叹服一声:“先生大才!”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