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初识大海(1 / 1)
卓然在荷花镇履行完自己要做的事情后,带着玉博涵和代素素起程去看大海......
代素素踏上了仰慕已久的公共汽车心里是格外高兴,她的情绪十分亢奋和高涨,她坐在座位上看着向后飞速闪去的景物感到异常的激动和振奋,她只恨自己只长了两只眼睛,还没来得及看仔细、看成清楚外面的景色就一晃而过了,要是多长几只眼睛该有多好。她痴迷迷地看着窗外飞速闪过的景色,感觉特别愉快。可是过了不多一会儿,她就感到头晕恶心,她的脸色呈现苍白色,胃里好难受,她把头伸出窗外,便止不住地呕吐起来。
玉博涵有些担心地扶住代素素关心地问:“素素你哪里不舒服?是不是生病了。”
卓然连忙解释说:“博涵,别担心,素素这是晕车,不是生病,没多大的事。”
“这刚坐上车没多一会儿就晕车,我们还要坐几个小时的车,还指不定晕成什么样子呢。素素,要不然我们回去吧。”玉博涵看着脸色蜡黄苍白的素素忐忑不安地说。
“不,不,我不回去,我是绝对不会回去的,我一定要去看大海,我一定要去看大海。”呕吐完代素素口气坚定地说。
“那你的身体能承受得住吗?”玉博涵心虑焦灼地问。
“能,反正也不是得了什么病,就是不舒服,我能克服,我能坚持得住。”代素素表现得非常倔犟。
玉博涵把代素素搂住,让代素素靠在自己身上尽量让她待得舒服一些。
代素素就顺从地依靠着玉博涵在汽车的晃动中渐渐地睡着了……
三位少年来到大海边,正赶上潮落,海滩上遗留下螃蟹、海螺、海蛎、海蛏、海蚌和叫不上名字的贝类,丰富极了,可爱极了。他们三个人像拣宝贝似的拣了起来,尤其是代素素,恨不得把海滩上的“宝贝”全部都一下子拣起来。卓然指着前面的一岛屿说:“你们看前面的小岛,那里有更好看的贝壳,我去到那里给你们拣些来,说着卓然就跳进大海向小岛游去。
卓然游回来的时候带回了更加好看的贝壳。
正在三位少年如获至宝地欣赏着美丽的贝壳时,忽然听到远处有轰鸣声,这响声由远而近地迅速传来,卓然喊道:“博涵,素素赶紧跑,涨潮了。”
玉博涵和代素素根本不懂涨潮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听从卓然的话莫名其妙地跟随着卓然跑起来。
涨潮的速度相当快,浪潮一层层向前推着,浪花一浪接着一浪地摔落在沙滩上,发出沉重的轰响,海潮撞击着海滩,每一次撞击都留下一滩泛着泡沫的海水。海水一步步侵蚀着沙滩,大有吞没一切的磅礴气势。
三位少年气喘吁吁地站在海岸边,向浩淼的蓝色大海望去,远处波光粼粼,近处浪潮迭起,海滩上未曾被拾起的海之子全部淹没在大海之中。极目远眺,海的尽头与天连成一体,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海平线上,没有云丝,没有帆点,没有鸥影,只是一片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海水,有一种震撼心魄咄咄逼人的气势,有一种屹立在天地之间的豪迈英雄气概。
“要是大海不涨潮,总是落潮该有多好,我们会拣到更多一些的海中之物,这一涨潮,全没了。“代素素失落地发出不尽人意的感叹。
“素素,这你就不懂了不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以自己的意志而转移的,如果大海没有涨潮就没有落潮之说,没有了落潮也就没有了海滩上的海之子的出现,这就是大海生命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卓然给代素素做着解释。
“这海水真是可恶,把那么多美丽的东西都深藏若虚,令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我诅咒海水。”代素素还在为没能拾到更多的海之子而懊恼。
“其实,海水是海之子的母亲,是海水哺育了无数海之生灵,没有了海水,海之子们也不复存在。我们首先感谢的是大海,是大海孕育了海之子,孕育了海底世界,相信我们以后会有机会去看到神奇的海底世界的。”卓然语重心长并充满希望地说。
“卓然,这真的大海可没有你的画那么迷人,那么美丽。”代素素实话实说。
“是吗,我感觉我画的大海没有真的大海有魅力,我没有能力表达出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大海的虚怀若谷。”卓然太爱大海了。
“看真的大海只不过是一大片会晃动的令人头晕目眩的水,海底世界一点都看不见,尽管它里面蕴藏着美丽丰富的海之物,看不见还不等于没有,一切美丽的东西都被海水覆盖着。浩瀚的海面也没什么意思,甚至令我有些恐惧,而看你的画就不同,你的画中洋溢着神秘、美好,蕴藏着神奇的力量,是极其迷人和令人产生美好遐思的艺术感觉。”代素素谈着自己对大海的体会。
“我不赞同素素的看法。卓然的画固然给人一种视觉的美感,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畅想意境,是艺术对大海的再表现再创作。但那毕竟是静止不动的艺术表现手法,只是描绘了大海的某一处风采,虽然抓住了大海的灵魂加以表现,但我觉得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味到大海的真实和纯粹的神奇力量。我觉得看真实的大海比看美丽的图画更加激动人心,更加震撼心灵。从表面上看大海只是单调的粗野的,我们尽管看不到它的深层次的内部世界,看不见海底深处的无比神奇无比丰富多彩的东西,但是这绝不等于没有。美好的、美丽的东西如果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等于没有美丽美好吗?大海的美也许就在于它的内涵丰富吧。看着大海与天相连相融在一起,我的心在颤抖在狂呼,大海,赐给智慧、力量和勇气吧!宇宙真是无穷大,大得令人找不到自己,在晃动不息的浩淼大海面前,我感到渺小和卑微。我感到了大海是力量、强大、宽容、智慧的化身,大海不只是一滩会晃动、不时激起丛丛白色浪花的水,它的博大胸怀里是无数海底精灵们生存的乐园,是海底精灵们的成长摇篮。我真得好愿意变成大海中的一分子,在大海母亲的怀抱自由自在地遨游。”玉博涵对初次见到的大海一见钟情,她是那么的从灵魂深处喜欢上了大海,喜欢上了它的博大精深、胸怀宽广和容纳百川的气魄。
大海的浪潮依旧层层涌起摔打在海滩上,又苦又咸的海水溅到少年们的身上、脸上、口中,代素素想起奶奶曾经给他们讲过的关于海里面的神话故事,她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们说关于海里有关龙宫、龙王、龙子龙孙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人们是怎么编出来的?海底到底有没有龙宫的世界啊?”
“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有也许没有吧。”玉博涵对未知世界也感到非常的神秘。
“那些关于大海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的美妙境界真是令人向往,那些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的作者一定是体验过熟悉的生活或亲眼看见过那些东西的存在才写出来的,不然怎么会把故事写得那么美丽动人,真实可信。假如我们也能过上神仙似的生活该有多好!”代素素对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有着一种依恋很深的情愫。
“老师曾经讲过,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而编写出来的故事。且不说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世界奇妙博大,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什么事情也都会随着时间而消失,什么事情也都在不断的诞生,什么事情也都在不断地毁灭。美的、丑的、善的、恶的都循环不断交替着出现,令人费解。自然现象也是解释不清楚的,偶然的、必然的、巧合的、安排的、人为的、自然的、创造的纷纷乱乱。你要是刻意去研究它,是没有结果的,有神仙也好,没有神仙也好,我想任其自然,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生活是最切合实际的。”卓然显得有些超凡脱俗。
“我真的搞不明白,我怎么就想象不出来,幻想不出来,解释不出来那许多的美好的神奇的故事。我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东西都是干干巴巴的枯燥无趣味的东西,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连写篇作文都十分费劲,只有美丽的图画和美好的神话、童话故事才会使我感到世界上还有那么美好的东西存在。”代素素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天生缺乏艺术细胞的很蠢笨的一个人。
“也许是现实生活太枯燥无味了吧,所以天才的智慧非凡的劳动人民才创造出了诸如音乐、美术、文学等不朽的艺术作品吧。艺术能充实人们的生活,能美化人们的心灵,会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一些,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愉快,人类太伟大了。”玉博涵凭着自己对生活的一点领悟这么说着。
“我天生没有一丁点儿的艺术细胞,哎,穷人家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一家人吃饱肚子,这是最实际的,吃不饱肚子怪难受的,再动听的故事,再好看的图画,再悦耳的音乐也是空的虚的不切实际的,不能当饭吃的,我呀,归根结底还得回家当农民,去做修理地球的工作。”代素素自卑又实际地说。
卓然和玉博涵看着浪花飞溅的大海没有再说话,代素素的话没有错,他们非常理解,当一个人为温饱而发愁时,是很难产生出艺术灵感的,即使产生了灵感也是昙花一现。
但是生存困境并未完全泯灭代素素这个年龄的天真和幻想,她对着汪洋大海说:“大海的海水淹没了一切,我们看不到神奇的海底世界。假如有一天海水突然干了该有多好,我们从未看见过的童话般的世界不就全展现出来了,那时我们就会一目了然地把海底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那时,我们把海底世界的宝贝都欣赏个够,海底世界也就不具有神秘感了,海底到底是不是有龙宫、龙殿、龙王、龙子、龙女、龙孙就全都知晓了。”
“那只是你的幻想罢了,这不你的想象力也挺丰富的吗,也许海水干了,海底世界的精灵们也随之消失了,大海干了的时候,也就是你失望的时候。只有又苦又咸的海水才是海中无数精灵们赖以生存的渊源。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里不是有一句词是‘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吗,离开了海水,大海里的生灵也只有灭亡。”玉博涵手中摆弄着从海滩拾回来的贝壳,她按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对代素素说。
“博涵说得对,那些可爱的海中之精灵离开海水就会慢慢死掉的,海水就是海中精灵的母亲,就是哺育它们生长的乳汁,”卓然说着拿起了一只螃蟹放在海水边,那只螃蟹迅速地爬向大海,随着潮水的涌动回归到了母亲的怀抱。
“要是卓然放生的这只螃蟹是龙王的女儿就好了,她准会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代素素高兴地拍起了巴掌。
“传说中龙王的女儿是漂亮的小金鱼,螃蟹可能不会是龙王的女儿吧。”卓然自我解嘲地说。
“卓然放生的那只螃蟹一准是一员守龙门的大将,不是有虾兵蟹将这么个词吗。以后有机会去面见龙王,你放生的大将军定会保你平安的。”玉博涵打趣道。
三个少年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卓然忽然想起了一个从渔村的渔民那里听来的故事,他对玉博涵和代素素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有兴趣听吗?”
“你讲吧,我们喜欢听。”玉博涵说完先坐在了沙滩上,代素素和卓然也坐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