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谋划(1 / 2)

加入书签

南梁宣德三年,五月初一,春光渐褪,夏花锦绣。

山坳里,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低矮、臃肿,背脊贴近山腰,那里正好是一处凹下的坑,房子全部在坑的里面。外面还有墙一般的东西,全部用杂色石头砌就的,但已残颓得不成形了,偶尔看来,那只是一些乱石堆。

这山坳里的破茅草屋就是李响在这个时代的家,比起前世李响的豪华别墅,这破茅草屋简直不忍直视,李响倒是乐在其中,还美其名日—山中陋室。

当时走投无路的春梅,在李响奶声奶气的鼓励之下,仅仅三天时间,愣是搭建起这一处遮风蔽雨的居室,李梅还在房子四围开辟了几块地,种上些时令蔬菜。

天刚蒙蒙亮,春梅就赶着去晏城胖红女红店,她需要把缝制好的女红拿去女红店捣换些银两,家里的粮食已见底,需要买些来才能度日,李响还小,需要添些肉食补充营养。

未满一岁的李响,尽管拥有前世的思维和记忆,身体还是婴童的体质,刚刚会爬,尽管他刻意的锻炼他的腿的力量,腿的力量只能说比同龄的婴童要强很多,但还是不能下地走路。

不能走路的李响被春梅留在了家里,这也给了李响独自思考的时间。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三个月了。

明媚的阳光从茅草缝隙洒了下来,床上春梅刻意放置的桌子上也洒满了阳光。桌上摆着一叠微黄的素纸,旁边放着一枚端砚,笔筒里插着几支毛笔,还有春梅不知从哪里淘来的这个时代的书—《南梁诗词集》、《?子春秋》…,书籍所用字体类似于前世的秦篆。作为前世的资深古代文学专家的李响,古文字是他研究的重要范畴,并还小有成就,因此这个时代的古文字读写对于李响简直游刃有余。

这几本书已经被李响翻了不知有多少遍,毫不夸张地说,书的内容李响已熟记于心,特别是《南梁诗词集》。前世的李响很喜欢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他仰慕“谪仙人”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又欣赏“东坡居士”的潇洒疏朗、旷达超迈。与前世相比,《南梁诗词集》与唐诗宋词相差甚远,与秦汉时期相代。

山坳距晏城来回需四个时辰,春梅走时将两个饼子和一碗水就放在了李响床边的椅子上,只要李响稍微一伸手,就能拿到。

李响,坐在床上,看着穿过泥墙缝隙的阳光,他恍惚了,前世,作为资深古代文学专家的他,潜心研究古籍,试图寻找有助于研究中华文化积淀的历史痕迹,曾经他在西川一古遗迹中获得一绢古书,书中详细解说了重生与穿越,平行世界与黑洞,也提到了五彩的阳光,一直以来,他都在苦苦寻找穿越的起始点,没想到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如同活死人般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煎熬的等待着死亡来临之际,他竞然穿越了。

难道就是眼前五彩的阳光将他带到了这新的世界?

这新的世界,就是南梁,一个尊文轻武的国度,它根本不存在于前世的中华历史,与前世的唐朝略微相似,诗词歌赋盛行,文人执掌朝政。

他的父亲,就是将他和春梅阿姨赶出门的李沉,则是因擅长作诗填词而闻名江陵。

他的母亲,就是难产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死的三夫人闳青,擅长弹唱,极为仰慕李沉的文才,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悠然自得。

夫妻二人被江陵文人圈誉为神仙眷侣,李沉极为宠爱闳青,自然就冷落了大夫人和二夫人。

在闳青怀孕初,大夫人和二夫人就私下对闳青恶语相向,加之怀孕十二个月,仍未分娩,四围则传言,三夫人怀的是灾星。

分娩之前三日,李沉梦见一个无头的妖怪向他扑来,言称要将李沉和族人都拖入无底深渊,受尽噬骨之痛。

寻道云观纯阳道长解梦,言此为妖胎,必抛之,方解李家之厄结。

重生到这新的世界,有母新亡,有父如无父,奶谦姥弃,只有母亲的贴身丫鬟春梅陪着,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了此一生,凭借前世的见识和才能,李响这个古历史学家必然搅动南梁文人圈,争得一番成就,也不枉重生一遭。

从何处开始呢,四围周遭都视李响为怪胎,生存重担压在春梅那本就柔弱的肩膀,让春梅阿姨不要那么辛苦,过上幸福生活,李响从一开始就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那就从诗词开始吧,凭借熟读于心的唐诗宋词,料定必然能惊起江陵涟漪,或许还可以借助春梅阿姨的女红呢。

屋外传来脚步声,那是春梅从晏城归来。

推开门,春梅拉开布袋,又拿出了几本书来。从一开始,春梅就知道李响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因此每次她到晏城去,都要去旧书摊给李响淘一些旧书回来。

“响儿,在家乖不。肚肚饿不?”尽管很多时候,李响所表现得更像成年人,但春梅仍然不由自主地将李响当作婴童待。

“饿,响儿肚肚饿。”

“姨这就去给你做好吃的”

李响伸出胖乎乎的小手,配合着春梅,抱着春梅的脸亲了一口。

少顷,二三盘素菜上桌,今日春梅阿姨不知从何处还搞来一碗羊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