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计(1 / 2)
谁也没有想到,抓鱼对于别人来说难于上青天,对赵龙飞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
赵龙飞打小就是在水里面泡着长大的,他特别喜欢玩水,而且水性极好,尤其是潜水方面,那更是一等一的高手,小伙伴没有不佩服的。
小时候,赵龙飞他们经常一起打赌比赛,看谁潜的深,潜的远。赵龙飞一口气可以潜到三十多米深度水底,然后抓一把沙子上来。或者是一口气潜游出去五六十米远,整个蟒湖没有他不敢游的地方。
赵龙飞不光水性极好,而且脑子还特别好用,非常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再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
赵家庄的人都喜欢吃这种“油包子”鱼,自然赵龙飞和爷爷也喜欢吃,那时候,吃一顿“油包子”鱼,绝对就是一顿饕餮大餐。
不过喜欢归喜欢,能抓到很多鱼却绝对是个大难题。
所以赵龙飞就一直想方设法的研究这个大难题,不过也一直没有成功,抓鱼工作一直处在艰难的状态。
最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赵龙飞发现了“油包子”鱼的终极秘密。
一个秋天的早上,赵龙飞去蟒湖西岸割草的时候,忽然远远的看到湖面上成群的“油包子”似乎在抢食什么,他悄悄的靠近一看,原来是在抢食草种子。
西岸山坡上有一种草,俗称“刺刺头”,因为它浑身长满了细小的钩刺,不小心就钩破了衣服,钩进了肉里。
这“刺刺头”的种子才是真正的刺刺头。
刺刺头的种子有乒乓球那么大,浑身长满了坚硬的小刺,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刺球让太阳一晒,就嘭的一声爆开了,里面黑色的种子炸的到处都是,然后落到地上继续的生根发芽。
这刺刺头很奇怪,别的地方不生长,只长在蟒湖西岸这片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紧挨着水边,所以很多种子都在爆开的时候落进了水里面。
没想到“油包子”鱼竟然喜欢吃这个种子。
于是赵龙飞,飞快的跑回家,拿了平时钓鱼的鱼竿和一个水桶,回到西岸山坡上,赵龙飞小心的弄开了一个刺球,然后将一粒黑色的种子挂在了鱼钩上面,果然是神奇啊,不一会就有鱼咬钩了。
钓上来一条起码有半斤重的“油包子”。
赵龙飞兴奋极了,到中午的时候,他钓了差不多三十条鱼,这绝对是大收获啊。
那天中午回家,
赵龙飞和爷爷吃了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顿鲜鱼大宴。
不过这个事,赵龙飞一直当做自己的秘密,谁都没有告诉,当然是除了爷爷之外的人。
现在家里陷入困境,赵龙飞想的赚钱生计就是钓鱼,最近几年,“油包子”鱼价格涨的很高了,一上午要是能钓三五斤的话,可以卖五六百元,这绝对是高阶收入了。
不过这“油包子”鱼没有大的,一般的也就二三两重,而且上午钓了鱼,得趁新鲜,下午赶快送去县城,死了的话就不值多少钱了。
因为“油包子”这种鱼很娇贵,死了之后,一个小时之内口感还凑合,超过一个小时之后口感就很差了。所以要想卖个好价钱,必须是鲜活的鱼。
爷爷在家休养一个月之后,身体状态基本上稳定下来,不需要赵龙飞一直在家伺候了。
这天赵龙飞就早早的伺候爷爷吃了饭,然后拿了一些刺刺头种子,去蟒湖钓鱼。
这些种子都是秋天的时候,赵龙飞特意采集的,专门用来钓这个“油包子”。
来到蟒湖大坝那边,赵龙飞先撒了一把种子进水,看到一些“油包子”很快就聚集了过来,他才把种子小心的挂在鱼钩上面,开始钓鱼。
一个上午,收获不错,五六十条应该有,可惜没有太大的。
赵龙飞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弄了点嫩草放进水桶里面,然后提着水桶回家了。
回到家,迅速炖了一锅鱼汤,伺候爷爷吃了午饭。赵龙飞就将水桶绑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撒了一点草种子,骑上车往县城赶。
出山十五里路,赵龙飞不敢骑的太快,害怕水桶里的水漾出来。
出了山,上了省道,赵龙飞在柏油马路上就骑的飞了起来。不一会就看到了县城的边界了。
这个时候,赵龙飞稍微慢了一点,顺便歇歇。
进了县城,赵龙飞直接去了全县最有名的大饭店,就是县政府边上那个。
不得不说,这个“油包子”绝对是县城的一张名片啊,赵龙飞来到饭店门口,跟看门的保安说明了来意,保安看了他桶里的鱼,立马就带着他去找了老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