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心意(1 / 2)

加入书签

出了长廊,看着刚才袁大夫转弯的地方,若夏在想要不要看下陆祎祺呢?还是算了,贸然过去难免会打扰到他。

“你说陆祎祺真的开始‘发扬蹈厉’了?”若夏心里总是有点怀疑。

徐晔不一样,他对陆祎祺非常有信心,“一定是。就像阿卜说的,陆兄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代名医,不会辜负孙神医所托。”

“可是年过二十才开始学医,不会晚吗?”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也是,自己不也是十二岁才开始习武嘛。

回东苑的路上,他们绕到了右面的小园林,若夏不禁感慨,“这山庄可真大,我老是记不住路。”

“你本就很少出东苑。”

此时小园林里有不少丫鬟正在打扫,路过他们身边时都纷纷行礼,若夏和徐晔还是有些不习惯,不过也好笑着点头。他看着这些经过的丫鬟都打扮得如花似锦,再望了一眼身边的她,全身无一饰物显得尤为素雅却也芳泽无加。

“若夏,你真的不喜戴珠钗?”

“嗯?为何这么问?”

“没...没什么,只是那日在石楠街......”

“哦,那日的珠钗太过奢华,我不喜欢。”她忆起早前陆祎祺拿着的那支钗,“练功的时候太不方便了。”

原来如此,徐晔还当真以为是她不喜爱珠宝首饰。

若夏走在前面听见他停下脚步,“你在想什么?走呀。”她霎时间好似想到什么,“对了,用过午膳我要去找下陆伯母。”

“好,我在东苑等你。”

此刻园中繁花似锦清风一过花瓣纷飞,她一袭浅衣站在树下聘婷婀娜,当真是人比花娇美。徐晔不禁想起当初在皓月山庄里,站在院子门口的她,仿若隔世。虽然他们只相识两个月,但这期间却不曾分开,他似乎已经早已习惯有她在身边。不知待查明师父与她父母被杀害的真相后,她是否还会与自己结伴行走江湖?又或许现在思虑这个问题还尚早吧。

用过午饭后若夏就着急让徐晔把“刺尤”借给自己看一眼。

“小心些。昨晚才伤了。”

“我知道了。”若夏说着抱着“刺尤”回了房,还立即关上房门,把徐晔晾在门外。

她做什么?徐晔不知。

“好了!还给你。”没过多久若夏开门把“刺尤”还给他,“我去找陆伯母了。”

“让阿竹给你带路,别迷路了。”

“我知道了,你快去琢磨你的刀谱吧!”

还好徐晔提醒自己让阿竹带路,不然她肯定一出东苑大门就犯迷糊。又是假山又是池塘,若只有她自己还不定要绕到什么时候才见到陆伯母。

“阿竹,你在山庄做事很久了吗?”若夏见阿竹对山庄的每一条小径都了如指掌。

“大概四五年了吧,阿卜上山谷服侍少爷时山庄缺人手,我才来应征的。”

“哦,那你平时是伺候谁?”

“我啊?之前都只是做些杂活,姑娘和徐公子来了之后就被管家安排到东苑了。幸亏徐公子留下我,不然我还得继续在每个院子修剪花草呢!”

“修剪花草?那也没什么不好啊。”

“穆姑娘不知道,我每每走近那些花就会浑身起红疹,跟我爹我娘一样!所以昨日徐公子让把东苑的盆栽都搬走,我还得多谢姑娘。”

若夏不知道阿竹竟跟自己有一样的毛病,“我们也算同命相连了,你说你爹娘也有这毛病?那可有什么法子医治?”

“那些法子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能尽量远离那些鲜花。”他停下步子,“前面的厢门进去就是庄主和夫人的屋子了。”

若夏四周围望了下见有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厢门,指向右面,“那是少爷和小姐的屋子。”

那自然就是左面了,她刚要迈步又想起什么,“需要先通传吗?”

“不用,老爷每日未时到申时都在后山的铸剑坊。夫人吩咐过姑娘可以直接去。”

没想到陆伯母早已交代了下人,若夏见如此就一个人进了院子。她原本以为东苑只是给客人居住都那么宽敞,这里肯定更胜一筹。可当她进了院子才发现,这里竟这般清新素雅。

陆夫人此时正与一位与她年纪相近的夫人坐在院中,若夏听见她们正说起陆祎璇,“可不是嘛,小姐又买了好些鸽子养在后院,说要培养信鸽,也不知道她是要写信给谁。”

“这丫头,打小就喜欢养鸟、画鸟,若不是老爷拦着,她恨不得把鸟就养在她房里呢。”陆夫人有些无奈地附和着,一回头瞧见了刚走进院中的若夏,“你来了,快过来坐。”

“穆姑娘来了,”那妇人起身向她行了礼,“那我先回去了。”

“傻丫头,快坐下呀。”陆夫人见若夏一直目送翠贞离开,“她是陆章的夫人,以前是我的陪嫁丫鬟。这些年她身子骨不好,所以没再让她服侍我,只帮着管理下山庄的杂事。”

“原来是陆管家的夫人。”

“来,尝尝她刚拿过来的春茶。”陆夫人给若夏倒上一杯茶。

若夏双手接过放在鼻尖一嗅真香啊,可她一饮而尽眉头都锁在一堆了,“好苦。

陆夫人笑道:“你跟祎璇一样,怕苦。”

“我不怕苦的,只是...它太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