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试身手(1 / 2)

加入书签

父亲这个春节又没回来,节前他把电话打到村委会告诉爷爷:今年春节加班费又涨了,而且车票很难买到,想着把路费省下来给家里寄回来,等不忙的时候再回家看看。

隔壁我喊张太奶奶的老太太是刚出正月去世的,老两口是村里五保户。原本唯一的儿子,十一二岁那年在躲避日本人的扫荡中被炸死了。

爷爷一家人帮忙张罗着把丧事办了,就和张太爷爷商量让他搬过来和我们一家人一起过。

爷爷说:“叔,我爹娘过世的早,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去你们家吃饭最多,可以说是你们和乡亲们把我养大成人,又是你们给我找人说媒帮我娶的媳妇,没有你们我怕是也活不到如今。四儿得病的那些日子又是你们老两口帮着照看三个孩子,总想也帮你们做点啥,现如今俺婶走了就剩你一个了,干脆搬过来一起当一家人过吧,”

张太爷爷开始不愿意麻烦我们家,后来二姑三姑一起上来劝说,老头才答应了并提议把两家院墙也拆了,两家合一家,这样来去更方便。

春天的阳光明媚温暖,三姑这个周末一到家就背上椅子带小叔去村口玩。

三姑左肩扛着椅子,右手扶着小叔缓缓向村口走。

三姑自从上次奶奶提到换亲的事情后,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起来,生怕奶奶哪一天真的把她和姐姐给弟弟换了媳妇回来,因为情窦初开的她已经和同班一个家在镇上居住的、高大帅气的男孩悄悄恋爱了,漂亮的女孩总是不乏众多的追求者。

三姑边走边和小叔聊着天,其实这也是三姑的一个习惯。从小时候起,三姑就经常给小叔说话,自己的一些小秘密从来不瞒小叔,把小叔当做自己最亲密的倾诉伙伴,今天也不列外。

三姑说:“四儿啊,不是姐不向着你,那天咱娘说的话就不在理,这都啥年代了还换亲?这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咋就能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呢?姐也有喜欢的人,他也喜欢我,姐也想好了,等姐以后毕业了找到工作了,一定帮你踅摸一个合适的,我就不信咱镇上找不到一个和你般配的,实在不行就在全县帮你踅摸,总能碰上。”

姐弟两个就这样一个说着一个不听的走到了村口。

村口三棵巨大的枣树底下是村里人们闲来无事的时候聚集地,在这里无论国家大事、村里村外、家长里短和他们知道的一些传言、趣闻都要在这里烩一烩、炒一炒,有时候甚至开展激励的争论,吵得面红耳赤也相互说服不了对方。

今天人不多,五奶抱着孙子和两个妇女在闲聊,看见三姑小叔过来了,都主动和小叔打招呼,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三姑帮小叔坐稳了,就去抱五奶怀里的孩子逗着玩,刚抱过来没一分钟,孩子就开始哇哇哭起来,五婶说:“这孩子刚刚消停一会又开始了,一天哭十八遍,害的他娘整晚睡不好,这咋哭的没完了?三丫替我哄一会,我去个茅厕。”说完向邻近的农家走去。

三姑就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嘴里哄着身子还轻轻摇晃着,哄了一会不管用,就抱着孩子来到小叔身边,拿着孩子的小手去抚摸小叔的手,嘴里还一直哦哦的哄。

小叔感觉到了婴儿粉嫩的小手,也慢慢伸手摸婴儿的小手,然后就伸出两只手做出要拥抱的样子,三姑一看就说:“四儿也要抱抱他?”就把孩子往小叔怀里放,帮着把小叔右臂环绕婴儿的头颈,左手托婴儿的屁股。

等抱稳了,小叔就脸对着婴儿低头‘看’着怀里的他,看着小叔像模像样的抱着孩子的三姑就站在旁边抿嘴乐。

婴儿在小叔怀里呆了不到一分钟,渐渐止住了哭声,反而咧着小嘴冲小叔笑了,粉嘟嘟的小脸笑的像绽放的花骨朵,甚至还发出咯咯的声音。

三姑看着这奇怪的一幕,看着小叔依然是平静的面部表情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想:我怎么抱着哭,四弟抱着就笑了呢?

这个时候五奶回来了,看见小叔抱着孩子,小孙子也不哭闹了就对三姑说:“三丫不简单啊,这个孩子只要一哭没个吧钟头就停不下来,咋你一哄就这么快好了?”

三姑听了,难为情的说:“五婶,不是我,我哄半天也不行,我就让娃摸四儿,四儿就要抱他,结果四儿没抱一会娃就不哭了,你看这会娃都乐出声了。”

五奶听了说:“那我还谢错人了,该谢谢小四才对。”说完就伸手从小叔怀里接过婴儿又说:“是娃待见(喜欢)小四哩。”

这件事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唯独三姑觉得蹊跷但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事情的爆发就是在第二天,五奶又抱着孙子来村口了,到了见人就开始大夸特夸的说是小四抱了抱小孙子,就把孩子又哭又闹的毛病治好了。

孩子昨天下午自从小四抱过之后到现在一声都没有哭过,还经常乐呵呵的笑。昨天晚上儿媳妇自从生了娃后好几个月来头一回睡了一个囫囵觉,一直问五奶是咋把孩子弄好的,五奶才把小叔抱完孩子就笑了不再哭闹的事情告诉她。

听见的人们大都半信半疑,也有人啧啧称奇。

五奶突然想起来什么说:“对了,我听徐老大说他家闺女也生了个男娃,也是整天的哭,我去找他,让他叫闺女把娃抱来,成不成试试也好。”

下午,奶奶把小叔送到村口就回去了,等晚一点了二姑就会来接他。

徐老大也是我们村的人,他闺女就嫁到隔壁村,路途不远。

就在村口几个人天南海北的聊着的时候,徐老大和他抱着孩子的闺女回来了。孩子现在还在他闺女怀里叽哩哇啦的哭着。

徐老大走到人们近前说:“这孩子真能闹,一路就不停,一家人都拿他没办法。”

闺女说:“啥法也试了,都不管用。除了吃奶、睡觉不哭,醒了就闹,可急死人了。”

五奶马上接话道:“那赶紧让小四抱抱,说不定就管用了。”

闺女答应一声,抱着孩子走到小叔前,先是喊了一声“四弟,这是你大外甥,你也帮我抱抱孩子。”说完也是拿着啼哭婴儿的小手在小叔脸上轻轻摸了两下,小叔先是抬手摸了婴儿的手马上就伸手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脸上没有丝毫表情,歪着头和婴儿脸对着脸,‘凝望’着哭哭啼啼的婴儿。大人们都怀着无比好奇的神情围拢在一起看着。

神奇的一幕再现!婴儿哭了没有十几秒,就戛然而止,脸上慢慢洋溢出甜甜的微笑,并且伸出一只小手在小叔下巴上摩挲起来。

人们都被这一幕惊呆了一样,居然没有人说话,都一个个眼睁睁看着小叔和怀里的孩子。

还是孩子他娘首先高兴的叫了起来:“哎呀!好了!不哭了,四弟神了啊!”

婴儿在小叔怀里欢快的笑着,似乎早已把自己一路的哭闹丢到九霄云外了。

大人们则开始啧啧称奇着,就开始各自抒发着自己的感慨,七嘴八舌地猜测着其中的缘由。

二姑接小叔回来的时候,人们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二姑,二姑也是稀里糊涂的笑着把小叔接回家了。

晚上,徐老大带着两包点心和两瓶罐头来爷爷家表示感谢,说了一大筐的好话。爷爷奶奶也已经从村里人口中得知这一事情,也坚决不收徐老大的礼物,爷爷说都是乡里乡亲的也没做啥大事,孩子是不是四儿给抱着好的还说不定,不能随随便便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最后老徐还是留下一瓶罐头乐颠颠的离去了。

这是小叔第二次在这个山村扬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