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青帝国的覆灭(九)(1 / 2)

加入书签

袁宫保一整天都在接待客人,有满贵,有汉族士大夫,也有威望较高的传统名士。

他们都想知道,袁宫保和“革命军”的人谈了什么。

不知道出于各种目的,袁宫保并没有将与林平之的谈话全盘托出,而是委婉的表示,革命军并不准备清算所有人,愿意给合作的人留一条活路,甚至继续用他们。

这个消息让不少人振奋不已,尤其是一些自以为势力庞大的“豪门望族”们,不少人甚至想借革命军人力不足的机会,博一个五姓七望出来。

…………

京师的事情缓慢进步着,周围的军队歇息了下来,而刚刚在张家口驻扎不久的第三团,又接到了北进的命令。

“三百辆卡车,五百架摩托车,十六辆轻型装甲车,司令部可没富裕到这个程度,这是有大动作啊!”候德辉牙疼的看着物资补给清单。

张家口坐落在京张铁路终点,起点虽然在京师,不在革命军手里,但谈判开始后,革命军便能使用京张铁路进行运输了。

这是第三团收到的第一批用铁路补给的物资,物资补给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庞大,远超候德辉的想象。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要进蒙古了,听老乡说,蒙古高原上并不平静,蒙古王公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内附,一派一直在沙皇的支持下搞事,妄图立出去。”李炎穿着新靴子,用力的跺着脚。

“五千套厚棉服,三千双上好的印度进口牛皮靴,各类皮帽、皮手套,这可下了血本了。”候德辉感叹的其实是这些。

此时工业化还并不完善,至少在民生方面,工业化的大规模养殖并不是主流,皮革的处理也完全依赖人工,皮货的价值很高。

南华也有大量皮货出产,但是地处热带南华平时肯定不会储存那么多军靴或者其他皮货。

是,皮靴有一定防水性,但是在热带地区,士兵天天穿着不透气的皮靴,用不了多久脚就烂了。

还能棉衣,上面还有英文,一看就知道是进口的。

以一个团的基数计算,也许就花个几十万,但蒙古高原那么广阔,一个团能干什么?肯定要增兵的。

一个师不算直属部队,光团就有四个,上百万的花费,都够再组建两个团了。

候德辉其实想休整一段时间,但是看着这些装备,包括大量车辆、御寒物资等,他知道自己不能拒绝。

“总参谋部命令,我团开往乌兰察布盟,帮助哪里的人抵御反叛分子的骚扰。”团参谋长拿着命令进来了。

“反叛分子?”候德辉乐呵呵的,就在不久之前,这个称呼还是青帝国用来说他们的。

“对,一批沙皇俄国扶植的蒙古王公,接到小皇帝的召令后,迫不及待的想自立。”参谋长拿出情报部门共享的情报。

“自立?那我们的任务是……”候德辉摸着鼻子思考着。

“清缴,清楚所以反叛分子,这很简单,我们有向导,且马跑不过汽车,并不麻烦,麻烦的是俄国人。”

“巴尔干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打不动了,沙俄可以分出一部分精力到远东。”

“在这里,我们的优势很微弱,从补给难度来说,我们甚至比沙俄更难,所以我们的动作必须要快。”

“赶在沙俄人反应过来之前,肃清所有抵抗分子,我们只有四到六个星期的时间。”

“我团的任务是充当先锋团,先开进乌兰察布盟,建立中转基地,号召当地人组建运输队。”

“然后往蒙南重镇归绥前进,南蒙地区的王公贵族和牧民们比较倾向中枢,不论是道路还是气候都还勉强,整体难度不大。”

“但是之后北进,一路上就没路了,地形地貌和气候也都恶劣起来,重装前进几乎不可能。”参谋长拿出一张堪舆图,也就是青帝国的地图。

堪舆图画的比较抽象,例如比例尺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没有统一,山就是画一座山,路就是画一条线。

五十里和八十里长的两条路,在堪舆图上的长度可能差不多。

“一个半月,那时候才到七月末八月初,这么多御寒物资,现在就要运进去?”候德辉看着预定行军路线,紧皱眉头。

这些地方有路,但是道路条件极差,行车很麻烦,而且全是泥土路,石子儿只有乱石。

现在是六月,正好是雨季,一旦下雨,道路泥泞,车子很可能陷入泥泞之中,无法行动。

这种情况下轻装简行才是最重要的,却还要拉这么多暂时用不上的物资,候德辉不明白司令部是怎么想的。

“草原上昼夜温差大,风也大,而且一路向北,越往北越冷,库伦以北十月就会下雪,,早做准备是对的。”

“毕竟远离后方,到时候再补充,说不定就来不及了。咱们的战士都是从热带来的,真要是这么冻上一冻,我不敢想像。”

参谋长拿出水壶,喝了一口摇摇头。

“行吧,让我们做中转站又动员运输队,拨了多少资金给我们?”候德辉想了想,打起了运输队的主意。

反正运输队走在车队后面,不如让运输队运这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