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胶囊医院(1 / 2)

加入书签

胶囊医院来自于军-队中方舱医院的概念。

“方舱医院”是野战机动医疗系统的一种,在各种应急救治中也有广泛使用。

“方舱医院”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

胶囊医院原则上收治已经确诊,且未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轻症患者。

按照简溪的说法,轻症患者治愈的可能性极大,只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加之隔离休息,病情就会得到控制。

但如果全都集中在医院,可能会导致再次感染,导致病情严重。

并且,就目前情况来说,定点医院的床位相当紧张,拿她们医院来说,已经不存在多余的床位,一些确诊病例只能安置在门诊,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所以,她才提出这样的概念。

等了一会儿,专家组中有人提问,“如何确保胶囊医院能够实现设想呢?”

简溪:“在建立胶囊医院以后,会确定收入患者标准。”

这引起了高明宣的兴趣,“说来听听。”

简溪点了点头,道,“具体标准如下:1、新型肺炎感染确诊病例;2、临床检测分为轻型或者普通型患者;3、有生活自理能力,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4、无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基础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5、流感病毒检测阴性。”

“简医生这个想法很好嘛,还可以建一所专门用来隔离疑似病例。”专家组中一位来自卫健委的黄主任开口。

有人出声,其他人也纷纷赞赏。

同时,也有提出问题,“在这样的医院,病人要怎么治疗?”

“还有,医护人员要怎么安排?”

再有,就是出院治疗等等。

好的方法他们会采用,但在此之前,必须确定这个方案合理,不存在任何大的问题。

宋楚扬一直在后面听着,偶尔低着头,思考她的方案,他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简溪指了指那些资料,一一解答所有的问题。

首先,是患者在胶囊医院接受的治疗。

因为是轻症患者,所以,治疗过程中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

当然,会配备相应的设备,比如生化检测、放射检测、病原学检测等医学检查检测设备,方便随时对患者情况进行相关检测。

其次,是医护人员的配备。

考虑到轻症患者的情况,她考虑的是每10个病房为一个医疗单位,每个单位配备4名医生12名医护人员。

其次,治疗区、抢救区参照正规医院急诊留观的标准,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和药品。

最后,入住流程和出院标准。

统一由政-府组织转入医院,经过筛查符合收治标准的才允许入住。

根据治疗过程中的病情演进情况,出现并且加重达重型、危重症标准时,将送入定点医院接受救治,治愈的可就地检测,符合出院标准即可出院。

出院标准:病原型显示阴转,不排毒就可以出院。

沈主任提出,“这是否会造成交叉感染?”

因为脱离医院,可以说消毒和防病毒传播上肯定和医院相差很远。

所以,首先会出现的就是交叉感染的问题。

“其实,这样做交叉感染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简溪指出,因为都是确诊患者,病原相同,又都是轻症患者,交叉感染这个问题不算是突出问题。

就好比,他们一直强调的密切接触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