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从医生的角度(1 / 2)

加入书签

简溪一开始想起了当年的sars,感染病毒后治愈的病例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

当年的sars,因为治疗中大量使用激素,所以引起骨坏死的后遗症,还有一部分治愈者存在肺纤维化以及肺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事实上,和任何一种疾病一样,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给机体造成不同的损害,损害程度因人而异。

比如,轻者类似于普通感冒,表现发热而在数日后自愈;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等各种脏器功能损害,乃至死亡;还有一些新型肺炎无症状或症状极其轻微,甚至表现为无症状性肺炎。

可以说,这与2003年的sars,以及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的情形相类似。

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说,不得不承认,新型冠状病毒对肺部的损害很大。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并发生肺炎,严重者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严重低氧血症,但对机体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肺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病毒可以随着病毒血症进入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中,并造成损害,但这仅见于少数病人,并不意味着每个病人都存在着多脏器功能损害。

而其他的病毒性疾病也有这种表现,例如,腮腺炎病毒可引起**炎,流感病毒可导致脑膜災,肠道病毒可引起爆发性心肌炎。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已经康复的新型肺炎患者而言,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发生于别人身体上的损害就一定会发在自己身上。

简溪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并且和蓝凌院士的研究组探讨过,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机体的损害主要发生于急性期,而患者在得到适当的治疗后,这种损害绝大部分均能恢复。

根据国内最新新型肺炎治疗方案中表明,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是出院标准之一。

这就意味着患者在出院时,肺部病变大部分都吸收了,仅少数患者可留下少许纤维条索状阴影。而这种条索影对机体的通气功能几乎不产生影响。

而在上个月,乐城一些医院已经开启对新型肺炎患者康复早起的回访工作。

他们发现正常出院的****患者,即使ct上仍显示少许肺纤维条索影,他们的肺通气功能正常。

而根据2003年sars的经验,遗留的肺纤维化病灶大多可随着时间而自行吸收,而真正留下肺纤维化者甚少。

所以,感染新型肺炎的治愈患者不要因为存在的可能而耿耿于怀。

当然,简溪提醒,“已经出院的治愈患者,一定要定期接受康复期检查,医院里会有专门负责的部门,专业的医生会根据相关检查评判患者脏器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此外,有医生提出疑问,“新型肺炎是否会和当年的sars一样,因为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参与过新型肺炎治疗的医生都知道,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事实上,药物对身体的损害历来受到重视。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俗语,是药三分毒。

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几乎都是“老药新用”。

老药的一个好处就是安全性相对更高,副作用少且为医务人员所熟知。

常人比较担忧的糖皮质激素一把双刃剑,利与弊均存在。

但与2003年sars时期相比,医生在使用激素治疗新型肺炎时已经更加谨慎,使用指征更严格,使用时机更加合理。

迄今尚没有发现一例因使用大剂量激素引发股骨头坏死的病例。

其他药物如抗病毒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均可能引发肝肾功能损害,这都是药物本身代谢所带来的问题,并非只针对新型肺炎患者。

也就是说,任何人因其他疾病而接受这些药物都存在肝肾损害的可能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