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隐忍换来的春天(2 / 2)

加入书签

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没多少兵马啊!然而,缺兵少马,咱不怕,咱有办法。

眼下的形势容不得有半点迟疑,很快,李渊亲率2000余善于骑射的精兵赶赴马邑郡,准备与王仁恭合兵一处防御突厥。

行至马邑见到王仁恭,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兵马,但凑来凑去、数来数去,两军加起来不到六千人。

王仁恭面露惧色,几乎要颤抖,心想,“这点兵马,不要说打突厥,就连打义军都费劲,这哪是给的立功机会,这是拿自己当炮灰啊!咱不干,这活咱干不了。”

李渊岂能不明白王仁恭的心思,这个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安抚:“仁恭老兄,可是担心?”

王仁恭:“这……”还用问嘛,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估计此时这位兄台的心理活动就是这样,只是不敢讲出来而已,仅此而已。

“仁恭老兄莫担心,今我率兵到此,就是与你共同抵御突厥,自然有办法。”李渊安抚道。

“怎么打?在下听李大人的。”王仁恭心想,你指挥吧,反正打赢了是咱俩的功劳,若输了嘛,对不起,与我无关,你是钦差大臣,皇帝钦点的,责任自然由你来背。

“突厥所擅长的是野战,精于奔袭骑射,并且出战的目的就是劫掠,至于攻城掠地嘛,在其次,一旦久攻不下,便会撤兵。这是突厥犯边的一贯风格。”李渊摆摆手,示意王仁恭不要担心:“我们可以学习突厥人的生活起居,带上骑兵,穿上突厥人的衣服、铠甲,骑上突厥的战马,出城到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游猎,以羊马为军粮,以此迷惑突厥,让突厥误认为咱们没粮没钱,只能出来靠打猎维持生计,他们得知往而无利,自然不会再来。若不这样,当今圣上远在江都,而从太原到江都的路被义军阻隔,我们没有援兵,很难生存下来。”

李渊说得有些道理,但部下还是有些担心,又不敢不听令于他。于是,由李渊亲率2000骑兵,如散兵游勇般奔向草原,向突厥展示不俗的演技。

突厥人向来好奇心重,看到眼前一幕很懵,“这是哪支队伍?李渊的?不对啊,李渊部下哪来的突厥军队?”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思,慢慢靠近。

然而李渊军队驰骋射猎,旁若无人,玩得好不快活。将士们的射技似乎如李渊魂魄附身,准得出奇,羽箭所到之处,不管是地上跑的,还是天上飞的,发无不中。

再看看李渊军队吃的是飞禽走兽,住得是草原专用帐篷,与自己无异。想试着进攻一下吧,又不敢轻举妄动,观察几次,策马返回。

时间一长,李渊军队放下心来,这一招果然奏效,个个都想与突厥真刀真枪干一仗,士气高涨。

李渊知道将士想法,感觉时机成熟,于是趁突厥放松警惕之时,突然率军攻打,斩杀突厥上千人,缴获战马千余匹。

“战神!”

“草原雄鹰!”

“真正的草原生存大师!”

……

不仅李渊率领的众将士如此感慨,突厥也是“闻渊色变”,被李渊神一般的用兵深深折服,自此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南入。

很快,远在江都的杨广也得到了打败突厥的捷报,非常感慨,“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打突厥这只大老虎还得靠表兄你呀!”

于是,诏书到了:“大表哥,你继续在太原干吧,你行的,对付突厥你最有发言权,任命你为太原留守吧。哦,对了,你一个人镇守太原有点累,这样吧,给你派两个副手,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你俩立即上任,听好了,一定要帮着大表哥给朕看好北大门。”

说到这里有个细节比较有趣,耐人寻味。那就是两位副手的职务:《旧唐书》记载的是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新唐书》记载的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且不论哪个官职说法准确,至少是正常的称谓。而《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是兽贲郎将王威、兽牙郎将高君雅,用的是“兽”字。

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唐创业起居注》是李渊的手下温大雅于武德三年至八年所著,武德是李渊建唐的年号,也就是说成书时,李渊是在位的。而两位副手同李渊一并走马上任,其重要职责就是监视李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杨广安排在李渊身边的卧底,大家都心知肚明。说到这里,关于对两位副手职务的“尊称”,你品,你细品!

李渊新的职位是太原留守,正经的封疆大吏,握有实权的地方诸侯,官居正二品,担负着一方军政、钱粮、戍边的重任。

不仅如此,杨广为确保太原政令畅通,还给李渊便宜行事之权。有了便宜行事之权就相于拿到了尚方宝剑,在太原这一亩三分地上是简直是霸气无敌的存在。

这次封赏不同于以往,之前基本都是钦差大臣,说白了属于临时的。就像现在的视察调研,组成个调研组,任命你为组长,由你负责,完成任务后,各自回归自己的岗位,该是什么职位,一切不变。

隋唐时代很像汉武帝刘彻时代,是个尚武的朝代,不像宋、明、清那样,即使品级相同,文官地位高于武官。这种氛围,不仅体现在朝堂上,还体现在民间社会。尤其是隋朝末年,朝廷忙于攘除义军,武官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兵权大握又如神一般用兵的“李渊”们,在朝堂很是吃得开。

杨广的雁门巡视、义军的突起、联合防守北大门,给李渊的人生带来了巨大转折,属于李渊真正的春天来了,可谓人生得意须尽欢,必须放手大干一番!

这一年,李渊51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