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如履薄冰(1 / 2)

加入书签

第78章

传舍外停着太守出行的仪仗车马,帷车中走下一人,佩银印青绶,腰悬长剑,止步于传舍的院门外。

刘勋按着佩剑,微眯着眼望着半开半阖的院门,不多时,门内衣冠者众,簇拥着一名玄袍年轻人,迎面行来。

那名年轻人未语先笑,向他揖道,“荀忻惭愧,初至此地,未得拜会明府君。”

刘勋拱手回礼,“君奉天子诏,持节为天子使,勋忝为郡守,自当拥彗迎君。”

两人客套一番,并肩走入传舍中,分主客对坐。

“君姓荀,不知是否出自颍川荀氏”刘勋见眼前的这位使者人品风度不同于俗,又听其自称姓荀,心中有了猜测。

荀忻点点头,“忻父祖世居颍阴。”

“听闻君家为荀卿后人。”刘勋似乎对荀氏颇为了解,“故郎陵侯相,神君荀季和乃君何人”

“正是家祖。”

刘勋肃然拱手道,“名门郡望,失敬。”他身形高大魁梧,满脸络腮胡,言行举止却更像文士,这种反差感让人看着有些滑稽。

“不知明府何许人”荀忻有来有往,接着话问刘勋的籍贯。

刘勋笑答道,“勋为青州琅琊人,虽姓刘,却非宗室。”

这也很正常,刘姓本就是大姓,不是每个姓刘的都是汉室宗亲。

“勋曾为沛国建平县长,因此与曹公相识。”刘勋接过啬夫奉上的梅浆,尝了一口,夸赞道,“此浆味美。”

这位竟还是曹老板的老相识,特意在他面前提起,也许当初和老曹关系不错。

荀忻拿起耳杯饮一口梅浆,同样赞道,“独有风味。”他放下耳杯,望着啬夫离去的背影,“明府与曹公竟有此等渊源。”

他朗声一笑,拱手贺道,“忻来此之前,窃为明府忧,而今看来是我杞人忧天。”抛钩子谁不会

“君此话何解”刘勋果然蹙眉问道。

“明府岂不知”荀忻学着自家兄长平素说话的语气,正襟危坐,从容又平静,“袁公路骄豪奢淫,僭号称帝,逆天而行。”

“先败于吕布,复败于曹公,损兵折将,麾下伤亡殆尽,如今众叛亲离,一蹶不振,绝无复起之可能。”

见刘勋沉默地移开视线,荀忻道,“明府为袁术故吏,大树轰然而倒,枝干岂能复存”此前郭嘉跟他提过,刘勋本为袁术部下,孙策帮袁术攻破庐江后,袁术任命刘勋为庐江太守。

刘勋这袁术故吏的身份可谓板上钉钉,实打实的。

“既如此,君前言杞人忧天又是何意”刘勋直视着此人双眼,脸上的笑意褪去,显得有些冷漠。

荀忻对此视而不见,自若道,“明府方才道,与曹公有旧,弃暗投明并非难事。”

“良禽择木而栖,袁术败亡已成注定,何不另谋出路”荀忻又

换一个角度,“袁氏僭号,必遗臭于史册。明府身为汉臣,世食汉禄,委身事贼则为失节,定为后人所不齿。”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请明府详虑之。”荀忻拱手再揖,“袁氏一朝败亡,曹公兵临城下,明府可有把握战而胜之”

刘勋摇头叹气,“奈何为袁公故吏,汉家虽重,旧君亦不可叛。”

“袁公路性命不久,故主身死后另择出处,何人置喙”

刘勋终于拱手作揖,“如君所言,袁公若亡还望曹公不弃。”

送走刘勋后,郭嘉从屏风后走出,坐到刘勋方才坐的矮榻上,荀忻笑了笑,“劳君久侯。”

郭嘉提壶倒了一杯凉水递给荀忻,笑道,“劳君鼓舌。”若不是亲耳听闻,他很难相信向来惜字如金的荀元衡,有一天能这般口若悬河。

同样用“劳”字,荀忻之意为“劳累”,郭嘉之意却为“犒劳”。荀忻失笑接过这一杯犒劳的凉水,“多谢祭酒。”

傍晚时,侍从进来禀报,说庐江太守刘勋回赠过来扬州所产的香料,他环视室内,半晌才认出脸上挂着纸条的荀忻,“主公,拒否”

之所以说回赠,是因荀忻以个人名义送了刘勋一斤鸡舌香,这是他之前以批发商作风买药时,药肆主人赠送的。

此时尚书郎奏事,为了避免诸如口气之类的问题冒犯天子,照例要口含鸡舌香。所谓鸡舌香,其实就是丁香。

送给刘勋,恰好能传达他对其早日归顺朝廷的殷殷期盼。

“刘子台心意,怎能不收”郭嘉知道这一节,他原本在悬腕写信,正写完最后一笔,将信纸卷起封蜡,抬眼望向荀忻。

“拒甚,收下罢。”荀忻在与许褚下六博棋,博戏更重运气,他顶着脸上贴着的三道纸条,深刻反省自己为什么要提议不赌钱,输了贴纸条。

不过他看一眼许褚,许仲康左右两侧脸,纸条贴得几乎遮住了胡须,个人形象荡然无存。

许褚眉头拧成了疙瘩,犹豫半晌移动一步棋,下一刻他又输了。

荀忻抬头,写完信的郭嘉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许褚身侧,郭奉孝拍拍许褚的肩,“仲康且让,嘉来为君雪恨。”

自刘勋前来拜会,仿佛开启了某种开关,扬州的士族大姓们接踵而至,纷纷前来拜访。一时间,传舍门庭若市。

笼络人心、多方结交本就是荀忻的此行的目的,他不厌其烦地一一接见,一遍遍问及扬州的情况,聊得兴起时施以恩义,许诺归顺之后的好处,每每宾主尽欢。

郭嘉与许褚等人时常早出晚归,似乎另有要事,荀忻并未多问。

木屐踏地,均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荀忻走进堂来,见郭嘉坐在案前低头看着简牍。

他脚步微顿,有些意外,“奉孝今日未出行”

“事成矣。”郭嘉随口应道,“不必复去。”

一名侍从跪坐在案旁的博山铜炉前,更换炉中炭火与香料,见荀忻进

门,侍从起身趋步而退。

袅袅白烟如丝缕自炉孔中升起,衬得铜炉盖上立着的朱雀仿佛翱翔于云雾中,振翅欲飞。清冽的香气在室内化开,幽微浅淡,木质香气里明显能闻到陈皮气息。

荀忻提着衣摆落座,从袖中取出一节竹筒,拆开封泥,细读书信。

室内一时寂静,半晌后郭嘉抬头看过去,荀元衡还在看那薄薄一张信纸,他笑弯了眉眼,提笔对着竹简批注,“何人来书”

“想必是文若。”郭嘉停下笔自问自答,摇摇头继续汇总他手头的密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