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三合一)(1 / 2)

加入书签

男人简短地做了个自我介绍。

他姓潘,是个大校,此次前来是为了问清叶千盈和沈瀚音在这篇论文里做的具体工作,同时根据他们请教的人员,来确认这一次的保密名单。

为了这篇论文,叶千盈查过不少资料,甚至访问过外国的网上图书馆。而在自己查阅资料之外,她也接受过释了禅师和几个师兄的帮助。

潘大校一丝不苟地把叶千盈提到的几个人名记录下来。

见叶千盈把话说完了,潘大校的视线微微右移,落到了沈瀚音的脸上。他虽然一言不发,但是目光里自带着一股催促和威严感,让人像是抖袋子一样,忍不住要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

沈瀚音有点无奈“我谁都没说。”

“沈同学,这项研究涉及到国家重务,你需要保证,你可以为你现在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一旦泄露,这不但是你们两个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潘大校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沈瀚音“如果有冒犯的话,请见谅。”

“没事没事。”沈瀚音摆了摆手,声音十分诚恳。

“我真的谁都没说。室友知道我和叶千盈在研究东西,但研究内容究竟是什么,我没告诉他们毕竟我们两个是在研发火炮嘛,这种东西,我自己肯定也注意保密的。”

沈瀚音很有保密意识,在这个研究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就提醒过叶千盈,一定要注意关键内容的保密工作。

除此之外,在整个再生式液体火炮的动力结构中,所有的物理部分和机械部分,几乎都是叶千盈一力完成。

沈瀚音在其中只负责一些本职类的数算。

只限于数学问题的话,他和叶千盈就足已搞定。

即使偶尔拿了一两个问题去请教教授,也是把主要的研究内容给摘个干净,讨论的都是最纯粹的数学问题。

那两个教授,之前叶千盈已经说过了,就不用他再说一遍。

潘大校点了点头,看起来接受了这个解释。

他是在役军人,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办完了自己要办的事情后,便冲着沈瀚音和叶千盈敬了个军礼,就此告辞。

临走之前,他给叶千盈和沈瀚音都留了联系方式。并且让他们两个近日注意手机保持通畅,因为最近几天,可能会有军工研发部的教授联系他们。

副校长亲自送这位潘大校离开,而沈瀚音和叶千盈对视一眼,双双吐出一口气。

细究起来,这位潘大校一板一眼,并不令人畏惧。

只是和他坐在一起,眼中倒映着他笔挺的腰身、坚毅的气质,以及军队生涯里磨练出的一身正气,两个人的神经下意识就有点紧绷。

叶千盈下意识和沈瀚音吐槽“可能这就是现役和退役的区别,现役军人时刻都准备着听从命令,是战备模式。”

“我大哥有个s省退役兵王的保镖,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没感觉气氛这么严肃。”

沈瀚音也开启了吐槽模式“可能这就是为国家办事和为雇主办事的区别。”他当然还记得那个兵王,“你差点就把人家叫过来,让他帮咱俩救猫呢。”

两个人对视一眼,显然都想到了最后窦信然是如何巧使妙计,救下小铃铛的过程,便都忍不住笑了。

“一提小铃铛,还真有点想同桌了,不知道他在g国过得怎么样。”

沈瀚音叫了一声叶千盈的名字,声音里明显在忍着笑。

“说真的,他也做过我同桌好吗。你的很多语境,都让我觉得同桌这两个字被简直你承包专利了。”

叶千盈微微一愣。

诶,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是啊。

她都忘了,在自己完全记不清其他同桌的基础上,窦信然是有过其他同桌的啊。

沈瀚音回到最初的话题,就当自己刚才什么都没说过

“窦兄应该过得还不错。他虽然没有兵王保护,但前天我和他聊天的时候,他提起过自己身边有两个雇佣兵保镖。”

“g国毕竟比较乱。”叶千盈点头认同“应该的。”

过了一会儿,她又道“沈瀚音。”

“嗯”

“既然你都叫他窦兄这种专属代号了,那同桌这个称呼,还是让我承包了吧。”

叶千盈肃穆地拍了拍沈瀚音的肩膀“那什么,我也给你起一个专属代号,这样就谁也不偏颇。你看,你有瀚音之相,歌喉又十分的美妙,我就叫你3精吧。”

沈瀚音“”

沈瀚音“等等,为什么要牵连到我。”

沈瀚音“你名字的出处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难道我叫过你叶一不吗”

沈瀚音“你的表情告诉我,你想这么叫我很久了,是吧绝对是吧”

潘大校回来报道的时候,孔老和杜老还在讨论着叶千盈和沈瀚音。

无论这个孩子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两个人都认为,这完全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才。

现在的军工人才不算很少,但也不能算很多。特别是有创造力的、能推陈出新的军工人才,就更加的少。

要知道,一般在物理和工程方向学的特别出众的孩子,除非自己心里从小就有一个绿色迷彩服的梦,不然首选绝不会是军工。

如果是为国家服务,那么航空航天的待遇显然更好,格调也更高。假如是一心赚到钱眼里,那给上市公司打工,可比现在这个来钱快多了。

能做进他们这一行的,哪个会弱到在外面没有饭吃啊。

愿意接受一重又一重的保保密条例、平时都工作在相对偏僻的深山老林、所有通讯内容都会留下记录存档、某些时刻除了宿舍之外全部断网

当然是因为对自己祖国的深爱,才能让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叫苦也不喊累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下去。

别的不说,单是拿会出去值外勤的潘大校举例,他可是已经三年春节都没回过家了。

尽管没有明说,但两个老家伙对视一眼,就知道彼此肯定都想到了这一点。

孔老短短地叹了口气“不比咱们那个时候了。”

那时候,他们哪想过要高待遇、高补贴和高工薪呢。

既然国家把他们调到这个岗位上,为了不辜负组织交给他们的信任,他们起五更爬半夜,打心眼里就是愿意干

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比不上现在这么好用,有的计算速度甚至不如人脑。孔老至今还记得,有好几次自己参与的项目,一组组的数据都是他们用算盘生生地打出来。

杜老满眼怀念,显然是也想到了那时候的事。

只是他生性豁达一些,比孔老要看得开。

“咱们的拼搏奋斗,不就是为了让下一代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吗”

老人家嘴角悠然含笑“看看现在吧。航空,咱们做出来了;军备,我们不差太多,而且很快就会追赶上去;往外的民生方向,那也是另一个战场,一个没有硝烟,咱们插不上手的战场。年轻人越来越够用是好事,肉烂在自家锅里,往哪个方向使劲儿都是一样”

正说着话呢,潘大校敲门而入,两个老人家一看见他,登时就笑了起来。

“说曹操,曹操到。我们两个正谈着那个小姑娘的事呢。”

杜老兴致勃勃地说道“小潘,你先别说话,我刚刚和老孔打了个赌。”

潘大校闭上嘴,有些无奈地看着他们两个。

孔老接口道“我赌这个孩子是学物理的,老孔赌她是学工程的。怎么样,小潘,你看我们两个谁赌对了这答案可是值一条烟呢。”

潘大校的眉毛动了一下,虽然表情没有大幅度变化,但是眼神更加无奈了。

“杜老,孔老,写那篇论文的人是b大数学系的。”

听到这个答案,即使是两位见多识广的老人家,都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惊异的神色。

杜老喃喃道“数学系数学系在学生期间写这个那可是不太多见啊。”

孔老还有些许地不服气“好吧,就算那个叫叶千盈的小丫头是数学系的。不过另一个沈瀚音丫头呢她也是数学系的吗”

潘大校“”

潘大校停顿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比较合适“孔老,那位沈同学是个男生。他确实也是数学系的。”

孔老“”

一时之间,他竟然不知道应该先说“怎么不是个丫头”好,还是先说“怎么两个都是数学系”的好。

他愣了一愣,才能顺畅地把问题继续问出来。

“都是数学系的”

他记得那篇论文里只有一作和二作吧。

都是数学系的学生,那怎么能搞出这样精炼、看起来甚至像是在相关领域里沉浸了许多时日的成果来

别的不说,那个最基本的弹道安排,一看就是华国的技术人员惯用的思路啊。

纵孔老穷尽脑汁,也只是觉得这学生看到了什么内部流传出去的资料,或者是家里亲戚就是做这行的。

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在一个游戏副本里,最后一关会要求玩家自行组装大炮而且还是每一关都有细节变动的大炮。

倒是杜老更加矜持一些。

毕竟要收徒弟的人不是他,所以杜老相对而言更加淡定。

“老孔,都是数学系的还不好吗数学系的能把非本专业的东西做成这个样子,说明他们对此是真心喜欢啊。”

而且,在他们这一行,做纯数的人才一向非常受欢迎实际上,做纯数的学者,只要自己的水平够,那就到哪儿都受欢迎。

无论是物理实验室、生物研究员、航天中心还是什么,最精尖的科技研究,全都离不开数学人才。

毕竟,如果把科技比作人体,那数学就是最重要的那根脊梁骨,其余的则分别是胸骨、肋骨、桡骨

哪怕在物理知识或者工程知识上弱了一点,那也不用怕。这两个孩子既然有能写出这份论文的热爱,其他的都可以后天补起来。

更何况,人家还未必比物理或者工程的学生差呢。

想到这里,杜老热情地微笑起来,他看向潘大校,语气是近乎笃定的。

“怎么样,那个孩子家里是从事军工方向的吧。”

潘大校“”

潘大校就很无奈。

他主要是不知道这个事该怎么说。

毕竟,干了这行相关这么多年,即使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他也能从叶千盈和沈瀚音的配置上,感觉到不太对头的地方。

他不知道杜老和孔老此时的一脸期待究竟是在期待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心思耿直的男人,他真的很想告诉两位老人你们先不要期待了,事情和你们预想的不太一样。

迎着头皮,潘大校回答道“不是,他们两个家里都不是做军工的,也没有军工相关的亲戚。”

沈瀚音是书香世家,家里是搞文学的。至于叶千盈,那就更不用说了。

“没有做军工的长辈”杜老终于愣了一愣“那,你觉得他们两个怎么样,适不适合”

这里的适不适合,不止是在指保密性适不适合,而是隐晦地在问两个人究竟有没有参与军工方向项目的意思。

毕竟,数学系的选择就很多,天才是人人都想要的,他们并不是非军工不可。

潘大校想了想关于这两个人的调查资料,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

“好吧。”杜老慢慢地点了点头,似是正在腹中消化这个消息“那他们今年研几了”

要只是研一,那就不用太着急,毕竟孩子还要上学。

但要是研二或者研三,这时候应该都已经开始找下家了,那他们这里也相应的该活动活动。

潘大校“”

这个回答,让他怎么说呢

即使酷如兵哥哥,此时脸上也不得不浮现出一丝苦笑。

“孔老,杜老。这两个孩子,他们不是研究生。他们今年英才班,就是a大和b大前几年特意申请的,大一之前收容高三生的英才班。”

杜老“”

孔老“”

什么,高三英才班

你说这种论文是大四写出来的,他们两个还能勉勉强强接受,但是你说英才班

这应该还没成年吧

怎么着,他们华国还真和a国一样,野蛮生长出了在网上找找资料,就能自己在地下室里造核弹的少年天才吗

要是研一的话,事情还没有那么急。

但要是英才班

那就很急了非常着急

这么好的苗子培养出来,到时候岂不是各方都抢着要,不早点下手怎么能行

孔老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他的性子稍微急一点,连珠炮似地说道

“他们既然投稿了数字军工,就说明他们对这方面感兴趣嘛。加大力度,多给好待遇,说什么都要给挖过来啊。”

抱着一丝丝的希望,这位老人装作自己刚刚没有因为年轻人喜欢进更有钱途的民营企业而抱怨。此时此刻,在孔老的心里,还真希望这两个小天才可以直接给钱挖过来

毕竟,现在年纪还小,给给钱还能搞定。

等过两年年纪大了,利锥破囊而出,那可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事了。

孔老近乎期待地问道“他们两个家境好吗有没有特别穷的、吃糠咽菜的那种”

连杜老听了自己老朋友的问题,都不由得升起一丝丝的期望“也不用吃糠咽菜那么穷,有没有家里是低保户,或者是领贫困户补助、年年需要社区上门送温暖的”

潘大校“”

唔,嗯,呃

潘大校脸上的肌肉不断跳动,可以说十分为难了“这个恐怕不太可能。”

“他们两个家里都不缺钱。那个叫叶千盈的女同学,她是叶德强的女儿。”

杜老“”

孔老“”

什么,风太大,他们没听清,你说她是谁的女儿

哦,叶德强啊。

那这个应该是真的不缺钱。

“她过来,我让她做我的学生”孔老当机立断地做出了决定“他们不就是嫌做军工苦、做军工累、做军工不出名吗我亲自把她带出来,四五年后要经费有经费,要名声有名声,要青年奖章有青年奖章”

潘大校“”

这个,这个可不是名声的问题了。

“那个叫沈瀚音的男生还好,但是叶千盈同学,她是影后林木棉的女儿。”

孔老“”

杜老“”

其他娱乐圈里的人物,他们可能没听过。

但林木棉当年是文工团的台柱,一年艺演一百八十余场,基本上都是给战士们去送温暖,孔老和杜老自然也有所耳闻。

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小姑娘可能确实是不稀罕出名了。

真是的,老天怎么也不讲究一点平衡啊。

既然脑袋都已经这么聪明了,那就不用太有钱了,是不是

或者有点小钱,小富即安,也别让爹妈太出名啊

此时此刻,孔老只觉得痛心疾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