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十三(1 / 2)

加入书签

两个裁缝还没走呢,宫里就来人了,来的还是胡公公,裁缝师傅眼色也好,马上道“老爷夫人,小的们定会加班加点尽快把衣服送来,现下府上有要事,小的们不敢打扰了。”

沈原点了点头,让李氏给了定银,裁缝师傅千恩万谢的走了。

看到胡公公,沈家人都觉得亲切,纷纷上前问好,胡公公笑的团团的,跟着的小太监十分纳罕,就连沈家仆从也觉得惊讶。

宫里有脸面的太监出来确实人人都敬着,那也不过是虚应付着,多给些银子钱罢了,谁像沈家似的,看到胡公公都笑出了一脸花。

对沈家人来讲,胡公公陪了一路,路上殷勤小心,照顾的周全,还借过银子给他们呐,当然沈家也还了,可乡下人分得清好歹,谁对我好,那我也对谁好,谁对我孬,我理你

胡公公是奴才不假,可奴才也分好心还是坏意,你看这里的下人,从管家开始,沈家就没一个喜欢的,你当我们不知道喝茶的时候你们撇嘴了我们吃饭的时候你们偷笑了

不过是二妮说的“理他们干嘛,将来又不住在一起,当没看见就行了,咱们家有姑姑和皇上,他们一辈子是下人。”

不是沈原得志猖狂看不起人,下人说到底是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第一要素就是态度,就好像人家卖豪车的4s店,进来一个穿着拖鞋和大裤衩背心的老头,你是拦着不让进门,还是客气迎进来,热情的招待

还有那进牛排店吃牛排,我要八分熟的,服务是来一句“我们店里只有七分熟的”还是给顾客上一份比七分熟熟一点的

现在这里的仆人,如果服侍的好,将来肯定跟着沈家走,要不然那管家也不会削尖了脑袋钻过来,可现在呢想把沈家当成可以任他们拿捏的冤大头,咯着手了吧。

反观胡公公,当听了沈原第一句话开始,人家的立场就坚定了,这才是服务精神,家里这个管事,连胡公公的小指头都比不上。

和胡公公打了招呼,一家人开香案接旨。

旨意也没旁的,就是说太妃思念家人,然后令内务府派人过了教导一些礼仪,过几日就要进宫面见太妃娘娘,还有赐下的各种金银财帛。

沈家谢了恩,领了旨,拉着胡公公吃了一会茶,最后把那一罐子茶叶都给了胡公公“这茶啊咱们家吃啥都一个味,既然公公喜欢,拿去吃。”

小太监眼睛又大了,这茶叶确实不错,可咱们公公出门颁旨,哪次不拿个几百上千两银子,你家就给一罐子茶叶

胡公公高兴,银子算什么,沈家已经给了他五千两,刨开那借的一千,也给了他四千两,人家一路可就只收了多少礼,今儿给他一罐子茶叶,那是当他自己人,这能是银子比的。

胡公公道“来了两个嬷嬷,一个公公,那公公老奴打点过了,舅老爷放心,那嬷嬷也是娘娘派来的,二姑娘是难得的聪明人,必定不会吃亏。”

这就是提点了。

等到胡公公交割清楚回宫,沈大寿塞了两个金镙子过去“公公辛苦点,跟来的小公公们替我道声谢,公公咱们家就不说谢谢了。”

胡公公心里熨帖,这两个金镙子说实话也就一两百的银子,难得是沈家的态度,他笑道“舅老爷放心,小子们可高兴着呢。”

回头他就把银子分了,并且还没贪污,“舅老爷赏的,让大家伙都高兴高兴”

小太监们个个喜笑颜开。

等宫里的人走了,沈家面前是一堆御赐之物,加上一个公公和两个嬷嬷。

这三人先安排去休息,沈家要先把御赐的东西归库。

沈原咧嘴“爹啊,咱们家要请个先生回来,要不然这字谁认得啊,库里有多少东西都记不得认不得,被人搬空了也不知道啊”

繁体字她勉强也能认识,上下文联系就能读个成,可看起来真心累,而且沈原还不能说自己认识字啊。

沈大寿连连点头,“要请要请,等见了你姑姑咱们就请。”

沈家现在的大事就是进宫见太妃娘娘和皇帝。

下人的心声“二姑娘你撒谎库里什么东西你不知道,连几个碗,多少匹布,你知道比我们都清楚你说这话亏不亏心”

沈原“我就不”

御赐的东西应该是太妃的手笔,知道哥哥一家两手空空而来,给的东西都是实惠经用的,各色锦缎就有两百匹,皇帝给了一千两银子,太妃娘娘让胡公公带了一万两银子,五百两黄金,还有郊外的田庄三百亩,此外就是各种居家过日子的小零碎了。

看着东西归库,李氏一个劲的念佛。

整理完东西,把一个公公,两个嬷嬷叫来,这不是要学礼仪么。

这三人目前看态度都不错,也说明天开始学,沈家毕竟新来,熟悉一下也好。

沈原道“等什么等,我爹想见姑姑,想的睡不着觉,我们也是如此,下午就开始学,早点学了,也能早点见到姑姑。”

沈大寿连连点头,那就没的说,下午开始吧。

这觐见的礼男女是分开学的,沈大寿那里沈原不知道,她们这里,沈原还没开始学呢,就先道“好叫两位嬷嬷知道,我们娘三刚从乡下过来,想要把礼仪学的跟这京里的大家夫人小姐似的,那不可能,咱们家急着见姑奶奶,就学见姑奶奶和陛下的礼,而他们两位,恬着脸说,也算咱们家亲戚,就是咱们的礼学的不那么规范,想来也不会挑我们的刺,两位嬷嬷说是不是”

要我们怎么说,你都嘚吧嘚吧说完了你都说太妃娘娘和陛下是你们家亲戚,难道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敢对你们吆三喝四啊,走前太妃娘娘就千万叮嘱了,我们两位耳不聋眼不瞎,更没皮痒痒,坚决不会和您这小姑奶奶唱对台戏

于是就开始学了。

这一学,两位嬷嬷发现,嗨,人家也真没敷衍,学的挺认真的,那二姑娘年纪小记性好,还会纠正母亲和姐姐的动作,还会说些诀窍,什么这个动作无法掌握,那好,看到那个桌腿了吗,那里点个红点,你慢慢蹲下,看到红点了吗,好了,到位了

腿弯的角度我琢磨一下啊,有了,给你后腰挂上一块玉佩,线长一点,来,弯下去,感觉到玉佩碰着腿了吗感觉到了,行了,角度刚刚好

两个嬷嬷目瞪口呆,这礼仪还能这么学

沈原还道“进宫就没这些点了,但是咱们慢慢琢磨感觉,自己一点点感觉到了就行”

这话听着还有些道理啊。

沈原这是把驾校教人家如何看点学车,应付考试给融了进去。

就这么突击学习,两天后,行了,别挑刺,这礼仪也能拿出去糊弄人了,反正娘娘和陛下也不会计较

于是进京第五天,沈家人进宫见太妃娘娘去了。

每个人脑子里都记着沈原编的顺口溜,挺着腰,微低头,慢慢走,手不动,身不摇,眼睛不乱瞟。

在宫里勾头弯腰那是奴才相,沈家不能这样,所以得挺着腰。至于抬头,那也不行,深宫内院,皇家威仪,不能抬头挺胸直视天颜。

一路跟着进了宫,到一处就有新的宫女太监引路,沈家一路跟到了太妃娘娘的慈惠宫。沈家人干惯活身体好,这一路从宫门走到慈惠宫没半点不适,听说有的夫人小姐,进一趟宫回去得歇两天,为啥啊,走路走的,走伤啦。

然后他们听见一路的“来了来了,快去禀告娘娘,舅老爷一家来了。”

沈家迈过一道道高高的门槛,来到一处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鼻子里全是异香,反正沈家人是没闻过的,脚上踩着厚厚的地毯,那地毯软的,比乡下的铺盖都软。

大家都微低着头,所以也看不到大殿整体的陈设,只看见不少花架腿,椅子罩子的底部绣花,还有各种摆设的底部纹饰,还有好多裙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