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二十三(1 / 2)

加入书签

李氏把大妮叫来,沈原自然也跟了过来。

李氏道“大妮,娘不会害你,先告诉你,娘替你选的是王家,你若觉得那高家合心意,非他们不可,那娘也不会依你,你给我死了这条心,据我看来,那高家只不过看着光鲜,你嫁过去不一定有好日子过”

众人都看着李氏,请问这结论夫人您是怎么得来的

李氏继续道“人家都说高家底子薄,没钱,可叫我看来,他家在京里有一处二进院子,还有七八十亩的地,家中就只有老母和一个儿子,这是尽能生活的,再苦能苦的过我们以前所以家产这是其次的,我就想着,寡母带儿子,必定把儿子看成眼珠子,将来新媳妇进门,不定怎么看不惯媳妇呢。”

“我着人去问了问,果然,那高家老太太把儿子当心肝宝贝的疼惜,我不是说疼儿子不好,我一样疼大郎,高传胪去私塾念书,高老太太把饭食放在胸口温着去给儿子送饭,有什么好吃的定然都让给儿子,做母亲的这么对儿子说不上不好,可将来媳妇进了门,高老太太肯定要求媳妇像她一样供着他儿子,可这凭什么咱们家,我对你爹好,你爹也对我好,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哪有这么一家子供着一个男人的”

“这些还是小事,不过家里没钱才如此,等到高家有钱了,想必也不用这样,可是我再一打听,那高老太太居心不良啊高传胪进京读书,那高家也有族人,听说族人也都帮助过他,就连高太太的娘家,对高家的资助也不少,高太太甚至许诺过让娘家侄女当自己的媳妇,可是儿子一中举,有了功名,她反倒是来我们家求亲,这是什么意思那侄女如今还在他高家住着呢,你还没嫁呢,人家把妾室都备下了大妮,你想过这窝囊日子啊”

“我这一听,就气的不轻,滚他娘的蛋,我闺女就是嫁不出去也不去他高家受气我又去看王家,钱财不钱财的不去说,那王家老爷太太有三个儿子,那王老爷一个妾都没有,两个已经成亲的儿子也是没妾的,且听说他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没听见拌嘴吵架的事发生。”

“那王家两个儿子虽然住在父母跟前,其实王老爷一等儿子成亲,就分了家的,住虽然住在一起,儿子们不会为了钱财争吵,是难得明理和气的人家,你要是愿意王家,想必将来那王三也不会弄个妾回来膈应你,他要是敢,我让你爹揍他”

沈原半张着嘴,这便宜妈厉害啊,特别是她确确实实是从女儿的角度出发看待婚姻,没说让女儿嫁的光鲜了自己脸上也有光彩,她就是希望女儿将来生活的舒适。

李氏要是说的都是真的,那高家还真不是什么良配,大妮将来占着正室的位置,看着丈夫和别个女人卿卿我我,还不能嫉妒,关键是大妮还是带着巨大的资源过去的,结果高家给她这个待遇那真是哔了狗了

要是大妮强悍,把高传胪管的死死的,人家是不敢纳妾了,可架不住人家弄外室啊,男人要是恶心你,你能守得住

还有那个高老太太,也是一肚子心机的人,大妮玩不过他们的

这些是沈家人的浅薄见识,要是高门大户,这些压根不用放在心上,看上了高传胪的人,使些小计策就能把高老太太碾压掉,比如,女儿的丫头里备上一两个美貌的,然后贤惠大度的把人给丈夫。

你看看男人会不会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深林,至于婆母,识相的让她在这里住着,不识相的还能把她赶回老家,靠着岳父发家,还想拿捏人家女儿,在贵太太们眼里简直不可能发生。

至于女儿本身的感受,是否夫妻爱慕和谐,那就看女人的笼络手段了,把后院握在手里,生下嫡长子,将来诰命加身,风光无限,那就是女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而沈家一群土包子,脑回路清奇,偏要舍弃康庄大道,走那独木桥。

大妮慢条斯理道“我当然是听娘的,那高家不过是驴粪蛋表面光,我不稀罕”

关嬷嬷一脸的不可思议,沈家人再次刷新了她的见识,自来男人纳妾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当主母的虽然心底泛酸,还不是要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样,嫉妒那是七出之一啊沈家就这么摆在明面儿上,想娶我家闺女,就不能纳妾还真是豪横不懂规矩的外戚之家才能做出来的事。

当王家得知国舅老爷允亲,家里人都像按了暂停键,看着媒婆一动不动,媒婆被他们看的如坐针毡,怎么滴,自己哪里不对劲,花戴歪了还是脸上有东西

等到王家反应过来,一家子沸腾了

我的老天爷,咱们家要有个出身公侯府的媳妇啦快快快,这流程是这么走的,咱们家要备什么礼

要大雁,没大雁鹅也行,怎么能没大雁呢,就是弄不来活的,我们家也能打一对金的呀

王家送来的聘礼,饶是李氏和沈大寿看过了皇宫里的富贵,也禁不住瞪大了眼,活的大雁一对,那是王承祖自己去弄得,还有一对金大雁,宝石镶嵌的眼珠,王家来的人还到“不是不愿弄实心的,实在是实心的抱不起来,里头用的是沉香木胎子。”

那也够沉的了

沈原偷偷对大妮道“这一对金大雁你可以当成传家宝”沈大妮推了妹妹一下。

其他金银珠宝锦缎等物堆了好几个库房,李氏一一点清,收好封存,把账单交给大妮“你收着,将来出嫁了都给你带过去。”

大妮被人家如此珍视,沈家人都觉得很高兴,大妮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听闻的人都觉得沈家目光极其短浅,好好一个嫡女,竟然因为贪图富贵放弃传胪嫁入商贾之家,简直是短视之极

连太后都觉得可惜,“何不等一等,等哀家看到了好的,给大妮说一下呢。”自家的亲亲侄女嫁给一个小小的百户,那真的是低嫁了啊,可婚姻是父母之媒妁之言,太后也不能干涉过多。

沈大寿道“香娘,我们就不说外道话了,我们全家都是因为你才有如今的身份地位,可大妮和二妮本就是乡下出来的姑娘,哪怕当了国公家的小姐,也没变得有一肚皮学问,那人家来求亲的也多,哪个是看上了大妮这个人呢,都是看上了我脑袋上的爵位,那些真正的高官豪门,可没一家把我们看在眼里的,我们夫妻只求儿女将来过的顺心,没想过拿她们妆点门面。那王家绝对不会亏待大妮,这就够了”

就连明辉帝也听住了,他也以为传胪要好过商户之子,一开始听闻表姐允亲商户子,心下也是纳罕的,倒不是觉得沈家贪慕富贵,这么多年沈家人究竟如何明辉帝也看在眼里,就是想不通舅舅如何做了这个决定。

现在仔细听了想了,才明白当父母的苦心,这是真正为了儿女好的父母。沈家如今捧着女儿去联姻豪门,谁家会鸟他们,还不如让女儿过得顺心如意呢。

说了亲,成亲还早呢,王家已经开始准备儿子成亲的房子院落了,关嬷嬷也在教大妮一些婚后要注意的事。

叫关嬷嬷说,大妮在王家那是可以横着走的,就是王百户的爹娘也不敢对大妮哈一声大气,假如换了高家,那高太太以孝道压人,大妮也只能受着,照这点看,大妮还真不能算嫁错了。

王百户现在是百户,以后难道还能一直是百户就是看在沈大寿的面上,王承祖也会往上升

王百户一升官,王家难道不知道是谁的功劳,他们更得供着大妮,这种供着和高家的算计还不一样,那肯定是诚心诚意的供着。

高家虽然向沈家求亲,弄不好还会背地里委屈呢,我一个满腹经纶的传胪儿子,最后娶了个目不识丁的媳妇,你不得对我儿子好啊,你不得好好感谢我们家啊,简直能把人气死。

高老太太得知沈家回绝了他们家,简直是满眼的震惊,沈家为什么拒绝,凭什么拒绝我儿子哪里不好

高传胪倒是还稳得住,劝老娘“人家当然也有自己的选择,难道非得我们家不可。”

高老太太咬牙切齿,“怪道是一家子泥地里出来事不晓的,我儿且放心,娘定给你找个更好的人家”

高传胪苦笑,更好的人家,娘怕是不知道自家什么家底,那沈家已经是最好的选择,要不是沈家刚刚从乡间出来,高家的帖子都递不进去。

公侯府邸啊,错过了这次,这辈子他都够不到的

高传胪也是纳闷,无论如何,他也是最佳人选,为何沈家偏偏不选他呢

等到听闻沈家同王家结亲,人人都说沈家见钱眼开,鼠目寸光,高老太太更是得意,立志要给儿子找个更好的。

高传胪却不这么觉得,沈家不缺钱,这一年多,光是宫里的赏赐都不知凡几了,还有那些逢迎巴结的人,沈家要是想敛财,不知道多少人家愿意捧着银子送过去,可是沈家这么做了吗

从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