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二十八(1 / 2)

加入书签

黄姑娘悄没声息的回了黄府,正好碰见继母生的女儿,自己的妹妹。黄二姑娘看见她忍不住皱眉,偏过头问丫头“她怎么出来了,不好好在自己院子里待着,尽是乱逛”

黄姑娘只做不知,一径回了自己那偏僻的院落。

黄夫人问了随同黄大姑娘去沈家的仆人,两位姑娘干了些啥。

下人哪里知道,一进沈府就被搓弄走了,沈家招待的极为周到,她们吃喝拿的也没客气,现在主母问了,只能编瞎话,不外乎说些小姐们日常干的事,吃喝穿戴啥的。

问起沈家姑娘为何邀请黄姑娘,黄姑娘的侍女赶紧道“那日大小姐去红柳寺上香,归途中下起了雨,沈姑娘的马车陷了轮子,姑娘出手帮了忙,沈姑娘就记下了。”

这事也不是瞎编,沈原总得找个借口,不过当时她要是不走,黄姑娘也走不成,沈原的车堵着路呢,黄姑娘自然要让轿夫帮一把。

听闻这个理由,黄夫人终于放心了。这个大姑娘并不在黄夫人眼里,现在自己女儿马上要当皇后,也不能太过薄带原配之女,黄夫人是想着从娘家挑个侄儿,把黄大姑娘嫁过去的,已经商谈的差不多了。

哥哥庶出的儿子好几个呢,挑个年龄差不多的就行,一个小姑娘,怎么都翻不起风浪来。

宫里面几经周折,明辉帝也终于表态了,皇后自然是要的,但是他只要嫡长女,别弄嫡次女或者是继室女糊弄她,皇家威严不容亵渎。

大臣们猜着明辉帝怕是因为自己的出身,所以想要的皇后得分外名正言顺,这也不为过,皇帝提这个要求难道说他提错了

就是黄大人不禁噎了一下。

不过男人的思维和女子不同,嫡长女就嫡长女,同样是他黄某人的女儿就行了。

至于这件事定下后家中夫人哭诉,甚至把黄大姑娘已经定下的事都拿出来说,黄大人也能一语定乾坤,“你娘家只是嘴上说了一句,并不曾定下,如何能算数如今圣旨以下断无更改,除非这个皇后的位置不归黄家,你赶紧让阿兰从偏院搬出来,宫中就要有嬷嬷过来教导礼仪”

黄二姑娘知道后更是闹腾的欢实,这就没有办法了。

黄大姑娘一脸漠然,倒是黄大人去看了大女儿好几遭,言语里颇多拉拢,告诉她娘家安她才安的大道理。

黄大姑娘低头道“女儿知道,也明白,父亲放心”我一定会把你和黄家拖入绝境,为母亲报仇的

黄大人摸着胡子笑了,他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女儿恨他入骨,这几年虽然对大女儿有所忽略,家中不照样供养着她,奴仆婢女一样不少,如今又是靠着他,大女儿才能当皇后,无论如何,大女儿和黄家是一体的。

明辉帝大婚,沈家也能去宫里蹭一蹭席面,还是上等席面,不过大妮不能去了,她嫁了人,丈夫没有高位,她也就没有诰命,自然去不得宫里。

不够她也没有不高兴,丈夫不是百户了,如今已经进宫当了御前侍卫,白都尉都是禁军统领了,听说宫中安防大半都交到白都尉手里了,丈夫也颇得重用。

王家更是差点把大妮给供起来。

等到明辉帝大婚后,内阁还是不提亲政的事,反倒是要让明辉帝再纳几名嫔妃进宫,皇后被黄家抢了,那贵妃呢,还有那些有名头的妃位呢,不能你黄家一家吃肉,咱们也要喝汤啊

等到家中女儿都进了宫,那就看个人的本事,看看谁的肚皮先鼓起来

明辉帝也不含糊,一下子后宫又进了一名贵妃,三名妃嫔,全都是内阁大臣之女。

沈原在家冷笑,这吃相这么难看,怪不得明辉帝会起杀心。

沈原在墨香山有自己的宅子,并且还不少,闲了她邀请大妮过去玩,王承祖空闲了送妻儿过来,回头走的时候还要带走不少沈原送的东西。

大妮道“怎么好又吃又拿的。”

沈原道“你给我的也不少,何况又不是单独给你的,还有送给姐夫的呢。”

大妮就不说了。

王承祖又有相熟的侍卫朋友或者下属来家喝酒,他们是来时空空如也,走时看着也是空空如何,但那一套套的袖弩就这么分发到了每个人手里。

白都尉这几日一直拉着五城兵马司的几位指挥使一起喝酒,几个人往往要喝的爬不起来,他还会去找京畿大营的将军喝酒,他只略微亮了一下袖弩,大将军的眼睛就亮了。

不过五城兵马司的左指挥使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日去醉仙楼喝酒,喝多了呕吐,然后堵住气管反倒醉死了,醉仙楼连声喊冤,说是已经阻了左大人,可他愣是不听,非要喝,拦都拦不住。

最后也不过是赔钱了事,左家只左指挥使有出息,余者都靠着他,现在靠山倒了,余下的左家人得了银钱反倒是劝左太太不要计较了,原本死在醉仙楼就不好听,吵嚷下去自家名声也没了。

最后这事也就囫囵完结了。

白都尉再见几位指挥使的时候就道“左仁的事不能再出现,这次差点坏事”

一位指挥使就道“大人请放心,咱们既然一心报效陛下,自然容不得左右摇摆之人,左仁我们也早就盯着了,否则不会这么干脆利落”

白都尉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刑部,江尚书手里压着几大摞状纸,全是状告内阁几位官员家眷横行霸道,仆从夺人田地妻女等各种罪行的。

京城看似一派平静,其实早就内里飘摇。

皇后看着明辉帝来到自己宫殿,她遣走侍女,“我爹几次进宫,我都说陛下待我极好,贵妃言语也多有挑衅,我也都压下了。”

明辉帝按了按皇后的手“有劳你了。”

自从皇后进宫,她替明辉帝扛下了好些担子,便是黄大人问她皇帝待她如何,皇后都说极好,还把明辉帝的各种小牢骚告诉黄大人,黄大人摸着胡子笑了,心下更加安泰。

那一年京城发生的事,多年后还被人们私底下传说。

明辉帝大婚后宫里女人就多了,一年后皇后生辰,宫内摆宴席待客,沈家因为李氏偶感风寒,连沈大寿都有些咳嗽,就未进宫,宫宴完毕,明辉帝也得了风寒倒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