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人流如织(1 / 2)

加入书签

陶侃和肖晓晓的二次见面时,气氛并不是太热情。

肖晓晓除了一个“坐”之外,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她自然地洗茶沏茶,素手碧碗,如荷叶白藕,一点也没有提起刚刚那只杜曾是怎么来的、为何而来的意思。

陶侃也没开口,他神情复杂,目光尽是沧桑,但却没有什么敌视,反而是带上了一点敬意。

这敬意来自肖晓晓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在各方势力里挪腾反转的举重若轻,对方刻意让他看到杜曾,除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之外,便是告诉他,你不愿意没关系,她有大把的人选。

换个说法,自己这个荆州刺史、龙襄将军,在她眼里,和那些流民叛匪,并没有什么不同。

就在陶侃想说话时,对面的肖妃却是一出手就开大,刀还直往陶侃的心窝子捅“将军何时回去”

陶侃目露惭色,苦笑着摇摇头“晚节不保,让姑娘见笑了。”

他这次大败,朝廷必会追究,等他回了武昌,等到的便是陛下的问责了。

但肖晓晓成功地放下了钉子,他到现在都不明白那两位手下为何背叛,难道真是大将军王敦指使

但本就是王敦起用他、任命他为荆州刺史,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

肖晓晓自然他心中的疑惑,便用最温柔的微笑给人上起了眼药,她叹息一声,编起了理由“自三年前、名士山简统领荆州后,成日醉酒,不理政务,还排挤了荆州本地大族为官,致原本还算安宁的荆州便流民四起,去年他死在任上,朝廷连派两位刺史上任荆州,都被流民打得一败涂地,大将军王敦亦然。”

陶侃微微点头,张华死后,他又沦为白丁,是荆州刺史刘弘重新重用了他,刘弘才高德重,那时的荆州还算安宁,可惜三年之后,刘弘刺史病逝,朝廷派来的接替的山简是以豪饮著称的名士,刚刚上任就把前任积蓄在荆州各岗的人才排挤换去,于是荆州立刻乱了起来。

乱起来的荆州无法应供洛阳粮草不说,四起的流民还断了洛阳的粮道,造成的连锁反应,是洛阳陷落的重要原因。

“如此大败中,将军一支独秀,大败叛军,已经入了晋帝之眼,”肖晓晓刻意顿了顿,才缓缓道,“以将军之聪慧,难道看不出来,大将军和陛下,都想收服你么”

说到这,她忍不住笑了笑“嗯,将军之才,可是连吾都亲至荆州了。”

当今的东晋皇帝和王家相互依存,并立天下,以至于被称为是“王与马,共天下”,但天可怜见,有哪个皇帝能忍得了和别人共天下,所以晋元帝想法设法,培植自己的势力,想要衡制王家。

但大将军王敦这个小心眼就很暴躁,在他看来,你司马睿既不是什么嫡系宗室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不过是数百个司马家的一个偏远王族而已全靠我们王家兄弟拼尽全力,出人出力拉拢威胁江南士族,才有今天的南方晋室基业,你这个白丁才能在江南立足,你不思感恩好好当个招牌就算了,现在还想夺我的权柄

可司马睿不是这么认为的,在皇帝看来,江南士族支持的就是他这个王族,王旗之下才能聚敛天下英才,不然南方的大族凭什么听你王家人的凭你长得美凭你爱记仇大家一起投的钱,你出力我出品牌,如今打的地盘越大,我凭什么不能分红

陶侃如今就在这个局面下,他出身低,但能力强,是个能打能战还能治理地方的全才,人也聪明,而且暂时没什么靠山,无论是被王敦还是晋帝收服,都能给一边势力非常大的补益。

“这些日子,想来王敦定是尽心拉拢你,而将军总是推诿,没被王敦招揽到手吧”肖晓晓当然知道陶侃的选择他如果答应了王敦,后来的日子里,也不会平定荆州后一点奖励都没有,反而被排挤去了广州当刺史,那时候的广州偏远就算了,还不在东晋的手里。

陶侃沉默,王敦势力虽然大,但他看得出来,这人才疏而善嫉,将来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用将军,却要压制着将军,若我所料不错,将军回城后,必然被免职,而王敦必然写信宽慰,同时还会让将军以白身领军,戴罪立功,若有所成,则会立刻当好人,上表为你复职。”肖晓一点惭愧都没有,就将历史书的记载拿出来,并且添油加醋,连她自己都为自己编出的故事惊叹。

太t有道理了,简直和真的一样。

陶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想将心中郁气全部吐出来,他也觉得肖晓晓说的极为有理,但可怜的是,在这种局面下,他毫无抵抗之力。

他出生寒门,没有靠山,虽然凭借自己的实力走到如今,可在很多事上,他有自己的坚持,王敦威望和能力,不能支持他的野心,投入王敦幕下,或许能有一时之盛,但必定不能长远,反而会牵连家族。

他只能选晋帝,然而便是晋帝支持他又如何,如今的大权在王敦之手,自己立下再大的功劳,也是惹下更多的忌惮而已。

“肖校尉之意,吾已尽知,”陶侃沉默了一下,还是礼貌道,“但事关重大,难以定许,诸事凡多,吾须先回城中,来日再做计较。”

肖妃当然起身送他。

在出门时,陶侃让肖晓晓留步。

但后者却在送别之后,又加了一句话。

“将军啊”肖晓晓叹息的尾音幽长如歌,“王敦在上一日,你便无出头之机,然您还长他七岁,光阴似箭,还是要好生思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