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1 / 2)

加入书签

七月下旬,在东京城待了月余的潇国二皇子,被本国使臣提醒,眼下时间所剩不多,二殿下该邀请大乾王爷启程了。

这些日,他们被南地的繁华迷了眼,几乎忘了此次出使的目的。

好在使团中有稳重能干的人,冒着生命危险提醒二皇子,南地虽好,但国事更重要。

整日流连在花丛的潇国二皇子,经使臣提醒,想起父皇委托给他的重任,便收拾了一番来到摄政王府求见,商议前往北地之事。

说句难听的,此时正是赵允承的新婚,他肯见潇国二皇子就不错了,对方竟还想他出使,这不是做梦吗

可是潇国崛起,建交之事刻不容缓,他无意拂了潇国的示好。

“王爷若是舍不得新婚妻子,何不带上你的王妃与我等一同去潇国”潇国二皇子提议道“眼下潇国正是气候适宜,咱们现在启程的话,可赶在冰封之前回来。”

一同前往潇国

赵允承倒是没想过,他对北地的印象不好,自己前往都嫌有风险,更何况带王妃前往,他似笑非笑,眼神看得潇国二皇子发憷。

“我们是真心邀请你们前去做客,商讨两国贸易之事,岂会包藏祸心”潇国二皇子被人误会,急忙解释“你们大乾与我们潇国素来无冤无仇,是我们想结盟的对象,我们怎会加害你们”

赵允承说“如果我们在你们潇国境内遭遇不测,你当如何”

“怎么会呢”潇国二皇子拍胸部保证“我会派潇国最好的勇士保护你们,绝对没有人敢伤你们一根毫毛”

赵允承没有立刻答应潇国二皇子,毕竟事关重大,他还要问问秦嫀的意思,肯不肯让他前去。

至于带小娘子一起去,郎君想都没想过。

若是寻常的新婚夫妇,妻子听闻丈夫马上就要出塞,心中当然不乐意,但秦嫀不是一般的小媳妇,她有见识,有胸襟,她当然知道,丈夫肩担大乾兴衰,责任重大,即便他有妻儿要照顾,也不该阻止他去尽责任。

“夫君这般询问,难道以为我会不让你去吗”秦嫀巧笑,侃侃而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不仅不会阻止你,还要支持你。”

赵允承目光灼灼望着王妃,笑了,是了,他怎会忘记,自己的妻子虽然懒散爱闲,从不多管闲事,但其实,她亦心系天下。

望大乾兴安。

“郎君。”她微笑,执起郎君的手“还赵家一个鼎盛皇朝,是墨羽的心愿,咱们不妨,助他一臂之力”

赵允承听她这么说,心中再无疑虑,点头应许道“好,那我不日便随潇国使团出塞。”

这时秦嫀却说“你去了塞外,那我怎么办”

“”赵允承愣住,刚才不是说好

看他一脸蠢相,秦嫀也不为难他了,直接抱上去,咬了一口这个呆头鹅“我与你同去。”

不行

赵允承的第一反应,就是推开秦嫀,脸上万分严肃地劝阻“北地险要,路途辛苦,你去做什么”

可是北地风光山河气壮,年轻的时候不抓紧机会去,难道等老了再去吗

秦嫀可是了解清楚了此行的性质,才开口要求,要是两国剑拔弩张,她才不去“就这么说定了,修晏,你带去我去看看,莫让我成了井底之蛙。”

“路途艰苦”赵允承艰难地,试图劝阻王妃。

“我吃得苦。”秦嫀说。

“若遇到危险”

“意外每天都在发生,咱们不能因噎废食。”

“言言还小,需要你的照顾。”

“天下兴亡他也有责,他会体谅的。”

“”

赵允承熟知王妃的脾性,在小事上怎么都可,好说话得紧,但有些事,她若是有了决定,旁人不得置喙。

真不是他没用,顶不住压力才答应的。

两天以后,赵允承亲自将长子,打包送到寿安宫,劳烦太皇太后照看数月,之后再来接世子回王府。

太皇太后“这是做甚”

虽然冷不丁地将言言给她照看,她老人家很开心就是了,但还是要问清楚,人家王妃同意吗

赵允承这才将他们夫妇要去北地一事,告知皇祖母。

果不其然,被臭骂了一顿,如此胡闹,笑笑娇滴滴的,如何受得了北地的恶劣气候

赵允承怎敢说,是笑笑闹着要去的。

这锅,他默默地背了个结实。

若是不带女眷,赵允承就能轻装上阵,不带那些武将和车队,然而王妃闹着要同去,他也只好在西郊大营,点了一批将士,随他出塞。

众将士明白,想要建功立业,便要抓紧这次机会

于是都卯足了劲儿在摄政王面前争相表现,希望摄政王能选上自己

严云祈也听到了摄政王要出塞的消息,还是自家媳妇说的,叫他也跟着去看看,保护三妹妹。

严云祈汗颜,不过想想也是,摄政王武艺高强,之所以还点这么将士,当然是为了保护王妃。

熬不住媳妇的唠叨,严云祈绷着一张方脸,到摄政王面前自请随行。

那摄政王瞧都不瞧他一眼,说“你嫌我还不够操心”

把严云祈带去,王妃怕不是要剐了他

“”严提举深感里外不是人,去不去都难。

秦员外和王氏知晓此事,虽觉得吃惊,但也没阻拦,当了王妃,肩上便担了自责,这是应该的。

摄政王夫妇为大乾出塞那日,小皇帝率领百官与满城百姓送别,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后却变成声势浩大的出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