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自助、溜冰和绣球花(2 / 2)

加入书签

由于e市临海,每年盛夏,会馆都会张贴让大家关闭门窗、谨防台风的通知。

并未经历过这样灾祸的时薇,光是想象轻巧的日本房屋被狂风暴雨摧残的情景,就害怕得有点咋舌。

而这一年明明还是6月,她就被暴雨吓了一大跳。

那天清晨四五点,时薇就被猛烈的雨声、风声和窗外树干的摇晃声惊醒,而因为太困并没有来得及起来,就又在迷迷糊糊之中不踏实地睡去。

当闹钟响起她再次醒来,风雨没有变小、反而更加夸张。

书桌前的窗户外层玻璃上贴着几片残破的树叶,而会馆里昨晚未曾关严的走廊和厨房窗前都被雨水钻进来形成厚厚的一层,并夹杂着风雨卷进来的沙粒和树叶,一楼玄关之外更是被积水牢牢包围。

时薇和孙羽芸互相搀扶着,把仅穿凉鞋的脚踩在积水中稍微高一点的地面上,小心翼翼走出会馆。

平时步行下坡去电车站的那条路,两侧已形成了迅速奔流的小溪状水流。

电车站前贴着停运的临时公告,两人费了平时几乎两倍的时间,终于抵达了留学生中心“学问之神”的课堂。

而迟到了10分钟的她俩,已经是今天这堂课上到达的第一批学生。

又过了15分钟,面对着讲台之下被风雨打击得湿哒哒的狼狈众人,“学问之神”还是如平时一般温和地娓娓道来今天的开场白。

“日本呢,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它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几乎一整年都比较温和湿润。而七八月的夏秋季经常会遭遇台风……”

性格耿直的荷兰哥突然举手打断:“古川老师,今天的天气这么恶劣,是因为台风吗?”

古川老师不经意地摸了摸自己的秃头,笑呵呵望着窗外风雨飘摇中被吹劈了的一颗大树,温柔地说:“不是哦,这只是普通的梅雨,是梅雨哈。”

众人哑然……

而并不是日本的整个梅雨季都如此狂暴,大部分的时候它只是体现在:淅淅沥沥从早下到晚的细雨,微微发潮的玄关和窗沿,因为便宜而随意在便利店购买、也因为便宜而时常雨停后遗忘在小店或教室门口伞架上的透明长柄伞,在夏季彻底到来前感受到的最后些微凉意,还有那些默默绽放在道旁、和式庭院、公寓阳台、校园一角、寺庙门前的或紫或蓝或粉的大朵而淡雅低调的绣球花们。

某日一醒来,会馆门口那株绣球花已憔悴黯淡,而不知不觉盛夏的烈阳已经造访,时薇她们的考试季也到来了。

为了节省时间,她努力用一些简单的快手菜或面食等来替代之前每天因为当做乐趣而精心制作的晚餐。

一碗热汤面或是一份番茄炒蛋吃完,再和在厨房偶遇的朋友简单寒暄几句,就要匆匆回房温习书本或苦思冥想report怎么写了。

而洗完热水澡端坐书桌前的瞬间,从清晨累积到此刻那一整天的疲惫酸痛困倦就统统涌了上来,昏昏沉沉眼皮打架中,复习效率实在不高。

第二天时薇和宁琳聊起这事:“琳儿啊,你说为啥我明明为了复习节省了做饭的时间,但又总在发呆犯困中浪费了我节省出来的时间呢?”

宁琳温柔而诚恳地建议:“咱们白天得奔波上学,又要回家做饭,确实很累啊。

要不要试试晚上各种收拾完了就直接洗洗睡,早上起来再学习呢?

其实我都是尽量晚上不规定啥任务、放轻松早点睡,早上起来再专心念书的。”

受到启发的时薇,也从当晚就开始努力改变自从来了日本就逐渐在恶性循环中强化的晚睡习惯,不到10:00就睡了,第二天不到6点就起来,揉着惺忪睡眼泡杯咖啡吃片面包,然后趁着这无人打扰的绝佳时机专注学习直到8:30,再步行去车站,乘车到学校开始一天的课程。

转型为“晨型人格”的刚开始最难,但两三天过后时薇便开始享受这种期待着第二天而入睡、第二天又仿佛在世界开始运转前就抢先热身一般的节奏。

整个这学期的考试季,时薇除了要完成6-7篇1500字或3000字以上的日语report外,还有3-4次开卷或闭卷考试。

毕竟不是母语,教材阅读起来更生涩难记,阅读速度也会偏慢。

连续好几个周末,时薇再不能和小伙伴去看电影或逛街喝咖啡,除了每周例行的1-2次食材采购,都只能闷在小小房间或图书馆里苦憋字数或背教材。

甚至有一天刚结束一门开卷,第二天早上第一堂又是闭卷考。

这天只好苦读到清晨5:00才匆忙躺上小床,仿佛刚合眼就又被7:30的闹钟唤醒,洗漱穿戴好来到教室,一边靠瓶装咖啡保持清醒一边临时抱佛脚继续复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