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模式初开启(2 / 2)

加入书签

时薇正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她从书架上随手拿下的《解忧杂货店》,突然感觉到对面的曦姐激动了起来:“咋的了?”

“嘻嘻,你第一次来,不懂。八点了,一会老板要上台表演吉他弹唱了呢,特别帅,我跟你说。”

看着平素对异性麻木不仁、只当兄弟的曦姐正两眼放光地释放少女心,时薇不由有点哑然失笑。

一会,一位穿着灰衬衫牛仔裤、戴着眼镜、身材匀称适中的儒雅青年上了台,对台下类似若干位和南曦一样的迷妹视若无睹,淡淡微笑,仿佛沉浸在自己的脑内小宇宙里。

他纯熟自然地弹起吉他,并用带着一点少年气的干净嗓音唱起了张震岳的歌。

曦姐的眼神已经定住,几乎听不见时薇说些什么。

时薇也干脆闭了嘴,而不知不觉中也在这直击心底的旋律里沉醉了起来,朦朦胧胧地开始回想自己这几个月的生活。

4月毕业回国,在老家陪伴爸妈度过了小半个月,五一又去b市给姚灵当了伴娘。

而国内的应届大学生们早都在毕业季开始前,就几乎完成了找工作这件大事。

时薇几乎完全与他们错开了,只好如大海捞针一般网投和参加社招,整个过程并不算顺利。

好在6月中旬她就被现在的公司——a市一家处于成长期的互联网公司g社录用,结束了悬在半空中令人煎熬的无业生活。

7月的第一天,时薇中午抵达a市,下午公司报到,晚上就跟着曦姐搬进了过渡期3个月的免费宿舍——一套4室2庁的公寓。

这一个多月来的生活,时薇很适应。

a市是一个兼具都市的繁华和市井小巷的人情味的地方。

基础设施的便利、城市环境的优美、街头打扮得时尚优雅的女性,都常令她想起在日本那几年的生活。

而潮湿温润四季分明的气候、南方风味的饮食和口音又会让时薇不时怀念从小生活到18岁的x市。

由于本科时忙于学习语言和申请研究生,研究生阶段虽试过打工却不曾实习,g社成了第一家让时薇近距离感受真实职场的公司。

由于主要业务和客户群体都偏年轻化,这里的大部分同事也都是平均年龄不到28岁的活泼有趣年轻人。

创始人兼ceo三十岁出头,是一个搞技术出身、但聊起传媒和创业等话题又极其热情、滔滔不绝的“聪明”绝顶(主要是绝顶)者。

因为老板从研究生在读的时候就开始捣鼓自己的创业事业,至今仍然热爱那种学校同学之间友善平等愉快的氛围,所以一直致力于让公司也保持类似的气质和氛围。

在他要求下,大家彼此之间不会像国企一样称呼小李老张赵总,也不会和外企一样tracy、michael一大堆,而是要以昵称绰号相称,并且越有特色越好……

(尽管在时薇看来,和所有同事都用昵称相称,反而像是网友线下见面时互相呼唤网名一样,别有一种另类的肉麻……)

宿舍的妹子们基本都很nice,时薇搬进宿舍的那天,新媒体部门的徐文姗冲在前头开锁并固定住门,另外两个姑娘——交互设计的爽爷和最仗义的曦姐,陪时薇一起奋力抬起沉重的箱子,咬牙爬上六楼。

平时,文姗基本不是在加班,就是和各种公司内外朋友聚餐见面的路上。

在宿舍长曦姐的细致安排下,除了文姗外,大家甚至排了打扫和做饭的值班表,在这个温馨的宿舍里,生活某种程度上真的像是单纯校园生活的延续。

在拥挤的公交上,眼睁睁看着路人小姑娘手里的豆浆被挤爆,而喷到文姗崭新的浅色连衣裙上,又心疼她又忍不住想笑;

和大大咧咧但注重美容和防晒的爽爷,打着阳伞走在从公交站去办公楼的路上,突然间她惊恐地啊啊啊大叫,原来是被电线杆旁一根隐蔽的铁丝牢牢勾住伞,费尽全力却半步都迈不出去;

在大街上人烟稀少的台风天,4人一起去看笑破肚皮的《夏洛特烦恼》;

为了1111,早早开始互相分享划算的商品,再互相鼓劲、一起死撑着熬到凌晨疯狂抢东西;

周末的夜晚呼朋唤友,十来个彼此熟悉亲近的妹子一起在客厅席地而坐,就着甜品和八卦下酒,喝醉了的爽爷竟红着眼睛跟文姗撒娇:“姗姗,你那么多暧昧对象,分给我一个嘛,就一个~”……

或许因为年轻、天真没有家庭的负累,虽会为不合理的工作安排一边熬夜一边大骂“我tm能不能明天就去辞职啊!”,也会为远远低于预期的奖金而闷闷不乐,或是看到同期一起进公司关系好的同事突然离职而感到伤感和迷茫……

但小社畜们的生活暂时还总能用乐观的视角,去挖掘贫穷、平淡、发展方向不明的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可爱亮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