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九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三章番外六(加更)

这里的火山早已死亡,曾经让人害怕的炽热岩浆,现在也变成了冷却的河水。四周的空气非常湿润,即使在极夜星,也有树木生长。

因为缺乏阳光,比起树人母星的植物,这里的树木就好像是矮小的地精,好在树林仍然可以供旅行者们穿行。这里的树藤上都长着伴生树藓,帮树木完成一些植物功能。

四处都有发光苔藓或者孢子的身影,让密林里竟然也不算十分黑暗。

这里的树叶不像外面的树叶充满了叶绿素,它看起来反而是淡黄色或者半透明的白色,有着一条条叶绿色的绿色带,和地球上人类对观赏植物追求的锦斑非常相似!

在地球上,人类对于观赏植物,是非常追求它们的异变的。从古早的兰花,到古代的多肉,甚至近代的一些新的观赏植物。从最早的兰花的无规则变异,到旧地球时期盛行的多肉,人们对变异的追求,也集中在几点上:

缀化、斑锦、群生。

抛却另两个不提,这个斑锦,就是“锦”。是指植物体的茎、叶等部位发生颜色上的改变。通常锦斑变异并不是整片叶片的颜色发生变化,而是叶片或茎部,部分颜色的改变。

这样变异的植物,爱好者们称呼它们为:出锦。

出锦的方式有很多,日照长短,母株遗传,浇水频乏,气候温度,都可能变异出锦。甚至使用药物,也可能人为刺激出锦,这种锦也被叫做“药锦”。

相比起植物的原色,锦的出现,会增加植物的观赏性,所以人类乐此不疲的追求着。

【啊,这些叶子也太好看了吧!五彩斑斓的。】

【为啥同样是深海里无光,鱼类就是随便长长,都丑丑的,而极夜星的植物却仍然进化得这么漂亮?!】

【大概植物好歹长在地表上,它们觉得自己还能被看到,所以不敢胡乱长?】

【所以鱼类是死宅,觉得自己不出门肯定不会被看到,就乱来了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楼上你们要笑死我,好继承我的腕宝么】

这个打岔,让网友的怀着十二万分的热情,去讨论为什么植物这么漂亮,而深海鱼类那么

丑去了,一时金句频出,让人乐不可支。

在这颗极夜星上,因为树木的叶绿色生成不足,竟然让植物自然而然的生出锦斑。有趣的是,地球上整片叶片原是绿色,出锦是在叶片中间出现红黄白色的变异。而在极夜星,树叶两边或是淡黄或者是乳白,又或者是淡粉色,中间倒是翠绿醒目的绿色带。

两者正好颠倒,真的是有趣不少。

在森林中的发光苔藓的映射下,这些树叶颜色倒也缤纷,很有异种世界的感官体验。

四周发光的植物,除了夜光苔藓,还有许多夜光蘑菇。这些蘑菇有些可以长得很大,甚至有成人男性的小臂大小,通身散发着莹莹幽光,让人望而却步。

若是在地球上,昆虫因为趋光性,一定会围绕过来。而这极夜星,这些发光菇一边发光,一边分泌出一种甜味素,吸引的是小型杂食昆虫和一些小动物。

有些发光菇吃了,动物也能发光,而发光可能会让动植物都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危寒承发现了有发光像野兔的生物,还有发光的像鼹鼠的生物。在它们发光时,它们都不太惧怕人类,大摇大摆地跑来跑去。

这种极夜星的异像,几乎像是童话,让人流连忘返。

在极夜星里,也有许多墨黑色的植物,这些植物大多生活在密林里。因为黑色吸收光,如果光照亮一些,这些植物为了吸收光而进化出来的纯黑色,立刻会被光灼伤。所以到头来,它们会很怕光,只能生活在密林遮光的地方。

这些植物是如此漆黑,简直像是海拉娜星上,比夜晚浓稠的黑雾一般。

密林里有极大的虫鸣声。

然而正当他们欣赏这些植物时,大地突然轻颤了一下,远处传来一声轰鸣声。

“嗨,亲爱的伙伴们,”危寒承和贺森互相一看,就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跑去,一边危寒承还一边说:“前面是就是极夜星保护区,这里有几种珍贵的动物在其他星系上都没有,也许我们今天就要见到了。”

贺森及时刹住了脚步,一把扯住危寒承,两个人慢慢移动到一颗树后,向外张望。

前方是一片湖泊。

虽然地热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也丰富,这才是极夜星能诞生生命的必要

条件。

“咚!”大地轻颤。

“咚!”“咚!”有什么大体型的动物,正在朝这边走来。只是它的行走方式很是奇怪,每次落地都带起了地面一些轻颤,夜光菇被震得扑扑落下孢粉。

“咚!”

“咚!”危寒承四处张望,始终不见动物的身影,按照它行走的这么大的动静,明明应该很近了。

贺森悄悄握住他的手,在他手心里指了一个方向。

危寒承定睛看去,摄像头捕捉到了他的视线落点,迅速也把镜头转过去。

只见一只巨大的青蛙,正从密林里跳出来。它的身高并不算高,但是体型非常硕大,几乎像一辆坦克一般。这样的体型让它跳跃也跳跃不了很高,只是每次跳跃起来落在地上,都发出极大的声响。

危寒承和贺森都是身高超过一米八的人类,两人加在一起,却在这只巨蛙面前变得非常渺小。

这只巨蛙慢慢跳到湖边,在湖边呆立了一会,“噗通”跳下水去。

这湖泊很大,湖边却还不深,巨蛙落入水中,水面只没到它的嘴边。

只见它在湖边张开嘴,嘴巴里根本没有蛙类长长的舌头,反而像一个黑洞。湖面上似乎慢慢地就散开一团水雾,渐渐地,在水雾中有一闪一闪的灯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