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加入书签

兆青听了半天怎么都想不通,憋得难受开口说“等下,如果真像你们所说按照人类进程这么推进的话,某些地方会一直形成飓风眼,直到那地方完全没有人类生存的痕迹,不是吗”

俞升“为什么”

兆青“因为生命本身的存在不是用来给后人考古的啊没有发现的地方就不存在过人的祖先吗一个地方发现了人类的祖先它一直繁衍才有了我们,所以那个地方只要宜居就会一直有人,除非条件不允许某个人种全部灭绝。如果按你们说的照时间顺序发现有人类活动就形成飓风眼,那到最后会不会因为曾经的人口基数、全世界都是飓风眼”

陈杰“虽然我没听懂枣儿说的这个和二爸说的有什么关联,但从十万年前到西元两千年那还得多少个啊,那岂不是意味着全球的飓风眼会越来越多是吗”

兆青发现自己成了人群的焦点赶紧摆摆手,解释着“我就是随口说说,不用理会我,你们继续。”

俞升被点醒“唉,枣儿啊。”

兆青“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们谈话了。”

熊天赐“看来我们是被知识塞住了脑子。”

俞升“是啊。”

熊天赐“徐康老头说的每句话在俞升的探测中都没有谎言,但如果飓风眼会转移位置,为什么他话里话外一点儿离开昆明的意思都没有,而且对我们离开昆明城这件事儿表示非常遗憾、甚至认为对我们的实力有损。”

俞升“对,这么一想他话里那一点点的矛盾也就择出来了,除非云南因一直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持续在飓风眼的范围内。”

陈阳听到此处虽有诸多不解,但知道兆青又给这些智明者开了好点子,忍不住在桌下勾了勾兆青的手表示肯定。

兆青笑眯眯的扣了扣陈阳手心,很开心自己的脑洞能被用上。

熊天赐“昆明城这帮人脑子都不用在正地上,辜负了这么好个地方。浓度又强,作为华夏人我们吸收的速率也比别人要快。”

陈陌“什么意思”

孙正平“你们的推论很像那么回事儿。”他知道俞升肯定不会待一年,而且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走回头路。

陈陌眼神微动,孙正平早就知道这件事儿,而他不是智明者、那信息来源就是那个什么大哥了。

陈陌摸了摸自己的眉毛看向陈阳想到了很多事儿,有些事儿他还没想好怎么说。云南这个地方对他和陈阳来说意义并不一样。

如今看孙正平的反应,似乎很多事儿都开始于云南,这样陈陌忍不住去想几十年前的事儿会不会也裹在这里,关于他和陈阳的父母,关于被时光遮蔽的悲剧。

陈阳“怎么了哥”

陈陌“当你的孩子去。”

陈阳“啊”

俞升“怎么了”

陈陌“没事,我想好再说。”

陈阳“哥,有事儿你说,别啥都自己憋着。”

车里有别人陈陌总不好直接怼自己弟弟,他瞥了一眼陈阳算是回答。

俞升看陈陌又沉默了,先问“三哥你还要说什么吗”

孙正平“付长官和天赐你们有可能在昆明度过第三次冲击波吗”

熊天赐“害,不过就是个浓度问题而已,我们蜀中的历史也很悠久,我们有发现古猿人的资阳。早晚服了,现在难道要盼着飓风眼出现吗维原子冲击波的浓度高气温也会低到最低值,老百姓这日子怎么过啊。”

俞升在桌子下撕个便利贴写上历史年表四个字扔进意识岛中,他等下要通读所有材料。

俞升“目前飓风眼的事儿从各个渠道得到信息都只能互相作证、但无法得到有效推论,待后期印证。现在徐康有一个隐忧我也是同意的,尤其是飓风眼会在某地连续形成这件事儿。特人的特能是不断加强了,那其他的东西”

熊天赐“你是说建筑物的消解速度”

俞升“应该说人造物的消解速度,高过冲击波面的建筑物都碎成了戕粉,橡胶塑料仍在继续降解中,哪怕是一辆车不好好保养都会跟着报废。昆明内城的城防为什么是摆设,据徐康所说是来不及去后山挖新土,用的都是原有的建筑材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